2020年50家房企市值縮水超8000億 市值、股價齊下跌
來源: 華夏時報
(實習記者 苗詩雨 記者 李未來)2020年的房地產市場可謂“浴火重生”,遭受疫情長達半年的影響之後,截至12月31日收盤,千億市值房企數量超過10家。
與此同時,回顧2020年房企市場的整體表現,市值縮水和股價“掉隊”也並未缺席。
據NBD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50家上市房企中,市值相較於2019年同期,縮水總額超過8000億元,其中,38家房企股價較2019年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跌。
市值、股價齊下跌
面對房企融資渠道的持續收緊,2020年的房企走勢可謂是“跌”字當頭,據NBD統計數據顯示,相較於2019年同期,50家上市房企中僅4家實現市值的上漲,其餘46家房企,包括多數行業龍骨房企在內,市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下滑幅度最高的為58.41%。
按照年末50家上市房企28767.1億元的市值總額計算,相比2019年同期的36881.3億元,下跌幅度達22%,縮水市值超過8000億元。
某企業集團城市發展部副總經理繆萌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指出,從整體表現來看,引起房企市值波動的主要因素無疑是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2020年內,由於三條紅線和央行新規的頒佈,市場對各房企的市值評估趨於謹慎,加之在房住不炒的大環境下,各個房企的市值相較往年也會有所變化。
縱觀2020年50家房企股價的表現,同樣不容樂觀。僅龍湖集團、綠城中國、保利地產、新力控股、合景泰富等12家房企股價上漲,其餘38家股價與2019年底相比均有所下跌。根據Wind數據顯示,2020年房地產指數下跌達8.64%,其中,前30強的房企股價最大跌幅達到48%,平均跌幅約為21%。
與此同時,根據《華夏時報》記者的最新統計數據,2021年開年房企股價下跌的情況有所好轉,1月11日至1月15日40家重點上市房企中股價下跌的數量為14家,最大跌幅為3.68%。
李凱旋 梳理並製表
市值分化或將加劇
事實上,在2020年多家房企市值走低、股價下滑的大環境下,4家市值上漲的房企格外亮眼。
NBD數據顯示,建發國際集團2020年市值同比上漲61.77%,漲幅最高;綠城中國同比上漲27.62%;中交地產市值同比上漲22.05%;龍湖集團市值同比上漲18.35%。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盤,市值超千億元的房企共計10家。萬科以3334億元市值榮登年度市值榜首,龍湖次之,市值為2315.1億元,碧桂園、華潤置地、保利地產、中國恆大、中海地產、融創中國、中國鐵建以及招商蛇口緊隨其後,市值集中在1000億至20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龍湖集團2020年銷售額2706.1億,萬科銷售額是其兩倍還多,但龍湖與萬科市值差距只有1000多億。業內分析,其規模利潤相對平衡且一道“紅線”未踩,證明財務盤面較穩健。
此外,《華夏時報》記者在調查中注意到,對比2019年,市值突破千億的房企數量並無變化,但百億市值以下的房企數量卻有所增加。2019年百億市值以下的房企數量為4家,而截至2020年12月31日,百億市值以下的房企數量則變更為6家。
對此,繆萌表示,當前房企市值已出現分化趨勢,未來伴隨調控政策的不斷推進,尤其是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逐步落實,房企的市值分化會愈演愈烈,頭部企業與中小型企業的關注度差別會直接影響其市值及股價的變動。
“針對當前三道紅線以及央行新規,房企應當更加註重多方面的建設,而不是過多的關注數據。”對於當前市值分化或進一步加劇的局面,繆萌提醒到,企業除了通過優化產業鏈實現降低負債率以外,還需要儘快確立可持續發展的大致思路,而不是轉攻為守,等待市場釋放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