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轉轉,上證指數又來到3500點這個關鍵點位。春節後數月的震盪,昔日爆款頻現、基金頻上熱搜的情形顯得那麼遙遠。再度面對3500點,“炒股不如買基金”是否依然成立?權益基金投資收益如何?
5月20日,上證指數報收3506.94點。以往,滬指曾三次在3500點附近開啓震盪調整,三次來至3500點附近,偏股基金的業績都遠高於滬深300指數及上證指數,證明了“炒股不如買基金”。
三次3500點
偏股基金完勝上證指數
3500點多次成為牛市或者一波行情回調的關鍵點,其中三個時刻最具代表性。
第一次是2008年4月11日,滬指收於3492.89點,此時正值市場自2007年大牛市6124點之後大幅回調之中。
第二次是2015年7月8日,收盤於3507.19點,市場在6月份達到5178點後轉向震盪。
第三次是2018年1月22日,大盤站上3500點幾個交易日,就出現震盪,當日收盤於3501.36點。
上證指數還在3500點附近,偏股型基金獲得可觀收益。記者統計了普通股票基金、偏股混合基金、指數基金、主動權益類(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偏債混合型、靈活配置型)、權益類基金(股票型、指數型、混合型)這五大類基金,在上證指數漲幅幾乎為零的情況下,五類權益基金都是賺錢狀態。
從三次業績對比可以發現,表現最好的是最低倉位80%的普通股票型基金,顯示出公募基金在選股上的明顯優勢。指數型基金整體表現不如主動權益基金,也顯示出基金經理更能通過深度挖掘獲得阿爾法收益。
2018年1月22日以來
曲揚賺321%
2018年1月,上證指數最高攀升至3587點左右,隨後開始震盪調整;科技領域自2019年三季度以來表現突出。
2020年1月,疫情暴發,春節後上證指數出現年內最大跌幅,隨後市場逐漸回暖,開啓一波結構性牛市,期間醫藥、科技、消費領域表現突出,“龍頭股”成為市場的寵兒。這波行情一直延續到今年春節,達到3731點後,在擔憂流動性、美債走高背景下,核心資產遭受重挫,市場大幅調整;順週期等領域表現較好。目前上證指數已經調整了3個月左右。
這期間,公募主動權益基金整體表現不俗,有503只主動權益基金收益率翻倍,25只基金收益率超過200%。曲揚管理的前海開源中國稀缺資產基金,2018年1月22日至2021年5月20日的收益率達到321.27%。富國精準醫療的收益率為261.16%。近期醫藥股走強,一批醫藥行業基金表現領先。交銀醫藥創新、工銀瑞信前沿醫療、大摩健康產業、廣發醫療保健、中歐醫療健康、富國醫療保健等表現較好。
2015年7月8日以來
劉彥春賺406%
2015年6月12日,上證指數達到5178點,不過牛市快速終結。2016年初,又遭遇熔斷,市場恐慌。隨後逐漸平穩,2018年1月份到達3587點,之後市場大跌,2019年開始出現一波牛市。
Wind資訊數據顯示,2015年7月8日至今的近6年時間裏,主動權益類基金整體收益率為105.65%,112只主動權益基金業績超過200%。
這個時間段中業績表現最好的是景順長城新興成長,近6年的收益率高達406.28%,管理景順長城新興成長的劉彥春目前個人管理規模已超過千億。
其他幾位業績優秀的基金經理同樣也是業內頂流,管理銀華富裕主題、景順長城鼎益、匯添富消費行業、易方達中小盤、萬家行業精選等基金的張坤、胡昕煒、焦巍等為炙手可熱的明星基金經理。
2008年4月11日以來
銀華富裕主題賺722%
再往前追溯到2006年和2007年的牛市,2007年2月16日,上證指數突破3000點後一路上漲,最高攀升至6124點的歷史高點。之後市場進入震盪下跌,2008年全年跌幅超過65%。隨後就是漫長的震盪,一直到2015年才再次出現一波牛市。
從2008年4月11日開始統計,在超過13年的漫長時間裏,主動權益基金表現出色,平均收益達到185.47%,更有36只基金業績超過300%。
這當中業績最好的銀華富裕主題,收益率高達722.65%;嘉實增長、富國天合穩健優選收益、中銀動態策略、景順長城內需增長,期間收益率均超過500%。
盤點三次3500點以來的基金業績,可以看到,儘管經歷震盪,長期持有基金都能獲得不錯的收益。而且,持有時間越長,主動權益基金的收益率最高,出現虧損的概率也越低。
過往,很多人質疑“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重要原因就是投資者頻繁申贖,在市場高點進場,低谷離場。持有基金時間過短是盈利體驗不佳的主要原因。
業內人士提醒,經過兩年的大幅上漲,估值提升速度比盈利增長速度要快。權益資產全面趨勢性上漲的概率減小。今年投資者要適當降低收益率預期,注重結構性機會的把握。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投資者更應該堅定持有長於選股的基金,不以市場波動為懼;採取定投的模式,堅持持久戰的思路。另外,可以積極關注對沖類、純債類產品,分散配置。
在3500點關口,對於風險承受能力有限的投資者來説,止盈和止損是可以考慮的操作。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投資者可以通過定投來攤薄成本,為收益創造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