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北溪管道的損壞,歐洲今年冬天的天然氣危機是愈加嚴重,現在當地居民不得不轉向燒柴燒煤等更原始的方式來取暖。不過除了取暖問題外,由此引發的食品危機也成了目前歐洲人的“心頭大患”。
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雀巢表示,它花了兩年時間來應對疫情導致的供應中斷,但是現在,它不得不為下一個威脅做準備:一個天然氣供應不足的冬天。
自西方國家決定削減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以來,歐洲就一直優先考慮民用天然氣,同時協調出一些必要的大型工業用氣,在這之後,普通食品製造商的能源供應就成了相當緊缺的一環。為了確保在天然氣枯竭的條件下還能在歐洲貨架上供應充足的主食,食品製造商正在向政策制定者申訴。
在申訴的過程中,食品公司表示政府必須要確保他們在能源用户等級中的位置,從而確保他們的能源配給。不過光這樣還不夠,一些公司還給自己留了後路,自己安裝發電機,同時儲備燃料。一些跨國公司還在安裝可以把以天然氣為燃料轉換為以石油為燃料的燃燒器。
雖然諸如小麥等的食品原料價格已經有所回落,但是用於加工的天然氣價格仍然居高不下,這將推高食品的成本。而任何程度的成本上升都可能會給食品公司造成巨大的壓力,因為它們可能會因此遭受零售商的抵制。所以對食品製造商來説,最穩妥的辦法就是不用天然氣。
雀巢在歐洲的大部分工廠目前已經從可再生能源發電機購買電力,其他的工廠也儘可能改用石油,不過即便是這樣,雀巢表示仍有5%的工廠可能會因為天然氣短缺而面臨風險。
與此同時,食品製造商還面臨另一個潛在風險。在能源危機面前,政府可能會優先考慮到人們的“温飽問題”,所以食品產業的能源供應不容忽視,但是與食品相關的包裝等輔助產品可能會面臨短缺。只要有短暫的天然氣中斷,供應鏈就會立即中斷,而沒有包裝就意味着食品無法被運輸。
澱粉和糖等產品的農業生產者也關注到了蔓延到食品行業的“次生危機”,開始慢慢從天然氣轉向其他能源。但是這個過程可能會導效率降低,所以他們不得不提前準備生產,以減少明年1,2月份的高峯需求。
對於歐洲整個食品行業來説,這也是一個艱難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