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交所公佈了科創板2021年首份紀律處分決定書。因某上市公司在小範圍投資者交流會上透露有關生產經營的重大信息,並做出公司業績超預期的相關預測,對股價影響明顯、傳播範圍廣,上交所宣佈對相關當事人予以通報批評。
上市公司高管違規透露經營數據的“大嘴巴”行為,在A股市場上並不是第一次出現。筆者認為,對上市公司高管而言,在做好公司經營的同時,更要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會給公司及其股價帶來影響。因此,上市公司高管要學好“上市第一課”,推動公司建立規範運作的長效機制,至於課程的內容,可以用“合規”來概括。
事實上,從接受上市輔導的那一刻起,“上市第一課”就已經成為公司高管的“必修課”。因為輔導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督促相關人員進行系統的法規知識、證券市場知識培訓,知悉各方面責任和義務,樹立誠信意識、自律意識和法治意識。
上市公司和公司高管人員是否遵紀守法,是影響公司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同時也是投資者判斷該公司是否有投資價值的關鍵因素之一。試想一下,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員“目中無法”,不懂資本市場法律法規,這樣的公司,投資者難道不會“用腳投票”?
所以,對上市公司高管而言,堅持依法合規管理企業、遵守市場法律法規,是最起碼的要求,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而學好“上市第一課”就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要掌握好與資本市場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業務規則。
一些在資本市場中摸爬滾打多年的上市公司高管,往往對資本市場的法律法規較為熟悉。但近年來,隨着我國資本市場不斷髮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日益完善,新上市公司數量較快增長,就出現了有的上市公司高管對市場和相關法律法規瞭解不多、從而犯一些低級錯誤的情況。
這就需要上市公司高管在抓好生產經營的同時,多“充充電”,增強責任意識和規則意識,真正適應快速發展的市場,推動上市公司規範運作。
其次,與各方打交道時要知道説話的“邊界”。
企業上市後,難免會接待機構調研,或是受邀參加各種活動,這就會不可避免地談到公司業務、業績等。面對這種情況,上市公司高管在説話之前一定要“三思”,因為有時候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就可能會對股票價格及投資者決策產生重要影響。
這也給上市公司提了個醒:作為信息披露的主體,應當制定用於規範董監高及其他相關人員對外發布信息行為的內部制度,明確發佈程序、方式等,避免信息披露不公平行為的再次發生。
第三,要學會如何保護好投資者特別是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中小投資者是我國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上市公司的發展和壯大離不開他們的支持。保護好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應成為“上市第一課”的一項重要內容。
具體而言,要維護中小投資者的知情權,除了要按照規定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披露信息,還要為中小投資者瞭解公司情況創造條件;在與投資者溝通交流、披露公告時,要簡潔明瞭,便於投資者更直觀地瞭解公司情況,避免產生誤讀;要確保與投資者交流時説真話,不避重就輕。
上市公司高管帶領企業取得新發展,可喜可賀,但也別忘了學好“上市第一課”。並且,這門課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