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賺錢,基民不賺錢”的現象持續受到市場詬病。
華夏基金在2021年市場相對高位密集發行QDII產品,隨着行情反轉,高位發行的這些基金普遍面臨淨值大幅回撤的壓力。
根據財報統計,華夏基金旗下QDII基金2021年累計產生淨虧損超過95億元。考慮到2022年以來淨值下行明顯,公司旗下QDII基金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累計虧損超過100億元已無懸念。
圖1:華夏基金旗下QDII基金2021年淨虧損排名前10
然而,儘管旗下產品虧損嚴重,華夏基金仍能獲取可觀的管理費收入。統計顯示,公司2021年來自於QDII基金的管理費收入超過2.4億元。
作為一家企業願景是“成為全球資本市場上有重要影響力、受人尊敬的資產管理公司”,華夏基金是否應該考慮通過減免管理費、提高自購力度等方式與基民利益保持一致?
一家基金公司旗下QDII產品普遍大幅虧損僅僅是因為外部環境不利?
基金管理人投研能力是否充足?是否勤勉盡責?相關產品運行是否合規?運行過程中是否有利益輸送?基金公司督察長是否應該對相關QDII產品的合規問題予以重點關注?
華夏基金旗下多隻熱門QDII基金深度回撤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是在一國境內設立,經該國有關部門批准從事境外證券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業務的證券投資基金。
華夏恆生互聯網科技業ETF(QDII)、華夏恆生科技ETF(QDII)是華夏基金旗下規模靠前的產品。截至2022年4月19日,這兩隻產品的累計單位淨值分別跌至0.4293元和0.5066元,今年以來分別下跌24.70%和27.57%。
圖2:華夏基金旗下部分ETF類QDII基金淨值表現
華夏恆生互聯網科技業ETF(QDII)成立於2021年1月,募集期間淨認購金額達到75.55億元,認購總户數達到16.48萬户。該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為恆生互聯網科技業指數收益率,投資目標為“緊密跟蹤標的指數,追求跟蹤偏離度和跟蹤誤差最小化。”
圖3:華夏恆生互聯網科技業ETF(QDII)淨值走勢
自基金成立以來,華夏恆生互聯網科技業ETF(QDII)的淨值持續下行。投資者如果成立時買入持有至今,目前已經虧損過半。財報顯示,該基金2021年淨虧損52.94億元,主要來自於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雖然該基金淨值持續下跌,但不少投資者逆勢買入。2021年四季度末,華夏恆生互聯網科技業ETF(QDII)的基金份額總額已上升至330.29億份,基金資產淨值達到188.29億元,持有人户數達到35.74萬户,其中個人投資者持有份額佔比為78.45%。
華夏恆生科技ETF(QDII)的情況類似,2021年5月成立以來至今,該基金的累計淨值跌至0.5元附近。基金份額總額則從成立時14.56億份上升至2021年末82.14億份。
值得注意的是,華夏基金的上述兩隻產品均成立於2021年上半年,正好是市場的相對高點位置。華夏基金現存的ETF類QDII產品中(初始基金口徑,包括聯接基金),超過半數發行於2021年1月至9月。
基金公司旱澇保收 基民利益如何得到保護?一般而言,由於基金管理人可以憑藉穩定的管理費收入旱澇保守,因此天然存在通過發行更多新產品、擴大管理規模以賺取管理費收入的傾向,特別是在行情熱度較高時。這一激勵機制下,“基金公司賺錢、基民虧錢”的案例屢見不鮮。
此外,由於密集發行新產品的同時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無法在短期內獲得大的提升,這也可能使得基金公司投研、風控能力滯後於規模增長,最終使得基民利益受損。
以上述兩隻產品為例。華夏恆生互聯網科技業ETF(QDII)產生的費用包括管理費、託管費、因基金的證券/期貨交易或結算而產生的費用、信息披露費用等。其中,管理費支付給基金管理人,是後者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華夏恆生互聯網科技業ETF(QDII)的管理費為一年0.50%,每日計算,逐日累計至每月月末,按月支付。2021年,該基金的管理費達到4729.05萬元。
圖4:2021年華夏恆生互聯網科技業ETF(QDII)的管理費用
華夏恆生科技ETF(QDII)的年管理費用率同樣為0.50%。由於規模小於華夏恆生互聯網科技業ETF(QDII)且成立時間相對較晚,該基金2021年產生管理費約為906.45萬元。
中信證券財報顯示,華夏基金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80.15億元、淨利潤23.12億元,同比均大幅增長。
圖5:2017年至2021年華夏基金營收、淨利潤
損人利己?老牌產品成立14年“顆粒無收”除了ETF類產品,華夏基金旗下還有多隻QDII基金(初始基金口徑),大部分在今年錄得兩位數虧損。
圖6:華夏基金旗下今年以來虧損達到兩位數的QDII基金(非ETF類)
華夏移動互聯人民幣(002891.OF)截至4月18日虧損達到26.79%,在同類產品中排名靠前且明顯跑輸業績基準。該基金關於投資策略的描述為“在股票精選策略上,本基金主要投資於全球移動互聯相關行業股票”。但從2021年末的持倉來看,該基金可能存在風格漂移的情況。
公開資料顯示,華夏移動互聯人民幣2021年末重倉寧德時代、長城汽車(港股)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股票,其中寧德時代更是基金第一大持倉,持股市值佔基金資產淨值的6.48%。2022年至今,寧德時代股價下跌約三成,長城汽車更是經歷腰斬。
此外,華夏港股前沿經濟A(012208.OF)、華夏全球精選(000041.OF)這兩隻規模超過15億元的基金今年以來也虧損超過15%。其中,華夏全球精選成立於2007年10月,是國內較早成立的QDII基金之一。然而,經過14年的運作,該基金的單位淨值仍然只有1元,基民顆粒無收。
華夏基金作為國內頭部的基金管理公司,在市場走弱、基金產品淨值下行時,是否可以通過減免管理費等方式與基民一起共克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