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讓新能源車告別“充電難”,宜早不宜遲 | 新京報社論

由 酒書端 發佈於 財經

充電樁建設,既要重數量,也不能忽視“質量”,真正以需求為導向,提高佈局合理性和使用效率。

北京一地庫充電站。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白昊天 攝

新京報社論

據央視報道,由於新能源車冬季充電頻繁,一些地方出現了“公共充電樁基本靠‘搶’,車主凌晨四點起牀搶充電樁”的現象。

與此同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678萬輛,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238.5萬台;而1月至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99萬輛,其推廣應用已經進入快車道,但全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僅為70.4萬台,明顯相對滯後。

尤其在充電需求上升的冬季,這一問題變得更突出。這無疑是一種提醒——新能源車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必須要迎頭趕上了。

在新能源車推廣應用起步階段,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出現一定的滯後,有其客觀原因。但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較多,以充電樁為代表的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度卻與新能源汽車的增速落差有擴大之勢,這就必須引起警惕。

一方面,數百萬新能源汽車車主面臨“充電難”或充電不便的煩惱,已是一道切實存在的民生難題,關係無數車主和家庭的生活體驗,必須引起重視;另一方面,當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達到一定基礎,像充電這樣的最基本問題依然無法得到解決,難免影響到消費者的預期,以及對新能源汽車普及的信心。

因此,無論是從民生層面,還是從擴大消費,促進相關產業發展角度,加速推進新能源汽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都宜早不宜遲。而且,這方面也並不缺乏政策引導和支持。

就在12月14日,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聯合發佈的相關通知再度強調,加快充電樁、換電站等配套設施建設。而早在2015年10月,國務院也在相關指導意見中,明確了充電基礎設施“適度超前”的建設原則。但對照現實,相關建設不僅未能做到“超前”,反而有點“拖後腿”。

而要緩解新能源車充電設施的供需矛盾,增量和存量的改進都必不可少。增量方面,要加快新建步伐,做到配套基礎設施的普及速度大於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速度,如此才能保障車主的使用體驗不斷改善,進一步增進社會對於新能源車的認可。

具體來説,需要加速打通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所面臨的機制、政策障礙。如電力供應、空間分配、管理協調、規劃設計等方面所存在的掣肘,都需要有針對性地予以化解。

實際上,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相關指導意見,就已提出了要制定實施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發展規劃,明確將其建設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完善相關用地政策和用電價格政策,鼓勵公共場所加快內部停車場充電設施建設,地方政府加大相應支持等一攬子要求。這些政策的制定和落實,理應更具緊迫性,真正為充電樁的普及創造更好條件。

存量方面的改進,則主要體現在提升充電樁建設的佈局合理性,以及充電設備的適配性。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我國車樁比例約3:1,但整個公共充電樁的平均利用率不到10%,主要就是因為分佈不均。

這也要求充電樁建設,既要重數量,也不能忽視“質量”,真正以需求為導向,提高佈局合理性和使用效率。

新能源車的普及進入了“快車道”,但充電樁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不能長時間停留在“慢車道”。唯有兩者真正匹配,才能提高社會對新能源汽車的使用體驗感,也可以助力消除消費者的顧慮和推廣“堵點”。

因為冬季的到來,這一問題再次引發關注,但解決這一問題,不能只在冬季才想起來。傳統汽車時代出現了“停車難”,新能源汽車時代不能再有“充電難”。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