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會(VIPS.US)和得物正因為“Gucci腰帶”陷入了真真假假的拉鋸戰中。有消費者在唯品會上購買了Gucci腰帶,打算在得物APP上轉賣,但卻被得物鑑定為是假貨。
在拉鋸戰之中,唯品會出示了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廣東有限公司的鑑定報告,鑑定結果均為“符合”。
而得物也出示了一份來自中國檢驗認證集團上海有限公司的檢驗報告,顯示鑑定結果為“仿品”。
同一批腰帶,同樣是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旗下的公司,為什麼會給出完全不同的檢驗結果?
紅星資本局在採訪、調查中發現,只要繳納上萬元的學費,培訓5-7天,即可獲得奢侈品鑑定的培訓證書。如果通過相應的考核,還會頒發能力認可證書。
有從事奢侈品相關行業的資深人士告訴紅星資本局,目前國內的奢侈品鑑定行業發展得還不完善,部分拍賣機構、平台有自己的鑑定方法,但總的來説,還沒有建立起一個完整的體系。
同一批來自唯品會的腰帶
中檢分兩派?一説正品、一説仿品
據紅星資本局此前報道,3月18日,有消費者在唯品會上以折扣價2549元(原價3300元)購買了一條Gucci腰帶,後打算在得物APP上轉賣。
經過得物APP線上、線下的兩次鑑定,鑑定結果均為“假”。
這樣的消費者不止一名。消費者劉冬(化名)告訴紅星資本局,據其不完全統計,其所在的維權羣中共有133條腰帶被得物鑑定為假,涉及金額約為33萬元。
在事情發酵後,4月7日,唯品會和得物先後回應。
唯品會表示,經內部調查核實,該批Gucci腰帶是在海外直採,採買鏈路清晰可靠且合法合規,確保正品。同時,其對該批次貨品抽樣送檢,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廣東有限公司鑑定通過。
而得物在自己鑑定的同時,還將相關腰帶送往多家第三方鑑定平台,包括中國檢驗認證集團上海有限公司(奢侈品鑑定)等,鑑定結果為“非正品”、“仿品”、“不符合品牌工藝”或“不通過”。
截圖自得物發佈的微博
4月8日傍晚,唯品會再次發聲,稱其將為部分用户辦理退貨,並將收到的退貨商品送往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廣東有限公司鑑定,結果顯示:符合品牌/製造商公示的技術信息和工藝特徵。
截圖自微博
那麼,問題來了:同一批腰帶,同樣是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旗下的公司,為什麼會給出完全不同的檢驗結果?
奢侈品鑑定相關人士:
同一批次出現不同鑑定結果,也不奇怪
讓我們先看一看中國檢驗集團的背景,其工商註冊全稱為“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檢集團”)。
公開資料顯示:中檢集團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是以“檢驗、鑑定、認證、測試”為主業的綜合性質量服務機構。
捲入此次“真假Gucci腰帶”羅生門事件的兩家鑑定機構,不管是中檢集團廣東公司,還是中檢集團上海公司,據天眼查APP顯示,都是中檢集團和當地海關的相關部門一起設立的。
截圖自天眼查
4月9日,紅星資本局先後致電中檢集團上海公司和廣東公司。
在剛説出“奢侈品”“廣東和上海”等關鍵詞後,中檢集團上海公司的相關人士立刻表示,“我們暫時不對這些東西發表任何意見,有什麼問題我們集團稍後會統一處理安排。”
隨後,該人士直接掛斷電話。當紅星資本局再次致電時,電話佔線無法接通。
而中檢集團廣東公司負責奢侈品鑑定業務的相關人士則表示,如果出現兩地送檢的結果不一致,首先要確定送檢的產品是不是同一個。
“如果不是同一個樣品,那結果不一樣有什麼奇怪的呢?哪怕都是同一個批次的商品,也不能代表什麼的。”該人士稱。
與此同時,紅星資本局致電中檢集團總部座機電話,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總部沒有奢侈品鑑定的相關業務,遇到這樣的情況(旗下兩公司檢驗結果矛盾),建議聯繫中檢集團北京公司的相關部門,再次送檢。
“我們(總部)這邊不太清楚地方(公司)是怎麼回事。”該工作人員稱,各地分公司有無奢侈品鑑定中心,都是自行設定的,她不清楚具體情況。
中檢集團旗下的中奢中心
培訓一週後通過考核即可獲取證書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曾刊發過相關新聞《中檢集團:做好奢侈品鑑定培訓的“國家隊”》。
文章稱,2015年,中檢集團奢侈品鑑定中心(以下簡稱“中奢中心”)獲中檢集團正式批准立項,落地在中檢集團北京公司。這是“國字頭”第三方質檢機構針對奢侈品真偽推出的專業鑑定及培訓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中檢集團總部的工作人員建議再次送檢的相關機構。
截圖自中奢中心官網
中奢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紅星資本局,目前他們只和政府、平台等合作,不接受奢侈品的散單鑑定。
當提到中檢集團旗下不同公司對同一批產品的鑑定結果互相矛盾時,該工作人員稱,這是在各地方公司鑑定的,“我不知道他們怎麼操作的,反正中檢集團的奢侈品鑑定中心只在北京,其他地方的都是各地方公司自己搞的。”
與此同時,紅星資本局在中奢中心的官網發現,其還提供奢侈品鑑定師的培訓業務。
據中奢中心的相關人士介紹,奢侈品鑑定主要分為箱包鑑定和腕錶鑑定。其中,箱包鑑定的課程費用為17800元,共培訓7天;腕錶鑑定的課程費用為14800元,共培訓5天。
在5-7天的培訓中,老師會向學員講解各奢侈品品牌的歷史以及鑑定點,在講解完成後,會提供產品給學員進行實操鑑定。
“等培訓結束,會直接頒發培訓證書,這類似於結業證書;另外,在通過考核(包括筆試和實操)以後,會頒發能力認可證書。”該人士説。
當問到考核的通過率時,該人士表示沒有統計過。“這是行業內的認可證書,國家在二手奢侈品行業沒有出具過任何標準,也沒有頒發過證書,但這種能力認可證書在行業內的含金量和認可度都很高。”
5-7天的培訓課程,就能培訓出一個合格的奢侈品鑑定師嗎?
尚無完整奢侈品鑑定體系?
部分拍賣機構鑑定師實行師徒制
除了中奢中心,紅星資本局發現,有其他公司或機構也開設了關於奢侈品鑑定的培訓課程,收費往往在14800元-49800元之間,培訓多在一週以內完成。
蘇銘鋒(化名)從事奢侈品相關行業多年,他告訴紅星資本局,奢侈品鑑定屬於藝術品鑑定的範疇,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國內的鑑定機構主要是鑑定產品質量的,沒有涉足奢侈品鑑定的領域。
哪怕是到現在,“國內還沒有完善的奢侈品鑑定體系,像是拍賣機構、二手奢侈品店(平台),他們各有各的方法,但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蘇銘鋒説。
對於市面上常見的5-7天培訓課程,蘇銘鋒稱,一週不可能學會奢侈品的鑑定方法,頂多是掌握一些入門知識,“比如某個奢侈品品牌的特徵,這是有文字總結的資料可以看的。”
蘇銘鋒以他常接觸的某拍賣機構為例,其培養的奢侈品鑑定師採用的是師徒制,“學出頭要3、5年,而且還要有一個好師父來帶。如果師父的要求低,那很容易出事。”
“很多高仿產品和真品之間,只有‘一念之差’。如果標準稍微降低一點,差距非常大,這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慢慢磨練,多接觸產品,眼力是磨練出來的,經驗也需要一定時間來積累。” 蘇銘鋒説。
據央視財經報道,目前國內可供進入二手市場的存量奢侈品已接近萬億人民幣,在龐大市場需求下,奢侈品鑑定師等一系列新職業應運而生。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二手奢侈品具有廣闊市場前景,但目前來看,專業人員及相關培訓機構仍較為稀缺,行業還需規範。
奢侈品要如何鑑定真偽
專家:品牌方是最有發言權的
那麼,消費者在購買奢侈品以後,要如何鑑定其真偽?
在蘇銘鋒看來,目前市面上對奢侈品的收費鑑定都不可信,“收費鑑定是一種商業行為,它的合同中會寫明‘不能保證真偽’,它其實是不負責的。”
“即便附帶了鑑定證書,也不一定是真品,市場上真假摻雜的情況很多。”蘇銘鋒稱,想知道真假,可以送三家奢侈品回收店,如果店家都願意出原價的30%以上,那應該是真品。
4月10日,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的特約研究員趙佔領接受了紅星資本局的採訪。
趙佔領認為,在此次事件中,不管是唯品會還是得物,兩者都是商業機構,不能自行鑑定產品真假。即便委託了第三方檢測機構,但這不屬於司法鑑定。
“如果雙方發生糾紛、對簿公堂,可以共同委託一家司法鑑定機構,或是由法院來指定一家有資質的機構進行鑑定,這樣的鑑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趙佔領稱,除此以外,法院可以委託品牌方鑑定,但品牌方沒有義務必須配合。
不過,趙佔領也坦言,目前國內有資質、能鑑定奢侈品的司法鑑定機構並不多,“不同的司法機構鑑定的項目種類是不一樣的。”
紅星資本局在中檢集團官網搜索發現,其上海公司已獲得CMA(計量認證資質認定),廣東公司也已通過CMA的現場評審。
不過,據紅星資本局不完全統計,在CMA的發證機關——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官網上,並未看到有奢侈品或藝術品相關的認證相關內容。
來源:紅星新聞
流程編輯: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