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李寧安踏,假裝國際化

由 鍾離綺琴 發佈於 財經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巨潮WAVE(ID:WAVE-BIZ),作者:老魚兒,編輯:楊旭然,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5月底,非凡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非凡中國”)發佈股東特別大會通告,將就一則關乎Clark控制權的決議案進行投票。

至此,這宗幾經跌宕的交易已基本坐實,只待履行程序即可。李寧將通過旗下的非凡中國、萊恩資本兩家機構一起持有這家公司51%的股份。

收購方李寧在中國家喻户曉,被收購的一方Clarks同樣鼎鼎大名:它是英國曆經百年的鞋履品牌,多年以來營收一直在15億英鎊左右(約合人民幣130億元)。據稱,有一半英國人的第一雙鞋來自Clarks。

如果不是因為全球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嚴酷打擊,Clark家族至今也不願意賣出公司的股份,即便是這次出售,仍保留了49%的股份在自己手裏。這筆收購完成之後,李寧將坐擁除了“李寧”之外的另一個百億品牌。

李寧三年內主導三次收購

這已經是李寧通過非凡體育三年來的第三次出手。2020年,非凡中國收購了香港本土品牌堡獅龍的控股權;2022年初,非凡中國完成了對意大利百年奢華品牌Amedeo Testoni(鐵獅東尼)的收購。

其實不光是李寧,如今在國內,但凡是有頭有臉點的運動品牌,都在收購海外品牌方面揮金如土。這場“洋務運動”是否能給這些國產品牌帶來足夠的回報,卻不得而知。

01 人人都愛“國際化”

到底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還是僅僅實現了一半的國際化

“洋務運動”的背後,是國內運動品牌高調的國際化戰略使然。

2021年12月18日,身為國內第一大運動品牌的安踏集團在成立30年之際,發佈了新的十年戰略——“單聚焦、多品牌、全球化”。其中,“全球化”替代了之前的“全渠道”成為安踏最重要的戰略目標之一。

安踏創始人丁世忠也曾經説過:“不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

海外品牌收購策略讓丁世忠大獲成功

作為曾經的中國運動品牌老大哥的李寧,早在21世紀初就確定了國際化戰略。2009年時,李寧還定下了“2018年躋身世界五大體育用品品牌”的十年目標。

雖然對於國際化的目標各有不同,但是對於國際化的路徑,李寧安踏們的做法倒是出奇的一致,類似於晚清洋務派的洋務運動,主要手段就是“買買買”。

李寧大概是國內最早開始開支票的運動品牌。早在2002年,李寧就從意大利買回Kappa商標的運營權。但遺憾的是,李寧一直沒有給予Kappa足夠的重視。

和李寧不同,安踏實打實嚐到了“洋務運動”的甜頭,甚至因此登頂中國體育市場。

2009年,安踏集團用6億港元從百麗國際手中收購了FILA在中國的專營權和商標使用權,負責在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推廣及分銷FILA產品。

經過十餘年磨礪,FILA為安踏集團的快速成長立下了汗馬功勞。2021年,安踏總營收達493.28億元,超越阿迪達斯中國成為國內運動品牌的“二當家”,距離耐克510.2億元的營收一步之遙。

這其中,FILA年收入同比2020年大漲25%至218.22億元,成為安踏內部第二個“200億先生”,成績佔集團收入44.2%,僅次於安踏品牌的48.7%。

FILA的成功也讓安踏進一步堅定了“洋務運動”的決心。在安踏的貨架已經有了日本的DESCENTE、韓國的KOLON、法國Salomon、加拿大始祖鳥Arcteryx、奧地利Atomic、芬蘭Suunto、美國Wilson、瑞典Peak Performance等一大批國際品牌。

在“買買買”這件事上,特步和361度也不甘落後。

2019年,特步與Wolverine公司簽訂合資協議,在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開展Merrell(邁樂)、Saucony(索康尼)的開發、營銷及分銷,並全資收購了“K-Swiss(蓋世威)、Palladium(帕拉丁)”兩個品牌。

361度收購北歐户外運動品牌OneWay,就連一直被認為是“山寨大王”的喬丹體育,也以超過4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足球品牌茵寶(Umbro)在中國市場的知識產權和經營權。

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之下,到底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還是僅僅實現了一半的國際化——把國際化的品牌賣到中國市場?

02 “班尼路2.0”?

FILA的成功珠玉在前,各大企業甘願冒風險去嘗試一下。

顯然問題並不簡單。

以FILA為例,雖然安踏成功將FILA打造成了200億大單品,但由於安踏購買的只是FILA在大中華地區的經營權,其影響力僅限於國內。也就是説,除了中國以外的FILA,與安踏無關。

同理還有迪桑特、始祖鳥等等。嚴格意義上來講,安踏只是這些洋品牌的“中國經銷商”。

至於安踏所宣稱的國際化的戰略目標。2021年年報中提及安踏在中國大陸和海外國家擁有9403間安踏門店,但未曾提及過其在海外的營收數據。

可以作為對照的,是披露了海外業績的企業有361和李寧。

根據361度官網介紹,集團在海外擁有超過750個銷售點,全球已覆蓋50多個國家和地區。儘管361自2014年底就開始進軍國際市場,並在2017年定下的“五年內佔比達10%以上”目標,不過根據2021年年報顯示,361度國際業務僅為0.9億元,佔總營收約1.5%。

李寧面臨的是同樣的尷尬。在2009年,李寧曾經提出,十年後實現20%收入來自海外。如今十年已過,根據2021年年報顯示,海外業務佔比也僅有1.3%左右,還不如361度。

也就是説,各大品牌們用真金白銀購入洋品牌(在中國的使用權),真正形成海外收入、賺到海外收益的幾乎沒有。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了20年前的班尼路、真維斯、佐丹奴等風靡一時的品牌,以披着“洋外衣”的國產貨,收割了一波又一波的民間財富。

現在被安踏、李寧們收購的FILA、Kappa等品牌,像極了班尼路的2.0版本,披着的是貨真價實的海外品牌的外衣,賺的卻仍是國內消費者的“崇洋情結”。

班尼路一度被認為是“國際品牌”

中國體育用品市場的蛋糕巨大,且運動品牌的滲透率還沒有達到飽和,所以行業發展的空間仍在。但通過收購一些不上不下的洋品牌,是否能真的切走這些蛋糕?

FILA的成功珠玉在前,各大企業甘願冒風險,也要去嘗試一下。

03 “師夷長技”

中國的企業終歸還是要走出國門。

即便是洋務運動,最終的目標也不是“師夷長技以內卷”,而是“師夷長技以制夷”。

中國的企業終歸還是要走出國門,用真正的“國際化競爭”來增加自己的含金量,像耐克和阿迪達斯那樣。

根據耐克2021 財年年報顯示,其總營收達到445.38 億美元,約合3000億人民幣,約等於6個安踏、13個李寧;淨利潤達57.27 億美元,約合5個安踏的規模。

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已退休多年

2022年3月9日,阿迪達斯公佈了2021財年數據,其2021年淨銷售額同比增長15.2%,達到212.34億歐元,這也是其全球營收首次破200億歐元,約合1500億人民幣,超過3個安踏的規模。

這些營收規模以均衡的方式分佈在全球各地,並且其中有相當分量來自中國市場。

比如2021財年,耐克營收445.38 億美元,同比增長19%。

其中,耐克品牌營收422.68億美元。在北美大本營的收入雖然為最高的171.79億美元,但佔比也僅為40.62%。歐洲、中東和非洲收入114.56億美元,佔27.09%;大中華區收入82.90億美元,佔19.60%;亞太和拉丁美洲收入53.43億美元,佔比12.64%。

阿迪達斯2021財年銷售額增長15.2%至212.34億歐元,其佈局的EMEA(歐洲、中東、非洲的合稱)、大中華地區、亞太地區、北美和拉丁美洲地區的業務佔比分別為36.55%、21.65%、10.27%、24.04%和6.81%。

在這樣“多籃子乘雞蛋”的國際化佈局下,即便是某一地區因為特殊原因產生業績失常,也有大盤兜底,不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比如財報顯示,耐克在大中華區的銷售業績已連續兩個季度收入負增長。截至2021年11月30日的第二財季,耐克大中華區銷售收入大跌20%至18.44億美元;截至2022年2月28日的第三財季,耐克大中華區收入同比下降5%至21.6億美元。

但由於其他大區持續的增長,截至2022年2月28日的三個月內,耐克總銷售額仍保持了同比增長5%至108.7億美元。

阿迪達斯亦然。在2022年一季度,阿迪達斯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同比下降28.4%。事實上,從2021財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阿迪達斯大中華區銷售額已經同比分別下滑15.9%、14.6%和24.3%。

但由於阿迪達斯在西方市場依舊保持增長態勢,EMEA增加了9.1%,北美增加了12.8%,拉丁美洲甚至增加了38%。阿迪達斯在2022年一季度總銷售額為53.02億歐元,仍保持了微弱的同比上漲。

耐克阿迪達斯開始在中國市場顯露疲態

安踏和李寧在2022年一季度國內市場都取得了良好的業績增長,和耐克阿迪在中國市場的走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顯然是個好消息。但問題是,這是否是丁世忠、李寧所追求和標榜的、成功的國際化?

04 寫在最後

近日,Research And Markets網站發佈了全球運動與健身服裝市場趨勢與分析報告。報告預計到 2026 年將達到 2213 億美元。運動服裝市場是報告中的細分市場之一,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 1939 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4.5%。

其中,中國運動和健身服裝市場將達到270億美元。

按照這個空間、速度,再結合頭部品牌更快的增長情況,留給新品牌的入局空間已然不多。通過不斷收購海外品牌來收割國內市場的“通用策略”,越來越缺乏前景。

國內市場再大也架不住反覆的收割和內卷。利用國內積累的資本和市場來進行真正的全球化擴張,是必要且符合趨勢的。如果真正到了全球市場已經飽和之後再去做全球佈局,恐怕為時晚矣。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