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大批關店、CEO換帥後的海底撈,此番交出的答卷並不好看。
8月14日晚,海底撈發佈2022年上半年盈利預警,預期淨虧損2.25-2.97億元,營業收入預計最高同比下滑17%。
公告顯示,海底撈收入下降主要是由於疫情暫停堂食、客流量下降,此前盲目擴張,如今“啄木鳥計劃”下門店數量減少,以及關店產生處置長期資產的損失。
次日,話題“人們為啥不愛吃海底撈了”立即登上微博熱搜榜一,討論數超過2萬條。網友評論,“此前海底撈的招牌是服務,而目前整個餐飲業的服務都提升上來了,海底撈不再突出”“口味方面也相對單一,價格還越來越貴了”。
為了留住消費者,海底撈玩出各種“花招”——在門店提供美甲服務、推出DIY奶茶、發力預製菜,但仍舊止不住下滑趨勢。如今,海底撈市值從去年的4000多億,下跌至892.95億人民幣。
“火鍋神話”雖已破滅,但旗下1248家門店的它仍然擁有客户基礎和供應鏈優勢,如何降本增效、扭虧為盈,成為擺在海底撈麪前的難題。
虧損根源:急速擴張
2019年,從國內一本高校畢業的林帆,選擇入職知名度頗高的海底撈,擔任與管培生類似的“店經理助理”一職。
彼時,海底撈還是“火鍋界”的頭牌,近乎暖男般的“貼心服務”,讓每家門店前的顧客絡繹不絕,節假日翻枱率更是高達5—7次/天。
“雖然父母很生氣,不理解我一個大學生去當服務員,但我覺得海底撈職業前景好,在上海一名店長的月薪有幾萬,可以實現‘雙手改變命運’。”林帆告訴九派財經。
林帆介紹,在海底撈,被考核評為A級的門店,通過積累足夠的積分後,可以由店長“師父”選址拓店。而每帶出一個徒弟店,“師父”便能獲得每月上萬利潤分成。此前,“海底撈店長最高年薪600萬元”的新聞,曾一度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另一方面,海底撈內部凝聚力和消費者認同感也讓林帆堅持選定這家企業。
據林帆介紹,企業同事互稱“夥伴”,相處平等。另外,因服務熱情,一些顧客下次還會要求坐某位夥伴負責區域的桌子,在海底撈工作有一定的成就感。
像林帆這樣早期加入的員工,經歷了海底撈那幾年的高速狂奔。在2019年—2021年三年間,海底撈的營收一路向上,分別達到265.56億元,286.14億元和超過400億元的規模。
而支撐其營收不斷增長的唯一手段,就是開店。也許是外界的好口碑與好看的財務報表,充足了底氣,海底撈按下門店擴張的快進鍵。
公開數據顯示:海底撈在2017年的店鋪數量為176家,到2018年店鋪數量增長到273家,2019年達到466家,在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更是增長到1298家,到2021年,店鋪數量最高時達到1597家。
然而,門店的擴張也伴隨着風險。冗雜的組織架構和良莠不齊的人力供給,成為最終壓垮海底撈的原因之一。
林帆指出,在快速擴張的過程中,優秀、資深的店長數量不足、新人培訓時間不夠、服務熱情不如之前等情況屢見不鮮。直接導致的結果是,海底撈的服務不再那麼高效了,消費者體驗大打折扣。兩年間,海底撈的平均翻枱率降低到4次/天以下。
此外,海底撈有14萬名員工,從普通夥伴升職到門店經理,平均要六七年時間。公司會不斷派人員給門店服務進行打分,他們隱藏在普通顧客之中,不光考核效益,還有前堂服務質量、後堂的出品質量,持續不達標就會被關店。
在海底撈工作近兩年後,林帆意識到門店經理壓力太大,最終選擇繼續讀研深造。關於這一點,海底撈也在後續公告進行了反思:公司虧損原因之一,在於內部組織架構變革讓各級管理人員“無法理解且疲於奔命”、以及企業文化建設不足等。
就在林帆離開的那一年。海底撈2021年虧損高達41.6億元,是上市後首次年度虧損。
關店、漲價、產品創新,海底撈急需“回血”
2021年11月,海底撈創始人張勇意識到此前擴店的風險,緊急推出“啄木鳥計劃”——在兩個月之內關閉300家左右業績不佳的門店。這一行為被外界解讀為瘋狂擴店後的懸崖勒馬。
當時,海底撈執行董事、首席戰略官周兆呈表示,“我們會有三個考量維度:一是外部商圈及客流量,是否能支撐門店經營;二是周邊門店的密度是否過高;三是單店的財務數據,是否處於爬坡期,短期內盈利情況是否有改善的可能性。”
今年3月,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卸任了CEO一職,由公司核心員工楊利娟接替。楊利娟負責監督集團的管理及戰略發展,並繼續負責“啄木鳥計劃”的落實與推進,可見海底撈降本決心之深。
極海品牌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時間,海底撈門店數量減少近80家。其中,在一二線城市門店數量同比下滑5.52%,在四線和五線城市的門店數量同比下滑9.64%。
然而,從現階段結果看,關停的門店反倒增加了海底撈壓力。8月14日的公告中,關於預期虧損的原因中提到,因“啄木鳥計劃”所關停門店發生的處置長期資產的一次性損失、減值損失等,約合人民幣2.55億-3.27億元。
對於這一虧空,海底撈急需從其它的渠道回血。
為了進一步提高盈利,海底撈曾在2020年4月宣佈漲價,部分單品價格上調1-3元,客單價提升8%。而在此之前的幾年裏,海底撈的人均消費額都在以3%的幅度增長。
漲價引發了消費者的不滿,小紅書就有1600+篇相關筆記“吐槽”海底撈漲價、份量減少。例如,毛肚從200g縮水到138g,牛肉丸30元卻只有4個。顯然,人均上百的海底撈在四五線城市顯現出“水土不服”的症狀。
與此同時,張勇曾因股價大漲成為新加坡首富、海底撈因衞生安全問題被罰等引發的輿論風波,也屢屢刺痛消費者的神經。有網友質疑其移民新加坡,割國內消費者韭菜。
漲價受阻、口碑跌落,海底撈需要不斷尋找新的增長點。
在門店經營方面,海底撈全面加快菜品上新速度,在全國20多個城市的門店等位區開設“製茶樂園”,主打“DIY自制”奶茶和果茶,一杯售價9塊9,小料可以隨便加;8月,推出了“小酒館”新型門店。在本次公告中稱,隨着疫情的逐漸緩和,2022年6月門店營收明顯好轉。
在堂食之外,今年6月海底撈宣佈成立“社區營運事業部”,即 “外賣+社羣+直播+線上商城”業務。除火鍋套餐外,海底撈開始售賣烤串、缽缽雞,小龍蝦、酸菜魚、椒麻魚等預製菜,5月總單量超過60萬,累計創收近2億元。
但是,200元起送的海底撈外賣,顯然不會成為大眾日常三餐的選擇。
據瞭解,去年海底撈外賣業務在總營收中只佔1.7%,社區業務雖然可以補貼疫情封控期間的營收流失,但難以扭轉集團整體的虧損局面。
擴張野心:海外業務上市
業務增長點未現、虧損漏洞待補,該如何破局?海底撈想到了從金融市場回血。
7月13日,據港交所官網披露,海底撈海外業務分拆公司Super Hi (特海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提交香港上市申請。2021年報顯示,海底撈在亞洲(不含中國大陸)、北美洲、歐洲和大洋洲的餐廳數量分別92家、16家、3家和3家。
雖然,海外疫情逐漸全面放開,且海底撈門店人均消費197.9元幾乎是國內的兩倍,但2021年海外門店翻枱率僅2.1次/天,單店營收2387.72萬元也遠低於大陸店鋪的2773.66萬元,説明在缺乏火鍋文化的海外,進行市場培育營銷並不容易。
目前,特海國際尚未實現盈利,且近三年虧損持續擴大,合計超16.06億元。海外7%的門店佔比,卻貢獻了25%的虧損,海底撈為何急於將海外業務上市?
招股書顯示,特海國際於分拆上市前的股東架構中,海底撈持股90%,僱員激勵平台持股10%。分拆後,特海國際將不再為海底撈的附屬公司,創始人張勇舒萍夫婦將成為特海國際的直接控股股東。
根據公告,Super Hi計劃採用“實物分派+介紹上市”的方式。這意味着Super Hi只需要按持股比例分派股權,類似於進行了一次特別派息,可以安撫現有股東。
而且,投資者對海內外門店的前景判斷不同,海底撈不用發新股、不需融資,快速地將業務模式差異較大的海內外業務拆分,可以增強兩支股票的流動性,拓寬行情好轉時,公司融資的渠道和規模。
在2021年初,張勇的兩支“火鍋股”海底撈和頤海國際的股價達到歷史高點後大幅跳水,市值蒸發80%以上。此後,上述兩支股票的股價長期低迷,套牢了不少二級市場投資人。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林帆為化名)
九派新聞記者 夏雯琪
【來源:九派財經】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