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興、金融旺!
實體經濟離開金融,就像一條缺水的魚;後者脱離前者,也亦成了一潭死水。唯有彼此擁抱、休慼與共,才能水美魚肥。
尤其是後疫情時代,經濟強勁復甦與實體經營壓力並行。乍暖還寒的較勁時刻,十四五開局年能否繪好這份共情、長情畫卷,意義無需贅言。
業績報告的雙重密碼
作為百業之母、金融中樞,銀行業自然首當其衝。誰能率先拓出一條特色賦能之路,誰就抓住了價值成長、責任擔當的雙重密碼。
細梳銀行業2021年業績,不乏可喜蝶變者,比如中信銀行:截止三季末,該行資產總額 78,930.15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5.08%;實現營業收入 1,551.98 億元,同比增長 4.04%;淨利潤 417.56 億元,同比增長13.10%,非利息淨收入 445.11 億元,同比增長 21.52%。
眾所周知,營收代表規模,淨利代表質量。雙增意味着中信銀行“量”與“質”均有突破。而淨利增速超過營收,也代表其在高質賽道上更加遊刃有餘。
逐本溯源,要歸功於精準高效的實體賦能:報告期內中信銀行綠色信貸、戰略新興產業、普惠金融、涉農等賦能實體的各類貸款均呈良好增勢。
該行半年報數據顯示,該行貸款餘額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前兩位,貸款餘額分別為 4,427.95 億元和 3,693.39 億元,合計佔公司貸款的 34.87%,較上年末上升 0.20 %。助力實體的誠意底色無需贅言。
一個個跳動數據,即是一份份責任擔當。當然,綜合賦能也換來投桃報李。實體經濟的強力反哺,讓中信銀行上述路徑越走越穩。
特色賦能新路靠什麼?
金融賦能實體,早已不是新話題。往期看,融資“難、貴、慢”等頑疾困實體久已。本質,在於效率掣肘。
坦率而言,這並非銀行業所願。由於行業屬性,銀行發展模型普遍為“資本(槓桿)驅動型”、極其排斥風險、追求利潤,較難深入到講求效率又回報率不高的實體經濟中。
中信銀行之變,恰恰是從破題這些行業痛點難點開始的。成功實現“效率驅動”,即在深入產業、創新精變。
傳統融資過程中,出於風控考慮,往往需要銀行與企業現場辦理,並提交申請、抵質押材料等,大量核查工作耗時耗力耗資。尤其對農業等偏傳統行業而言,可能一個環節就要若干天流程。
對此,中信銀行突破了傳統授信融資的服務範疇,利用自身綜合金融服務和集團協同資源優勢,與農業深度融合。
尤其是疫情期間,中信銀行通過結合交易銀行產品全線上、全場景、全時空優勢,以科技+大數據為點狀突破口,成功推出全線上化流貸產品“信e融”,以滿足隔離期間企業線上快速提款的迫切需求,整個流程從客户自助提交提款申請到放款成功,時長僅約2分鐘。
甚至在“惠農”項目中,農户還可將糧食當做“貨幣”一樣存入“糧食銀行”,實現糧食錯峯銷售、低儲高賣。改變了往期低價賤價傷農之痛。
上述高效也是能量化的:半年報顯示,中信銀行涉農貸款36客户數3.84萬户,涉農貸款餘額3,667.0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38.72億元,新投放的涉農貸款平均利率與上年基本持平;涉農貸款中,普惠型涉農貸款餘額189.2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6.05億元,貸款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增速10.36個百分點。
中信銀行指出,將協調發展作為服務鄉村振興的基本準則。一方面,協調好業務發展和風險管理關係。在加大鄉村振興信貸投放力度的同時,堅持底線思維,健全風險合規體系,完善數字化智能風控平台,在服務實體經濟中優化自身信貸結構。
另一方面,協調好業務廣度和業務深度的關係。在全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同時,重點加大對縣域及以下地區的支持力度,積極介入區域優勢特色產業,紮實做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服務。
再以交通業為例,如貴陽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銀團貸款的同步審批中,中信銀行創新採用“搭橋貸款”模式,在商業銀行中第一筆投放了1年期10億元的信用方式綠色貸款支持,專項為貴陽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銀團貸款或其他類型項目貸款提供搭橋,在貸款利率和時間效益上都為上述項目提供了強支撐。
這份強支撐,得益於中信銀行搭建的銀企直聯繫統。
即通過資金協調機制,讓閒置資金得到有效使用,實現集團母公司對下屬子公司的統一管理。並圍繞關聯施工企業的實際困難,為其提供優質便捷的結算服務、工資代發等業務等。以豐富的金融產品,精準賦能項目實施的鏈條環節。
當然,實體經濟是一盤棋,要想下活下好,除了大中型企業,小微企業更是賦能要點。一定意義上説,後者發展關係到國民經濟底盤的穩健力、活力後勁。
然在融資方面,抗風險力、成長確定性薄弱的小微企業有着天然短板。
為解決這一堵點,中信銀行通過包括數字化產品支持、上線外匯交易通電子平台、開發信銀致匯解決方案、提供債券融資支持等多種方式,為幾千家小微企業提供了一攬子特色金融服務。全方位賦能,將時效性與精準度做到實處,這與一些銀行的單一貸款扶持做法形成鮮明反差。
可以得出結論,中信銀行之所以能多維度、全方位賦能,走出一條普惠、精惠、高效惠的實體經濟賦能特色路,與強大的金融科技實力密不可分。
長期主義與水美魚肥
今年4月,中信銀行對外披露了 “新三年規劃”:經過三至五年努力,要實現資產質量顯著改善,客户基礎明顯增強,業務規模持續增長,收入結構明顯優化,盈利水平明顯提高,經營管理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邁上新台階。
中信銀行表示,以金融賦能實體經濟是重要抓手。在“碳達峯”“碳中和”等綠色經濟風口下,綠色金融成為新發力點。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均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綠色金融;2021年全國兩會上,“碳達峯”“碳中和”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分佈式光伏新增裝機為7.65GW,同比大漲72.30%。
2021年5月,中信銀行成功發行中國首支掛鈎“碳中和”綠色金融債的結構性存款產品。其掛鈎標的21國開綠債01為我國首支獲得國際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貼標認證的碳中和債券。
中信銀行表示,本次“碳中和”主題產品落地,一方面通過結構性存款產品有效提升碳中和綠色債券的市場交易活躍度;另一方面體現銀行宣傳引導功能,通過實際金融產品向自身客户傳導“碳達峯”“碳中和”的綠色理念。
中信銀行以“不止於金融”的場景化服務,積極打造綠色產業鏈產品服務體系,主動激發綠色金融創新潛力。截至2021年9月末,中信銀行綠色信貸餘額1631.6億元,較年初增長802.6億元,增速96.81%。其中,清潔能源產業信貸餘額213.3億元,較年初增長110.9億元,增速108.31%。
以綠色金融澆灌實體經濟,意味着中信銀行抓住了可持續發展的要義。更深入看,其業務觸角緊跟國家戰略、又心繫民利民生。發展觀即有大局也接地氣,盡透一家頭部銀企的長期價值主義。
一幅“新金融、新實體”的共情共贏藍圖正在繪就。
水更美、魚更肥。抓住發展根本的中信銀行,高質飛輪、可喜之變還會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