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龍頭險企均已佈局養老社區 險資欲打通“保險+養老+醫療”降本增效
保險公司投建的養老社區正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近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在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北京峯會上提到,目前有10家保險機構投資了47個養老社區項目,牀位數超過8.4萬個。同時,保險資金通過直接股權和間接股權投向產業方向為養老及養老產業上下游醫療、健康行業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2340多億元。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包括泰康人壽、中國太保、太平人壽等險企紛紛加大對養老社區的投資力度,目前險企養老社區數量仍在擴張中。險企為何持續加碼養老社區?一家壽險公司運營中心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是我國老齡化日益加重,養老市場前景廣闊,除養老險之外,養老社區是很好的切入點;二是保險公司建養老社區與主業有很強的協同性,高端保險客户可以直接導入養老社區。不過,據我瞭解,目前險企的養老社區多在虧損中,這個虧損是指前期購地等重資產投入還未回本;若排除前期投入,單從後期運營來看,一些險企初步實現了盈虧平衡。”
紛紛加碼養老社區
目前,多數龍頭險企均已佈局養老社區,包括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太平、新華保險、泰康人壽等,且近兩年呈加速態勢,佈局區域不侷限於北上廣等一線城市。
今年3月28日,太保家園·南京國際頤養社區項目正式培土動工,這是中國太保在長三角地區的第4個“太保家園”落地項目。中國太保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在長三角地區落地的杭州國際頤養社區、上海東灘國際頤養中心、上海普陀國際康養社區、南京國際頤養社區等4個養老社區均在緊鑼密鼓建設中,2022年起陸續投入運營後,滬、寧、杭三地太保家園將互相打通,形成聯動。
在眾多險企中,泰康人壽對養老社區的佈局較早。泰康人壽自2007年進軍醫養領域,引入美國CCRC持續照護模式,首創虛擬保險與實體服務相結合的“支付+服務”模式。截至目前,泰康之家養老社區已佈局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西南、華中等核心區域的22個重點城市,可容納約5.5萬名老人,全國已有7家養老社區投入運營,近4500位泰康居民入住社區。今年3月6日,泰康之家·鵬園在深圳舉行開工奠基儀式。
對比來看,各險企養老社區的投資模式和定位有所不同。投資模式上,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和泰康保險均採用了重資產模式,使用自有資金建立養老社區;中國太平則採用了輕資產和重資產結合的方式;也有部分保險公司採用純輕資產的模式,例如光大永明人壽通過“光大安心養老計劃”等產品和匯晨養老社區(屬於光大集團)進行對接。養老社區的定位上,目前龍頭險企的養老社區整體上以高端養老社區為主,除了提供日常的照護服務外,通常都會配套有一系列的娛樂休閒設施,滿足老年人的社交和精神需求,同時部分社區會配備有醫療機構等資源。
從運營模式來看,國內險企的養老社區收入來源包括入門費、會員卡、月費和其他服務費用等,並通過給予滿足條件的保險客户入住養老社區的資格、優先入住的權限和部分折扣優惠的形式來實現和保險業務的聯動。由於我國險企養老社區仍處於初期階段,“只租不售”的監管要求也使險企養老社區的投資回報週期較長,目前大多數養老社區還處於運營虧損的階段。
打通“保險+養老+醫療”
險企在加大養老社區投入的同時,也加大了對養老產業鏈上下游的投資。
據瞭解,險資在醫療、健康等養老產業鏈投入重金,主要目的在於打通產業鏈會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這一模式國外已有成功範例:凱撒模式。
凱撒醫療旗下有保險公司、醫療集團、醫生集團,其中,保險公司賣健康險籌集資金,醫院提供就醫場所,醫生提供診療服務,消費者可以實現保險、養老、醫療等一體化服務,打通產業鏈後,凱撒醫療的成本大幅降低,利潤率大幅提升。
正是基於這一模式,目前投資養老社區的險企也在加大對養老產業鏈上醫療、醫院的投入。比如,泰康在全國佈局了五家醫學中心,總規劃醫療牀位5000餘張。不僅如此,泰康還擁有全國最大的口腔連鎖集團——泰康拜博口腔,並建設了康復醫院、全科診所、大健康體驗中心等覆蓋全生命週期的大健康生態體系。
其他佈局養老社區的險企也在加碼醫療機構,中國人壽此前“入主”香港私人連鎖醫療機構康健醫療,還注資了淄博市中心醫院。中國平安也通過平安信託投資了北京慈銘健康體檢連鎖機構,並投資成立廣州宜康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新華保險投資成立了新華卓越健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曹德雲表示,從重資產的大型養老社區,到輕資產的養老服務,再到長期護理險、健康醫療險等養老相關的保險產品,保險機構在養老領域的全產業鏈佈局,為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進一步延伸了產業業態,有利於提升養老綜合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昇此前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大家覺得大健康很熱,但是大健康不太好賺錢,它需要積累,真正賺錢要5年至8年,是一個慢工夫。與做快消品不同,比如飲料可以通過做廣告迅速提升銷量,但醫療養老產業廣告做得越多,如果服務跟不上失敗的概率會更大。所以我們一定要全面的賦能、整合,而且要持續的提高我們的專業能力、服務能力,最後形成強大的口碑。”
興業證券相關報告也指出,我國養老社區產業發展還有較大空間。我國險企的養老社區大多同時為投資方和運營商,雖然目前也處於虧損狀態(不考慮地產本身的增值),還未成為當前盈利增長點,但隨着規模的擴大和入住率的提升,養老社區在未來有望逐漸實現盈利。更為重要的是,保險業務和養老社區能夠形成一定的協同效應,滿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高險企品牌競爭力,雖然目前主要的協同在於保單帶來的入住權,但未來可能還有更多的方向,例如目前險企還基本處於觀望和研究的長期護理險等,優先佈局的險企會有較大的先發優勢。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