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日前表示,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在穩步放開跨境投融資限制的同時,更加註重製度規則的深層次對接,不斷增強政策的可預期性和穩定性,推動中國資本市場從局部管道式開放向全面制度型開放轉變。
方星海是在10月24日召開的第二屆外灘金融峯會上作出上述表示的。他表示,要繼續推進市場和產品開放,在現有滬深港通、QFIIRQFII、ETF互聯互通等方式基礎上,研究推出更多外資參與境內市場的渠道和方式。着力解決國際投資者的有關顧慮,提高A股在明晟等國際指數中的納入比例。研究完善滬倫通制度,使其覆蓋歐洲主要資本市場。要建立健全境外企業在境內市場發行CDR、在境內第二上市等制度,為我國資本市場引入更多優質上市公司。
隨着中國資本市場開放水平不斷提升,越來越多全球資本和境外機構把目光投向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9月,境外投資者增持境內的債券和股票達到1321億美元,增長47%。Wind統計數據顯示,自開通以來,互聯互通機制下北向資金淨流入規模達到10955.78億元。在外資機構方面,目前已有8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獲批,首家外資全資基金公司、首家期貨公司成功落地。
資本市場各項開放舉措仍在不斷落地。10月23日,深港ETF互通正式開通。首批互通產品中,嘉實恆生中國企業ETF、銀華工銀南方東英標普中國新經濟行業ETF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恆生嘉實滬深300指數ETF、南方東英銀華中證5G通信主題ETF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同一天,證監會表示,科創板自去年順利推出後,境外投資者對參與科創板股票投資表現出較強的興趣。由於科創板在交易安排、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方面與上交所主板制度略有差異,目前滬港兩所正在抓緊就科創板股票納入的具體安排進行磋商,力爭科創板股票儘快依規平穩納入滬股通標的。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過去很多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舉措屬於局部試點,今年我國全面取消金融機構外資股比限制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意味着制度性開放具備了基礎。他認為,制度性開放是一種系統性的全方位開放,包括了產品、業務到監管以及整個資本市場架構的設計,並將國際化基因嵌入其中,進行資本市場生態再造,更好地滿足資本市場全面開放的要求。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