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黃河情| 黃河最後流經的城市,你值得擁有!
編者按: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山東省委網信辦承辦,山東廣播電視台、山東黃河河務局、濟南市委網信辦、淄博市委網信辦、東營市委網信辦等協辦的“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於9月22日-24日舉行。24日,來自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省重點新聞網站的編輯記者走進東營,深入基層一線,挖掘典型,生動展示沿線各地推進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舉措、新實踐。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唐夢琳 李乃馨 東營報道
9月24日,“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最後一站——東營,沿途一路走過黃河文化館、黃河口大閘蟹產業園以及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探尋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密碼”,縱覽絕美的濕地風光。
黃河文化館:閲讀黃河千年故事
黃河文化館總建築面積20351平方米,其中展陳面積10928平方米。場館外觀設計成中國傳統禮器——鼎的造型,內部分為四層,包含八個主題展廳,東營市第一家國字號場館,集藏書、閲覽、研究、展陳等功能於一體。
走進“壯美黃河”展廳,以自然的黃河為主線,從源頭走起,經過主要流經的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省區,自然風光、物產資源、民俗風情一覽無餘。“四季如歌”展廳採用國內較大的LED屏和三折幕技術,配上優美音樂,輔以上空三色變幻的十幾萬根光纖燈,展示了黃河入海口一年四季的景色變換,以及河海交匯的壯闊場景。
不同於其他博物館和展覽館,黃河文化館發揮地方史志資料優勢,以“志説黃河、志説東營”形式,展示宏觀、立體、人文、生動的黃河,讓遊客感受黃河文化,達到“存史、資政、育人”的目的。
黃河口大閘蟹產業園:產學研一體化發展
黃河口大閘蟹產業園位於墾利區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功能服務配套區的核心區,是全市“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重點項目之一,佔地面積3000畝,建築總面積2.1萬平方米,重點建設大閘蟹觀光池塘、親子體驗區、美食餐廳、主題民宿、大閘蟹雕塑、大閘蟹科普館、科研池塘等內容,計劃總投資2億元,打造一二三產融合的漁業新六產示範區,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目前正在積極申報第三批東營市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黃藍交匯的世界奇觀 你值得擁有!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530平方公里,是山東省第一處國際重要濕地和唯一一處國家級示範自然保護區,擁有中國暖温帶最年輕、最廣闊、保存最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黃河口生態旅遊區依託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而建,位於黃河現行入海口處,區內擁有河海交匯、生態濕地、珍稀瀕危鳥類、濱海灘塗景觀和石油工業等獨具特色的生態旅遊資源。
這裏是黃河入海的地方。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在此流入渤海,滄海桑田,大河息壤,被譽為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黃龍入海,雄渾的黃河與碧藍的大海相擁,造就了“河海交匯”的曠世奇觀。
這裏是中國沿海最大的新生濕地自然植被區。旅遊區內植物資源豐富,共有植物685種,擁有成片上萬畝的紅地毯以及華北平原地區面積最大的人工刺槐林。
這裏是鳥類遷徙的國際機場。旅遊區內鳥類資源富,珍稀瀕危鳥類眾多,共有鳥類368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丹頂鶴、東方白等12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灰鶴、大天鵝等51種,是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徒重要的“中轉站”、越冬地和繁殖地,被譽為“中國東方白之鄉”和“中國黑嘴鷗之鄉”。
河海交匯”“新生濕地“野生鳥類”三大品位好、體量大、價值高的曠世奇觀資源,是獨一無二的世界級旅遊資源。擁有國際重要濕地、國家級示範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中國六大最美濕地等項柱冠具有重要的文化、旅遊、藝術和科研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