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今年迄今,新冠病毒無時不刻地衝擊着全球經濟,各大經濟體也接連陷入衰退。全球經濟研究網站MishTalk的評論員Mike Shedlock近日援引美國投資管理公司Hoisington Management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分析師Lacy Hunt的最新研報稱,此次全球經濟衰退的高度同步性是前所未有的。這意味着,經濟復甦之路將是崎嶇不平的,會給經濟留下巨大的產出缺口。而縮小這一產出缺口的任務將是極其艱鉅和費時的。
Hunt日前發表的《2Q20回顧及展望報告》稱,目前有超過90%的世界經濟正在同步萎縮,而這樣高度的同步性是史無前例的,並解釋了這種同步性的後果。
首先,Hunt提出了央行所面臨的四大經濟挑戰:
1.超過90%的世界經濟正在萎縮。就同步性而言,目前的全球衰退是史無前例的。
2.世界貿易量正在大幅下降。
3.為對抗新冠危機,所有國家和許多私營實體都揹負了額外的債務,儘管在人道和政治上是受歡迎的,而且在許多情況下是必要的,但這已將債務與GDP的比率推高到了一個未知的水平。同時,這也導致了持續的資源分配不當將得到加強,由於無法獲得持續增長所需的生產資源,經濟體的增長將受到限制。
4.2020年,全球人均GDP將出現一個半世紀以來最大的年度降幅,也是1945年以來的最大降幅。對財富和收入的持久破壞需要時間來修復。
然後,Shedlock從上述報告中摘錄了10大關鍵觀點:
1.當世界經濟的很大一部分都在收縮,而不是集中在有限的幾個國家時,衰退就會更嚴重或持續時間更長。
2.除了非常短期的情況外,美聯儲對公司債券市場的貸款操作對經濟增長是不利的。十多年來,包括日本央行(BOJ)和歐洲央行(ECB)在內的眾多央行一直在購買破產實體的企業債務,而日本央行執行這些操作的時間已經超過了25年。這些操作為經濟活動提供了短暫的提振,但最終導致了信貸分配不當、經濟增長乏力和通貨緊縮。
3.央行的操作讓失敗的企業得以繼續存在,這阻止了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所主張的“創造性破壞”和“道德風險”過程,從而消除了讓自由市場經濟成功的關鍵因素。
4.新債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其不利後果將在未來數年持續存在。歐根·馮·龐巴維克(Eugen Bohm Bawerk)、歐文·費雪(Irving Fisher)、查爾斯•金德爾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和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等四位偉大的經濟學家都曾指出債務的雙刃劍:除非債務能產生收入流來償還本金和利息,否則當前支出增加會導致未來支出下降。
5.債務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是非線性的,正如收益遞減規律一樣。重要的研究表明,債務佔GDP的比率高於67%時就會對經濟增長產生不利影響。
6.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e)最近的一項研究認為,新冠病毒大流行將導致明年新生兒減少30萬至50萬。2019年,美國和世界人口增長已經是自1918年和1952年以來最慢的。
7.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債務佔GDP的比例躍升至創紀錄的48.7%,比雷曼兄弟(Lehman)危機期間高出300多個基點。
8.1934年,歐文·費雪寫道,在高負債經濟體中,貨幣流通速度下降。有理由相信費雪是正確的,因為今年新增的鉅額債務將無法產生收入流來償還本息。因此,當前的經濟反彈將是“步履蹣跚”的,會給經濟留下巨大的產出缺口。
9.上世紀4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三次經濟衰退結束時,1974年的產出缺口為4.8%,1982年為7.9%,2009年為6.4%。2008-2009年經濟衰退後出現的產出缺口用了9年時間才縮小,這也是消除通縮缺口所花的最長時間。
10.考慮到全球GDP下滑的深度、各國債務的大量積累、世界貿易的崩潰以及世界經濟萎縮的同步性質,縮小這一產出缺口的任務將是極其困難和費時的。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總價格下跌,從而對通脹構成持續下行壓力,這將反映在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下滑上。
雖然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為,隨着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大規模擴張和政府的財政刺激,通脹將大幅上升。但Shedlock認為,Hunt才是正確的。原因包括:新冠危機對需求的破壞將持續數年、需求破壞大於經濟刺激、積累債務本質上是通貨緊縮、人口減少加劇通貨緊縮、美聯儲通過救助破產企業製造越來越多的殭屍企業等。
Shedlock表示,實際上,通過觀察股票和債券市場就能很容易發現通貨膨脹。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擴張,加上數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兩者都是史無前例的),導致股市投機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超過了2008年的房地產泡沫時期。
但通貨膨脹並不是美聯儲想要的。美聯儲可以印鈔,國會可以給羣眾發放鈔票,但兩者都不能決定錢的去向。2020年,資金在瘋狂的股票和債券投機中找到了歸宿。2008年,資金主要進入了房地產泡沫,但泡沫最終破滅了。因此,投機在本質上也是通縮。
來源: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