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統計顯示,一週內90家A股公司合計購買105.37億元理財產品,本欄認為,上市公司的理財熱應該辯證看待,有些理財具有合理性,但有一些可能也説明上市公司的現金資產使用效率不高,歸根結底要看是不是能夠在安全線以內給投資者最好的投資回報。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主觀上講是不利於股東價值的,但客觀上講又存在一定的必然性,所以投資者要審慎看待。如果規模不大可以不加理會,但如果金額過多,投資者要仔細分析一下購買理財產品的必要性和風險性,然後做出自己對於股價的判斷。
從人情世故方面來説,上市公司要想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勢必少不了向銀行申請貸款,申請貸款就一定會跟客户經理打交道,但凡是銀行的工作人員,或者是銀行的支行,都會有銷售理財產品的任務,所以上市公司既然要向銀行不停地申請貸款,當人家有任務需要幫忙的時候,拒絕的話也是很難説出口的。
一週內90家上市公司合計購買了105.37億元的理財產品,平均每家1億元多一點,這對於正常經營的上市公司來説,規模並不是特別龐大,故投資者對於這90家公司中的絕大多數,只需要看一眼購買理財產品的金額,然後對比一下公司的淨資產值及賬面現金即可。如果佔比都不很大,那麼投資者可以不加理會。如果金額或者佔比較高,那麼投資者就要進一步研究一下上市公司為什麼要購買這麼多理財產品了。
第一種情況,上市公司的賬面資金相對充裕,但是未來會有新項目需要資金投入,又或者雖然暫時沒有新的項目投資,但公司正在研究新的投資方向,此時把現金歸還銀行貸款或者分配給股東都不是很好的選擇,所以會暫時買入理財產品,以減少財務費用的支出,這種情況下,投資者還是應該支持上市公司的。
第二種情況,公司的主營業務經營並不好,公司不願意繼續投入更多資金,但公司的資金也不想用於現金分紅,於是找點理財產品買買,希望能夠多少賺點錢,這樣的公司就需要投資者警惕,畢竟上市公司的主業不振,靠購買理財產品大概率不能滿足投資者的回報要求,這樣的公司最終股價也很難出現上漲。
第三種情況則是最可怕的,上市公司購買了理財產品,但是投向理財產品的資金最終輾轉進入了大股東的腰包,這類理財產品就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投資者也要小心這類公司的理財產品有無法收回的風險,投資者最好敬而遠之。
總的來説,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肯定無法達到投資者持有股票的利潤目標,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又是必須要多少買一點的。所以投資者只需要關注那些金額較大、佔比較高的理財產品,仔細分析這些上市公司是不是資金利用效率太低,是否存在未來業績增長難以讓投資者滿意的可能。周科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