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科創板IPO失敗將近一年後,柔宇迎來了從未有過的艱難時刻。
12月8日晚間,有多名柔宇科技員工在社交媒體上爆料稱,11月底本應該是柔宇科技承諾為員工補發10月份工資的日子,但是他們並未收到補發的薪資。
據媒體報道,由於11月底柔宇科技沒有如期補發薪資,其CEO劉自鴻為此還召開了全員大會,和員工們溝通了目前公司的資金狀況。在會上他表示,目前公司融資正在進行,預計12月會有資金進入,將在今年12月底或者次年一月發放薪資,但仍有不確定性。
這家頭頂“柔性屏獨角獸”光環的企業,在去年年底還曾準備衝刺科創板IPO。2020年底,柔宇科技遞交了招股書,但在今年2月份卻撤回了上市申請。
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大規模欠薪事件説明,年初IPO的終止已傷到了公司元氣,並非像內部員工所説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
根據公開資料,柔宇科技是由美國斯坦福的三名校友劉自鴻、魏鵬和餘曉軍在2012年創立的。主要生產柔性電子產品,併為客户提供柔性電子解決方案,應用於智能移動終端、智能交通、文娛傳媒、智能家居等領域。目前產品主要有全柔性顯示屏、全柔性傳感器、摺疊屏手機FlexPai、柔性智能手寫本RoWrite等。
在當年,柔宇押注的“摺疊屏”還是個前衞的賽道。因此,從一開始柔宇科技便受到了資本的青睞。據天眼查APP顯示,截至目前,柔宇科技已經融資13輪,除了深創投、松禾資本外,包括IDG資本、中信資本等近40家明星機構也紛紛入局。
全柔性屏幕製造商柔宇科技曾是資本的寵兒,其宣稱創新開發的超低温非硅製程集成技術一度被稱為是打破三星壟斷的“國產之光”。然而,在不斷融資的同時,柔宇卻始終難以盈利,其技術獨創性和量產能力也開始廣遭質疑,甚至被打上了“PPT公司”的標籤。
但在招股書中顯示,從2017年至去年上半年,柔宇科技分別實現營收6472.67萬元、1.09億元、2.26億元和1.16億元,3年時間內營收5億多元,虧損卻累計高達32億元。
柔宇科技解釋公司累計高達32億元虧損的原因在於產品仍在市場拓展階段,銷售規模較小且新產品的研發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
招股書顯示,光是在研發上,柔宇科技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費用支出分別為1.6億元、4.88億元、5.86億元和5.83億元,研發費用率分別高達為247.87%、447.88%、258.25%、502.01%。最近三年的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例高達308.17%。
但在產能上,2018年6月柔宇科技宣佈點亮投產的一期產線,每年設計產能為280萬片約8英寸的全柔性顯示屏。但根據招股書,在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全柔性顯示屏的設計產能才只有1.17萬、4.67萬和2.33萬張;同期內,小片的全柔性顯示屏的銷量分別為2099片、5.27萬片、2.21萬片。
由於銷售規模小、產能利用率低,柔宇科技無奈降價。招股書顯示,2020年1-6月,柔宇科技FlexPai柔派手機的平均單價為5,984.83元,相較於2019年的6,480.93元下降7.65%。但降價似乎也難以挽救柔宇產品銷量低的困局。
大量滯銷的產品使得柔宇科技的存貨不斷積壓。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1.03億元、1.65億元、5.95億元和4.80億元,存貨整體呈現增長的態勢。
柔宇科技專注的柔性屏領域,並不是沒有市場。據機構CINNO Research數據預測,到2024年,全球摺疊智能手機對柔性OLED的需求量將達到3800萬片,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41%。此外,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預計到2025年全球柔性電子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 3049.4億美元,2019年至2025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44.71%。
但從誕生之初就被業界寄予厚望的柔宇科技,在資本的狂熱推動下,似乎陷入了“只談技術不談產品”的“怪圈”。如今看來,其面臨的境遇也説明,柔宇科技步子邁得太快了。
柔宇科技在招股書中坦言,報告期內,公司持續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產品銷售規模較小且新產品的研發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同時,柔宇科技稱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將存在持續虧損。
自身沒有造血能力,只能依靠外部融資補血,科創板IPO“失利”,公開資本市場融資路斷。市場不禁好奇,自身沒有造血能力,外部融資受限,短期內不能獲得融資支持,而如今又陷入欠薪風波,柔宇科技還能支撐多久?
聲明:易昇證券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