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格隆匯APP (ID:hkguruclub),作者:金日,原文標題:《ETF互聯互通,A港股市場的大機遇》,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週末,A港股兩市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範圍,成為金融圈無比關注的一件重磅大事。這個兩地證監會從2016年就達成初步共識的事件,如今終於迎來了關鍵的新進展。
資本如水,兩地市場的進一步相互融通,不僅能讓兩地市場的制度更加完善,也能由此吸引更多的活水參與進來。
近幾年,從股票滬深港通、存託憑證、債券、到如今的ETF,兩地的互聯互通在範圍及合作深度方面都在不斷深化,中國的資本市場制度,在可見地變得越來越成熟穩健,這無疑是極好的變化趨勢。
尤其是在當下A港股及海外股市大幅回調的階段背景下,ETF互聯互通,將會是一個讓投資者得以低位配置海內外優資資產的大機遇。
一、關鍵時刻的及時雨
根據規則,在現有滬深港通機制基礎上,此次將滿足一定條件的內地與香港市場股票ETF一併納入互聯互通標的範圍。納入標準:
內地市場ETF過去6個月日均資產規模達15億元,成份證券以滬深股通標的股票為主;香港市場ETF過去6個月日均資產規模達17億港元,成份證券以港股通標的股票為主,且不含合成ETF、槓桿及反向產品。方案正式實施預計還需要2個月左右時間。
到時候,所有香港及海外投資者均可買賣滬深股通下的ETF,但國內的投資者想要買港通下的ETF還是要有參與港股通交易的資格,也就是證券賬户及資金賬户資產合計不低於50萬元。
不過規則總會在逐步改善的,目前來説只是個開頭,相信未來更多內地投資者也能買到港股甚至海外的ETF。
據Wind數據統計,目前A股市場上市的股票ETF規模合計超過8400億元,其中不乏超百億規模的ETF產品,還有更大量的中小規模產品可供選擇。
從產品的類型看,現在的國內的指數ETF產品非常豐富,已有很多不同行業的細分領域產品,包括一些近期非常受關注的內地優質賽道行業,如鋰電、新能源車、光伏、醫療、科創、芯片、軍工、稀土、碳中和等在港股沒有的明星品種,這些主題ETF在全球範圍內都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當然,香港也有內地買不到的互聯網、生物科技、金融、消費等特色ETF,另外,雖然暫時還未納入跨境投資品種和其他衍生品種,但也不能排除在未來還會不會有更多的改革方式出來,讓國內投資者也能通過港股的ETF買到海外的優質股票。
從時間維度看,現在的加大兩地互聯互通,真不失為一個對投資者極好的機遇。
因為到目前為止,無論是內地,還是港股,甚至海外,全球股市在今年都出現了很大幅度的回撤,目前幾乎都處於歷史估值的明顯低位區間。
比如上證指數PE現在是12.2倍,深成指26.65倍,就是估值泡沫長期最高的創業板是46.5倍,科創50指數是38.9倍,都處於近10年來的中位數下方。
其中很多一二級子行業的PE更是已處於有史以來最低位置附近,比如生物醫藥、有色金屬、電子、傳媒、金融、建材、家電等等。
港股的同樣如此,現在恆生指數的PE是9.66倍,國企指數8.44倍,一直被反覆壓制在10倍以下,就算是恆生科技指數目前也處於上市以來的最低附近,很多核心一級行業指數的估值,甚至大多都是個位數,比A股同行還慘不止一個層次。
美股幾大指數在近期大幅回落接近20%之後,都相繼已經回到了20倍上下,也在近10年來的中位數區間下方。
股市大幅回撤是全球疫情反覆、國際局勢突變衝擊全球供應鏈體系、美國加息引發流動性擔憂等複雜宏觀因素導致的結果。
但從目前趨勢看,好的轉變正在發生,包括全球疫情在確定性解封,國際局勢最大的衝擊階段過去,市場對美國加息的不利影響也做了相應的預期。所以,儘管那些宏觀不利因素可能還會在短期對金融市場帶來考驗,但再出現估值與業績雙殺的概率必然會逐漸降低。
換言之,目前的幾大股市短期不好説,但長週期看上漲的概率肯定是在逐漸變大的。
就我國而言,目前經濟活動隨着疫情消退而在快速復甦,大量非常重磅的貨幣、財政、行業刺激政策在源源不斷推出,很多此前被嚴格監管的行業也處於收尾階段,當下我們幾乎已經找不到什麼重要的利空因素了。
大而空的不説,這些年國內的經濟轉型升級,包括碳中和、新基建、硬科技、大醫療、數字經濟等領域,憑藉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最大消費市場、這些新賽道無疑具有極其巨大市場空間和成長確定性,對港股及海外投資者和機構具有巨大吸引力。
對應的,如今兩地的ETF基建互聯互通,從國內投資者看,同樣也是一個可以更好投資港股及海外優質資產的新機遇。
二、如何佈局港股及海外優質資產
在近期,由於美國啓動加息週期,美元再次成為全球追捧的資產,對應的是其他幣種的持續貶值,疊加近期海外市場的大幅度回調,一些資金重新看向海外。
這裏面,不僅是為了賺取匯率差價,還有尋找優質的海外投資標的。
比如互聯網科技行業,雖然去年以來互聯網、醫療等賽道因為嚴監管問題遭到衝擊,但隨着監管整頓明確進入收尾階段,這些賽道行業未來依然會體現出可觀的成長性。
5月27日,一眾港股及中概互聯網企業紛紛大漲,背後反映的正是這樣的邏輯,要麼監管壓力至暗時刻過去,要麼經營業績開始出現回暖,從而重新吸引市場資金的關注。
此外,港股還有大量內地沒有的優秀賽道,比如本地消費、體育用品、新經濟、甚至跨境ETF等,都是內地投資者一直心念唸的熱門領域。
在一個月前,資本蜂湧越南成為一個資本非常炙熱的現象級話題,很多人才發現,原來越南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騰飛了那麼厲害,並且越來越體現出成長活力,一如幾十年前的廣東省。
不僅是今年,2021年越南股市指數也是以133%的漲幅獨佔全球市場鰲頭,早就吸引了全球的高度關注。
同樣的情況,在去年的印度也出現過。這個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第二發展中大國,經濟在過去幾年裏一直保持着很快的增長速度,2021年GDP增長8.9%,很多產業逐漸開始完成資本、技術和規模積累,從量變走向質變。
客觀來看,除掉今年不看,不少海外市場的表現都很不錯,尤其走出十三年牛市行情的美股,確實一直常常強於國內股市。
所以,從全球看,無論是投資港股,還是投資海外市場,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在港股,根據富途行情數據,目前在交易的ETF有230多隻,其中百億港元規模的有十多隻,十億港元規模的也有數十種,方向覆蓋從國內到港股,到海外的股債領域,已是較為豐富了的。
另外,還有一種股民較為少見,但其實一直表現不錯的投資方式——QDII基金。
數據統計:
截至2021年底,中國QDII基金規模已突破2600億元,新成立33只QDII基金,成立只數創歷史新高;2021年總髮行331億份,僅次於2007年的1193億份,位列歷史第二。其中,2021年新發QDII基金最多的是華夏、廣發、博時等基金管理人。
這些QDII基金大部分是投資在港股市場,以及美國、越南、德國、韓國、法國等市場。
在近期,國內的投資圈悄然出現一個現象:由於QDII基金因為太火爆導致額度緊張而被各大機構紛紛公告限制大額申購,其中不少產品把額度降到了單日單賬户申購不得超過1000元。
眾所周知,在國內,真正熟悉QDII基金的投資者可謂鳳毛麟角,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具備長期投資經驗和專業金融知識的資深股民,也就是説在投資機會的把握上,肯定是強於普通人。
比如這一波的國際原油大漲,讓很多隻與原油相關的QDII年內回報超過40%,成為吸引投資者關注的一大亮點。
更主要的,是正如上述所言,雖然在近期遭受較大回撤,但很多的港美股的優秀賽道行業、甚至其他市場的品種,長期發展潛力還是非常巨大的,等這一波熊市週期過去,未來的收益率依然值得期待。
所以,無論是未來A港股ETF互聯互通時代開啓,還是直接投資國內的QDII基金,都是非常值得考慮的選擇。
當然,投資也是要看策略和時機的,很多國內投資者並不瞭解港股和海外市場的交易規則和標的情況,所以選擇QDII基金投資時也需要認真考慮,最好挑選一些品牌實力強大,配置標的是長期價值龍頭的基金產品。
比如廣發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30(159605),就集中挑選了阿里、騰訊、美團、京東、百度、網易、小米、拼多多等中概互聯網巨頭;或者專門配置美股核心資產廣發納指100ETF(159941),這個產品重點配置了蘋果、微軟、亞馬遜、特斯拉、英偉達、谷歌等美股科技巨頭。
三、結語
當下的股市,無論國內還是海外,剛好是處於一個估值回撤已經較大的區間,即使未來一段時間依然有下跌可能,但從長週期看,已經具有非常不錯的佈局價值。
ETF投資方式儘管在收益率比不上多數的優秀成長股,但它整體上能為我們提供遠非押注單隻個股的風控穩定性,而且從長期的視角看,大多數的ETF投資的收益也是較為不錯的。尤其是一些大基金的精選策略品種,即使短期可能會跟隨大市有較大波動,但當市場一旦重新走好,它的收益表現大概率必然遠強於普通指數。
A港股ETF的互聯互通,恰逢其時地應運而生,算得上是對投資者的一個大機遇。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格隆匯APP (ID:hkguruclub),作者: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