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起起伏伏,如何看待後市?基民應該如何應對?基金經理胡昕煒的最新市場觀點來啦~
Q1 2019-2020年市場表現較好,2021年開年優質公司回調較大,您如何看待、如何應對?
年前股票市場、基金淨值表現都不錯,年後市場回調幅度較大、回調速度較快,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市場波動很正常,淡化市場波動。從調研情況看,這些優質上市公司基本面和年前一樣穩健、強勁,經營情況甚至節節升高。從歷史數據看,2018-2020年都曾出現過市場大幅波動,但只要上市公司業績保持健康持續增長,所處行業沒有達到發展瓶頸,優質公司經歷市場波動後股價還能創出新高。相反,我們可以利用市場波動,用長線資金進行建倉。
第二,關於市場波動原因,我覺得相比宏觀的因素,更多是因為部分股票年前階段性上漲較快,此番波動是對快速上漲市場調整的正常現象。例如,某個上市公司年前累計上漲100%-200%,此時回調20%-30%,這也是正常現象。
很多人關心美國通脹、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上升對我國股市的影響,但從常識上看,美國未來經濟增速中樞在2%-2.5%左右,對應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中樞應在1.5%左右。美國國債利率可能階段性上漲到2%,但不用擔心,因為利率本質由經濟增長速度決定,未來美債利率有可能逐漸回落到1.5%左右。同樣看中國經濟,如果沒有新冠疫情,中國經濟增速每年6%-6.5%,對應國債利率應該在3%-3.5%左右。但因為去年疫情控制較好,經濟恢復較好,現在十年期國債利率已經到了3%以上,無特殊貨幣政策,利率水平上行空間有限了。而美國因為正處於經濟復甦中,利率比去年疫情時有所抬升是正常的,我個人覺得當前市場慢慢開始企穩了。投資者不必過於擔憂宏觀因素,核心關注還是在所選公司是否具備確定性的成長動能。如果股票背後公司的業務正常開展,那麼股價波動只是暫時的表象。
第三,消費板塊節後調整較多,因此所管基金淨值有所回撤。面對市場調整的應對思路主要有以下三點:
與很多上市公司管理層開展溝通,對其業績增長、競爭力等進行梳理,希望聚焦在長期競爭力更強的公司上;
市場調整增加投資機會,希望增加部分前期估值較高當前估值有所降低的公司;
對組合進行均衡調整,希望兼顧性價比更高的資產。
Q2 如何看一些市場熱點問題,如碳中和、順週期、新能源等?
熱點問題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與上市公司發展無任何關係的熱點,例如之前美國大選TRUMP當選,有些股票漲停,但公司發展與TRUMP當選無關係,我覺得這種熱點沒必要參與。
第二類熱點會影響上市公司中長期、短期的發展,這部分熱點需要重點關注。如果是對公司發展有短期影響的熱點,我們傾向於和前一類一樣,因為從估值模型看,短期影響對公司價值增厚很少。但對公司中長期發展有影響的熱點是很重要的。
【“碳中和”】
例如“碳中和”,黨中央提出中國未來40年要達到碳中和的目標,從實現路徑上看,主要通過“開源”“節能減排”等方式實現,相對應地,有很多投資機會湧現,我目前也在研究過程中,中間涉及很多新的行業、事物,如,新能源將是“碳中和”受益的方向之一,因為要實現碳中和目標,就需要實現能源的轉型,未來新能源的發展是大勢所趨。
【“順週期”】
像“順週期”這種熱點我覺得可以關注,隨着歐美國家疫苗接種的開展,疫情得到控制,經濟復甦背景下很多行業有所受益,但我覺得順週期這個概念很寬,個人覺得最大的順週期就是消費,經濟復甦背景下,消費增多,不同於其他順週期資產,當經濟增速放緩時,消費資產不會轉變為逆週期資產,而是具有抵禦經濟週期波動的能力。
當然很多人理解的順週期資產是一種低估值的資產,我覺得不能一概而論,每個行業發展不同,處於不同的行業週期位置,供需結構關係不同,還是要自下而上進行細分子行業拆解分析。週期股公司的特徵是產品價格一直在波動,如果產量沒有大幅提升,利潤也就呈現週期波動的特徵。因此,相比較週期股,我更傾向於投資未來十年、二十年具有清晰成長空間的公司。
Q3 如何看待消費、醫藥、科技製造這些黃金賽道?
【消費】
過去中國是投資、出口拉動的經濟體,未來要轉向消費、內需主導的經濟體,因此,消費發展空間很大。
【醫藥】
發展前景也很清晰, 2020年人口出生率相比2019年進一步下降,中國將以更快的速度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就醫需求、用藥需求相比年輕人是呈現指數型上升的,因此這個行業發展前景很廣。
【科技與高端製造】
從黨中央的指導思想上,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建設成為科技研究大國,因此,科技、高端製造行業的發展也是大勢所趨。儘管這些行業是春節開年來股價調整的重災區,但是如果眼光放長,還是要關注這些行業,因為未來二十年,這些行業成長空間很大,不會受股價的調整而改變。
當然,願意投資這些方向的投資者很多,但很多人擔心估值很高,當前部分公司股價已經回調了20%-30%,估值比春節前低很多,此番調整能增加未來預期收益率。
另一方面,我還是更希望投資盈利超預期、能有進一步成長空間的公司,這種公司能以更快的速度消化估值,也是獲得好收益的源泉。總的來説,我覺得高估值不可怕,高估值會被企業的盈利所消化的,此番回調也是消化的一種方式,股價回調到這個位置,我的信心更足了。
Q4 如何看待抱團股?
抱團股只是一個結果,不是原因,是大家對優質資產的共同認知。相比較美國、歐洲資本市場,當今中國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佔比很低。歐美很多優秀上市公司發展時間很久,原始創業者退出,第一大股東轉變為機構投資者,這在歐美資本市場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在中國還遠沒有達到,A股很多公司股票還是在散户、產業股東手中。
另一方面,抱團只是股東結構的呈現,和公司長期業績發展、行業發展關係不大。很多人關心抱團是關心短期交易結構的變化,我認為,機構投資者分很多種,有些投資者研究較深入,買入較早;有些投資者是追逐趨勢性投資的,這種投資者是造成市場波動的源泉,很難分清目前這部分追漲殺跌的投資者佔比多少,但就目前回調狀況看,部分被殺跌較多的公司當前已頗具性價比,從這個角度説,我對優質公司未來的股價更有信心了。
Q5 選股時關注哪些要素?
我的大部分時間花在選股上。我的選股框架分為兩個維度,每個維度各有四個方面,
自上而下的中觀行業比較
(1)行業商業模式:行業賺錢模式,賺錢難或易;
(2)行業所處生命週期:早期、中期、成熟期、衰退期,傾向投資處於早期、中期的行業;
(3)行業競爭格局:行業是否形成固定競爭格局;
(4)行業的景氣度:從短期和中期角度看行業景氣度。
自下而上的公司比較
(1)公司競爭優勢:公司在市場經濟中的優勢、競爭壁壘,如品牌、渠道、產品,是否有難以逾越的護城河;
(2)公司治理結構:治理結構清晰、激勵機制到位、管理層執行力強;
(3)企業財務狀況:尤其關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健康,最好淨現金,無有息負債;現金流表現為正的現金流,自己能覆蓋資本開支;
(4)估值:如果估值在計算的範圍內可能會買入,如果超出的話,可能會等待股價調整時再買入。
Q6 新基民如何選擇基金?
第一,時間拉長看,買入時所謂市場的高點肯定不是高點,要有信心。對中國經濟、行業的發展有信心;
第二,有耐心,尤其是新基民,市場波動是市場的常態。雖然中國經濟很好,但不代表優質公司股價每天都在漲,市場不是單邊上漲的,投資者還是要保持耐心,陪伴優質公司前行。
(文章來源:匯添富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