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IPO之旅一波三折,大漢軟件“一葉扁舟”能否在5000億市場藍海遠航?

近年來,我國政府對電子政務行業發展的重視度較高,有關部門出台了多項政策來支持、規範電子政務的發展。在多重利好因素推動下,電子政務建設進程正不斷加快,推動我國進入“政務發展指數非常高”的國家序列。

市場需求的持續旺盛,讓國內電子政務服務市場規模也日益擴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湧入這一賽道,希望在ToG市場分一杯羹。正在科創板IPO的大漢軟件便是該賽道參與者之一。

今年9月30日,大漢軟件因招股書財務資料過期需要補充提交而被上交所中止發行上市審核,直到12月14日才被恢復審核資格。隨着IPO進程的繼續,也意味着大漢軟件離科創板市場越來越近。

如何在電子政務市場藍海“衝浪”

隨着社會的發展進步,電子政務信息網以及信息網安全體系的建設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標誌之一。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目前,發達國家基本上已經建立了系統的電子政務信息網,並且其安全運行體系已經比較完善,中國電子政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建設進步較大,但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這也意味着巨大的市場潛力。

從市場空間來看,2014年-2018年期間,我國電子政務市場規模逐年擴張,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3.48%。2018年電子政務市場規模為,060億元,同比增長9.76%,2019年我國電子政務市場規模保持較高增速增長,市場規模近3366億元。

而隨着我國政府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便捷化和基礎設施集約化水平越來越高,我國電子政務市場將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較平穩增長,預計到2025年我國電子政務市場規模將達到5152億元。

科創板IPO之旅一波三折,大漢軟件“一葉扁舟”能否在5000億市場藍海遠航?

不過在這逾5000億的大賽道中,市場參與者並不少,且整體行業集中度較高。

目前,國內電子政務行業整體的市場集中度較高,2020年,CR3為43.3%,CR5為54.8%。由於電子政務服務於政府機構,具有行業獨特的要求,對新進入者構成了一定的技術壁壘。

另外,項目經驗也是進入電子政務行業最大的壁壘之一,在擁有了行業知識和技術積累後,大量的項目經驗是電子政務企業不斷鞏固自身行業地位的條件。電子政務行業中的領先企業能夠快速理解需求,並完成需求分析、設計、實施、測試、上線和後期維護的信息化全生命週期,進而在行業中持續積累客户資源。

從市場競爭來看,目前國內電子政務市場中,市佔比較大的企業有浪潮集團、太極集團、中科曙光、南威軟件、建信金科等,其中市場份額排名靠前的是浪潮和太極,市場份額分別為19.4%和16.8%。在大漢軟件所處的數字政府平台建設賽道,與其有直接競爭關係的上市公司包括拓爾思、開普雲、博思軟件和南威軟件等企業。

從市場競爭現狀及發展趨勢來看,當前在政務信息化領域的參與者數量適中,行業格局較為穩定。但由於電子政務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且下游消費市場面向的政府機構議價能力較強,因此對服務商的技術業務能力要求較高,且市場替代率較低,潛在進入者威脅較小。在此背景下,企業技術力與體量便成為衡量其市場拓展潛力的重要因素。

然而,這一市場發展邏輯對於大漢軟件而言並非有利因素。在其招股書提到,雖然公司近幾年發展迅速,但與國內外大型軟件公司相比,經營規模仍偏小,銷售和服務網絡覆蓋有待提升。

並且從市場可比公司的技術力對比情況來看,大漢軟件在研發人員數量及研發人員的總員工數佔比上僅高於開普雲,在這兩項指標上均低於行業算術平均值。

科創板IPO之旅一波三折,大漢軟件“一葉扁舟”能否在5000億市場藍海遠航?

而從研發投入數據來看,與可比上市公司對比,大漢軟件在2020年的研發投入僅3221.39萬元,與其他4家可比公司相比處於最低位;同期研發費用率為12.02%,低於當期行業算術平均值。

科創板IPO之旅一波三折,大漢軟件“一葉扁舟”能否在5000億市場藍海遠航?

以上不難看出,在市場競爭加劇的大背景下,大漢軟件在市場拓展和技術投入上仍有待提高。

業績持續增長,行業壁壘有待築高

不過,由於電子政務市場整體體量較大,因此大漢軟件仍能在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實現業績的持續走高。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近年來,大漢軟件的業績總體上保持增長。此前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大漢軟件營業收入分別為1.42億元、2.00億元和2.6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0.51億元、0.57億元和0.78億元;2019年至2020年,其營收增速分別為40.67%、34.06%,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1.21%、37.44%。

科創板IPO之旅一波三折,大漢軟件“一葉扁舟”能否在5000億市場藍海遠航?

從分部業務的收入情況來看,大漢軟件主要有4個主營業務,分別是為各級政府及其組成部門提供“互聯網+政務服務”平台建設、數字政府門户平台建設、“企業互聯網+”平台建設及相關運維服務等4項業務。其中互聯網政務服務業務是大漢軟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2020年,該項業務收入達到1.54億元,佔公司當期收入比重達到57.5%。

從成本端來看,公司的成本包括直接人工成本、外購成本和其他項目費用三大項。其中前兩項佔公司總成本的比重超過90%。而在2020年,公司外購成本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原因在於報告期內,公司承接的大型項目數量增多、建設內容日趨多元化複雜化,因涉及人力資源規模製約、硬件部署專業化分工等需要對外採購的情形增多,使得公司外購成本佔營業成本比例逐漸提升。

科創板IPO之旅一波三折,大漢軟件“一葉扁舟”能否在5000億市場藍海遠航?

整體經營成本的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毛利水平。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不難看出,從2018-2020年,公司綜合毛利率持續下滑從74.2%跌至61.7%。不過這一毛利水平與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拓爾思、博思軟件基本一致。由於南威軟件的電子政務業務開展中涉及較多硬件銷售及系統集成業務,由於行業內該部分業務毛利率較低。若剔除南威軟件,其餘三家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報告期內的平均毛利率為63.13%、62.28%和60.29%,與公司毛利率水平基本一致。

科創板IPO之旅一波三折,大漢軟件“一葉扁舟”能否在5000億市場藍海遠航?

從收賬能力的角度來看,大漢軟件的應收賬款比例也有上升趨勢,報告期內各期末,大漢軟件應收賬款餘額分別為2027.23萬元、4695.81萬元和5779.31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4.27%、23.49%和21.57%。雖然政府和企業客户信用度較高,但不斷提高的應收賬款依然説明公司的收賬能力有待提高。

但在報告期期末,公司貨幣資金餘額分別為1.06億元、2.37億元和3.75億元,佔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50.85%、54.12%和70.00%,説明公司當前的現金較為充足。

此外,在公司IPO過程中,上交所還就科創屬性、市場份額、關聯交易、收入、採購及供應商、研發費用等13個問題對大漢軟件進行了問詢,其中關於關聯交易的問題值得投資者注意。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2018年至2020年,大漢軟件發生包含關聯採購、關聯銷售在內的經常性關聯交易額85.41萬元、504.28萬元和2832.54萬元,其中,2020年關聯交易額同比大增461.70%且這些關聯交易均與阿里有關。

對於2020年與阿里的關聯交易額增長迅速,大漢軟件做出解釋表示,由於公司近年來浙江、上海等省市大型“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項目通常由支付寶、阿里雲等以總集成方式中標項目後再對外分包,因此與支付寶、阿里雲等企業產生了一定規模的業務合作。

綜上所述,作為一家ToG的電子政務服務商,大漢軟件在逾5000億的賽道中表現只能説是中規中矩。隨着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公司若能持續加速業績和盈利水平增長,方能體現出自身的投資價值。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05 字。

轉載請註明: 科創板IPO之旅一波三折,大漢軟件“一葉扁舟”能否在5000億市場藍海遠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