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底部對倒,吸引技術派進場
我們會發現,有些個股底部堆量,K線形態看起來十分漂亮,給人一種馬上要爆發連續拉昇的錯覺,然而看得越久,忍不住追進去,才發現每天在那震盪,沒有耐心的股民怕是受不了。
如圖,股價經過連續快速下跌,在底部明顯放量,但基本上是橫盤的走勢,四個多月才拉出一根大陽線,這種走勢多是主力對倒。
倘若僅從技術來看,k線陽多陰少,陽量大陰量小,多好的技術表現,但是股價卻沒怎麼漲,這裏面就有貓膩了。
上行調整後的放量拿入法
在上漲途中股價經常會出現“價跌量減”的情況,這是一個讓人糾結的階段,因為我們不知道後面是向下調整還是向上調整。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最好選擇觀望,在調整之後若出現我們説的重新放量上行,那麼我們就可以考慮介入,介入點不妨就放在放量當日。
股價處於震盪上行中,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到,股價在上行一段時間後就出現一段調整期。
在該調整期內出現了“價跌量減”的現象,之後出現了放量上漲一改之前的調整形態,開始了新一輪的上行,我們可以在放量上行當日考慮介入。
如圖,若我們在低位的介入點介入,那麼我們的收益更是不用説了。之後再出現第二次相似的調整,這是給那些還未介入的投資者提供的絕佳機會。它的調整邏輯和前期調整邏輯一樣。
縮量上漲
某些股票在底部出現明顯放量後,開始在一個上升通道中震盪上行,隨着股價運動到比較高的區域,成交量反而逐步縮小。
這些股票的縮量,反映了這些股票的莊家通過在底部的吸貨和洗盤,已經將籌碼大量聚集在自己的手中,所以股價越是向上走,成交量就會越小。
遇到此類股票,可在其上升通道中逢低吸納,會有較大的收益。
放量上漲後縮量回調,之後再度放量上漲,其再度上漲是因為籌碼集中於主力的手中,所以是縮量上漲。
對倒拉昇
主力經過一段時間收集籌碼,建倉完畢,通過對倒拉昇的方法迅速拉高股價脱離成本價,主力控盤度較高的個股會在一段時間內反覆出現類似的操盤行為。
放量打壓
該形態通常是指當價格剛脱離底部不久就出現回調,成交量放大。讓我們誤認為是主力在出貨。
然而,短暫的回調之後,價格便開始企穩反彈,繼續向上拓展空間。遇到此類情況,只要前期漲幅不大,就不必過於驚慌,一旦價格企穩反彈,就是介入的好時機。
如圖,前期價格一直沿着上升趨向運行,當漲幅積累到一定程度,主力就是利用放量打壓的方式進行了洗盤,很容易讓我們認為是主力在出貨。
所有可以先清倉迴避,一旦後市企穩,再入市交易。
股價在放量漲停之前已經有了一大波跌輻,此時的浮動籌碼逐漸穩定,而漲停就是主力吸引注意力激活市場人氣的最佳辦法。
由於出現在低位漲停之間實際跌幅已經不小,不存在主力利用漲停進行出貨的可能,因此低位漲停的目的只能是主力在吸貨。
股價上升一個波段後縮量回調到中線支撐位附近受到支撐,再次放量啓動就是機會。中線支撐位一般選60日價格均線。
股票形態一旦形成,中線支撐位就是最大的支撐,回落到此位就是最佳拿入機會,這種進入法之主要針對走勢已經形成,回調到中線支撐位附近受到支撐所形成的進入法。
低位放量滯漲
低位放量滯漲指股票在相對低位徘徊數日,突然一天出現量能超過前期,但是價格卻沒有明顯上升。
股價的上漲幅度與成交量的幅度不相匹配,一般碰到這樣的情況是由於主力試盤的跡象,看拋壓的大小。
向“底部放量滯漲”這種情況與“縮量滯漲”類似的是要確定主力資金已經有所介入,比如在拉昇第一波時成交量要放大,這樣才能確定後續會發力。
可以看到股價已經完成第一波拉昇動作,隨後長期在一個區間內震盪、並且成交量持續放大,給人一種多空爭奪激烈,股價拉不上去的假象。
股市是一場大戰役,既是資本玩家金融大鱷們博弈的戰場,也是普通股民一介小散投資理財的戰場。
如果你想在股票市場上賺取利潤,並能長期獲利,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知道你屬於哪類投資者,找到適合你的解析方法和投資策略,
投機者必須控制的最大問題就是他的情緒。記住,驅動股市的不是理智、邏輯或純經濟因素,驅動股市的是從來不會改變的人的本性。它不會改變,因為它是我們的本性。
在你把錢變成你的頭寸之前,你不會知道你的判斷是否正確。情緒控制是市場中很重要的因素。不要預測市場,在你交易之前,要等着市場給你提示、信號和暗示。
當一個投機者能確定價格的關鍵點,並能解釋它在那個點位上的表現時,他從一開始就勝券在握了。
真實的交易最需要的是判斷市場的狀態,並因此形成目前的交易思路和策略,然後跟上有效的資金管理和止損就足矣。
市場總有脈絡可尋,以優雅的風度化解恐懼和貪婪,故飽嘗風霜而知甘苦或不為聲色所動的人往往大有可為。
如果説愛情是小説的永恆題材,那麼“恐懼和貪婪”才是人生矛盾的真正交織點。處理好兩者之間的辯證關係,就能心有靈犀一點通。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