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的全球經濟治理建章立制
為有效的全球經濟治理建章立制
——訪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沈國兵
光明日報記者 曹元龍
觀察近些年全球經濟治理形勢,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行徑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治理體系深刻變革,新的國際秩序正在孕育。把握大勢,看清走勢。“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這是中國一以貫之的態度和主張。”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上海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沈國兵表示,“在‘十四五’期間,中國將繼續堅定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推動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
“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升級、宏觀政策負向溢出效應問題突出、全球經濟治理低效率與缺乏代表性等問題,使得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愈發緊迫,勢在必行。”沈國兵表示,具體來説,某些國家肆意破壞WTO多邊貿易規則,動輒“退羣”,嚴重削弱自由貿易體系。一些國家主張“脱鈎”,對全球生產鏈和供應鏈構成挑戰。疫情全球蔓延引發了全球性貿易限制和禁航禁運,給多邊貿易和投資增加不確定性。
在沈國兵看來,“十三五”期間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取得積極進展,為繼續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打下了堅實基礎。一方面,堅持建設公正合理的全球經濟治理模式,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TO等機構進行國際政策協調,並支持WTO健全貿易政策監督機制、完善爭端解決機制,促進了多邊貿易體制包容發展。另一方面,堅持互利共贏原則,不斷推出廣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加快自貿區談判、人民幣入籃、發起成立亞投行等新型多邊金融機構,促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完成份額和治理機制改革,志同道合者越來越多。
展望“十四五”,沈國兵特別強調規則制定和機制建設,認為這是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朝着公平合理方向邁進的重要保證。
“中國將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通過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來積極參與國際經濟規則的制定,維護中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沈國兵認為,中國將藉助進博會等平台,深化國內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改革,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雙循環的中心樞紐城市和節點城市支撐中國大市場優勢,積極參與國際經濟規則改革。繼續推進區域和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以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為契機,加快構建要素流動一體化大市場,充分發揮中國參與治理規則制定的影響力。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重點加大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工業園區國際化建設,發揮園區國際循環的樞紐功能,形成國際投資貿易合作機制。
沈國兵表示,改革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與不變並存。改革不是全盤否定已有治理體系,而是在尊重現有國際治理規則的同時,積極創設新的治理機制。可以預見,中國將繼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積極推動聯合國、二十國集團(G20)、IMF、世界銀行、WTO等多邊規則改革,通過完善治理規則直面經濟全球化遇到的挑戰,堅定不移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同實現更高質量、更具韌性的發展。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07日 05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