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總想着在抱團這件事上“比快”

別總想着在抱團這件事上“比快”

2021年1月的新詞“股災式上漲”餘熱未散,農曆新年以來的市場卻已然徹底大變臉——市場的焦點還是抱團股,但它們突然變得不香了。

於是,這幾天很多媒體和投資者都在追問,機構“抱團股”是否已經走到盡頭?市場風格是否迎來轉換?

這些問題背後的潛台詞是,如果真的走到了盡頭,那我就得比別人更快一步。

沒錯,在抱團這件事上,投資者很容易陷入“比快”決策模式的追逐,即最好在抱團伊始比別人先上車;而到了抱團瓦解前,則必須比別人早下車。決策能快絕不能慢,因為一旦慢了,就不是低買高賣,而是高位接盤後的套牢。

可是偏偏要在抱團的比快中獲勝,難度極高。作為一場高階博弈,準確預判一隻股票的抱團何時瓦解,得依賴對多重因素的評估。而且不光要評估這些因素本身,還要給其他市場參與者“號脈”。因為決定股票漲跌的不止是事實本身,更取決於投資者對事實的態度,人心是市場走勢的最直接觸發因素。譬如打牌,輸贏不僅依賴你手裏的牌,還取決於對手的牌,以及你們怎麼猜對方的牌。

也正因如此,這些年間參與過抱團的投資者數量眾多,但能全身而退者卻着實寥寥。

別總想着在抱團這件事上“比快”

事實上,我們大可不必“神化”或者“妖魔化”投資中的抱團行為。

作為一種行為結果,抱團大概率會伴隨市場的發展長期存在(過去存在、現在存在、未來還是會繼續存在)。同時它也必然會以動態變化的形式存在。抱團的時間長了、股價高了,自然有人會產生異心,賣出已經“貴了”的股票,買入風險報酬比更佳的股票。這是投資者趨利避害的本能。

其實,鮮有基金經理以抱團為目的,當下抱團現象的存在,更多還是源於機構投資者作為市場主要參與者,基於相似的價值取向,在權衡風險與收益之後做出了類似的投資選擇。你可以將其理解為“英雄所見略同”,君不見,不少高位抱團股確實是基本面出眾、業績穩定性強的大白馬。

然而,被基金階段性選為“抱團”標的的個股,卻未必真的更抗跌。一如中信證券最近的報告中提到的一個結論,歷史上高度機構化持有結構的個股並沒有抵禦市場下行壓力,公募機構抱團和基金申贖容易形成反饋循環,在熊市階段不僅無法抵禦市場下行的壓力,而且更容易導致損失。

從這個意義上,選擇抱團不過是投資中獲取收益的一種方式,也許是可能會更快速獲益的一種方式,但卻未必是“更高明”的一類。

而一旦不以抱團為動機,自然就無需猜測抱團趨勢何時會形成、何時會破滅。此時的投資決策就會被大大簡化,決定買入的理由只剩下對“是否物超所值”這一點的評估;而賣出股票的理由也就只剩下了太貴了、看錯了、或有其他更好的——只與你的認知深度有關,與他人的快慢、心思都無關。

本材料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本材料僅供具備相應風險識別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資者閲讀,不得視為要約,不得向不特定對象進行復制、轉發或其它擴散行為,管理人對未經許可的擴散行為不承擔法律責任。

【來源:中泰證券資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72 字。

轉載請註明: 別總想着在抱團這件事上“比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