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畢馬威中國及亞太區主席陶匡淳 談服貿、ESG和綠色經濟

在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畢馬威作為參展商,專門推出5大專題日,分別為“區域發展及國企改革” “ESG與綠色能源” “金融服務” “數智化轉型”,以及“TMT&人才培養”。

9月2日,畢馬威中國及亞太區主席陶匡淳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專訪時表示,我國服務貿易大國地位進一步穩固,北京是我國服務經濟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我國服務業資源最聚集的地方。我國仍需要進一步拓展數字服務貿易發展空間。

談及ESG話題,陶匡淳認為,中國公司的評級水平在過去三年中不斷上升;不過,部分企業對ESG的認知仍存在侷限,糾結於責任和利潤的“兩難選擇”。對於綠色經濟發展,陶匡淳表示,要提升數字技術創新能力,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促進數字基礎設施節能提效。

對話畢馬威中國及亞太區主席陶匡淳 談服貿、ESG和綠色經濟
畢馬威中國及亞太區主席陶匡淳。受訪者/供圖
談優勢:
“北京服務”的國際影響力在日益提升

新京報貝殼財經:目前,中國服務貿易業發展情況如何?呈現哪些特點?

陶匡淳:我國跨境貿易規模持續快速增長,已連續多年穩居全球第二位,服務貿易大國地位進一步穩固。2020年以來,我國服務出口增長速度大於進口,出口規模快速增長帶動我國服務貿易逆差進一步下降。 

今年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我國服務貿易結構穩步優化,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佔比提升,傳統領域服務貿易優勢進一步穩固。自2020年起,我國運輸服務超越旅行服務成為服務貿易最大領域。

當前服務貿易發展呈現鮮明的數字化特徵。中國數字貿易佔服務貿易的50%以上:一方面,數字化讓商品和服務的可貿易性大大增強,以互聯網為基礎,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構成物聯網、區塊鏈等現代服務系統,大幅縮減了生產流通的成本,提升了價值創造和增值水平。另一方面,基於數字形態的新業態延展了貿易價值鏈,跨境電商快速發展,以數據要素引流物流、技術,派生出新產品、新服務、新場景,正在深刻改變服務貿易原有的形態。

新京報貝殼財經:北京發展服務貿易有哪些優勢?競爭力如何?

陶匡淳:作為我國的首都,北京不僅是我國政治、文化、國際交往、科技創新中心,也是我國服務業資源最聚集的地方。2020年,北京第三產業增加值3萬多億元,佔GDP的比重為83.8%,超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服務貿易佔全國的五分之一,是我國服務經濟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

此外,金融資產全國數一;資本市場融資活躍,北交所為我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科研力量非常雄厚;教育實力全國第一;文化產業全國領先,北京文化領域的獨角獸企業佔全國數量的一半;服務貿易加速發展,“北京服務”的國際影響力在日益提升。

談加強:
需要進一步拓展數字服務貿易發展空間

新京報貝殼財經:近年來,中國服務貿易發展迅速,中國在哪些領域有優勢?哪些領域需要加強?

陶匡淳:當前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服務貿易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國在以下服務貿易領域佔據優勢:包括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穩定增長;旅行服務進出口有所恢復;數字技術創新不斷加速,帶動了服務貿易數字化轉型。

下一步,我們需要擴大開放水平,加快建立統一開放市場體系。創新發展模式,加大傳統服務貿易領域數字化改造力度,支持智慧物流、線上辦展、遠程醫療等領域發展,提高服務可貿易性,推動保税研發、檢測、藝術品展示交易等新興服務貿易發展。

推進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各項政策舉措持續落地見效;探索建設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範區;推進特色服務出口基地提質升級,着力培育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引領帶動服務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

新京報貝殼財經:目前,服務貿易領域數智化轉型進展如何?有哪些難點?

陶匡淳:21世紀以來,我國數字服務貿易規模快速增長,但數字服務貿易規模與數字經濟大國地位尚不匹配,需要進一步拓展數字服務貿易發展空間。

現階段,中國雖作為主要經濟體參與全球軟件產業分工體系,但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對外依賴度依舊較高,數字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具備技術密集和知識密集特徵的高附加值數字服務出口能力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企業國際化水平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談ESG:
部分企業糾結於責任和利潤的“兩難選擇”

新京報貝殼財經:目前,中國企業ESG水平如何?各區域存在哪些特點?

陶匡淳:整體而言,中國公司的評級水平在過去三年中不斷上升,出現了更多AA級的公司,同時評級最低檔的CCC和B級公司的數量逐步減少,出現評級逐步向正態分佈水平邁進的趨勢。

對於中國公司而言,被納入全球指數,意味着更容易進入全球投資者的投資視野、有更多地被投資機遇,但同時面臨投資者的全面審視。因為越來越多的投資人把ESG評級作為重要的選股參考。

監管機構出台越來越多、越來越詳細的ESG信息披露法規和要求,這對上市公司提升ESG的實踐和披露提出了更明確和細緻的方向,也使得中國公司更加重視ESG實踐,ESG落後者的比例在逐年下降。

長三角區域和京津冀區域內,上海和北京分別較好地發揮了龍頭作用,帶領周邊省市向整體更為健康的ESG評分分佈結構發展。上海市整體發展領先於浙江、江蘇、安徽省,尤其在社會和治理維度。北京市則是在環境和社會維度聚集了較為優秀的企業。

新京報貝殼財經:畢馬威執業過程中,是否發現企業在ESG領域存在認知誤區?

陶匡淳:不少企業對於ESG的披露仍然有不理解之處,由此也造成了企業披露信息的意願不大,或披露的信息不足、披露的品質不好。

從評價體系的指標設定來看,ESG指標體系需要更完善的ESG信息披露制度作為支撐,也需要一套統一、應用廣泛的指標體系。

目前一些企業ESG行動相對零散、缺乏系統性佈局,與企業運營治理、商業模式創新結合較少。究其根本,在於部分企業對ESG的認知仍存在侷限性,糾結於責任和利潤的“兩難選擇”。

談綠色經濟:
改進數字設施的耗能問題

新京報貝殼財經:在“碳達峯碳中和”目標下,服務貿易領域能有哪些作為?

陶匡淳:“雙碳”目標下大力發展服務業的實現路徑,可以圍繞構建發展新格局,建立綠色、高效的現代產業體系;全力推進現代服務業向縱深發展,在文旅、商業、酒店、物業等產業發展中全面倡導綠色、健康理念,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運營方式,引領現代服務業綠色發展新風尚。充分利用太陽能、水能、風能等清潔能源,將綠色、節能、環保打造成酒店特色亮點,通過採用節能照明系統、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等多種措施減少酒店的能源資源消耗和碳排放。

結合我國“互聯網+”的發展優勢,下一步急需構建綠色物流體系;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推廣數字技術應用,加強數字技術融合,促進數字經濟發展。

新京報貝殼財經:中國發展綠色經濟,目前在哪些領域可以加強?

陶匡淳:一是提升數字技術創新能力,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加強核心數字新興技術供給和加快綠色技術創新的整體佈局;加快數字技術同新能源開發、清潔技術、綠色製造等領域的深度融合,提升綠色技術中的數字含量等。

二是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厚植綠色發展新優勢。引導企業利用數字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改造,積極引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和傳統產業融合發展等。

三是加速傳統產業數字滲透,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豐富數字經濟的應用場景,加快數字經濟同三次產業的深度融合;以產業數字化的快速發展為重要抓手,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對產業結構優化的正向促進作用。

此外,還需要促進數字基礎設施節能提效。採用對傳統耗能設備的優化管理措施,同樣能改進數字設施的耗能問題。如加強頂層設計,強化數字基礎設施的綠色低碳導向;健全促進數字基礎設施產業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激勵機制,大力發展儲能技術,實現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低碳發展;循環利用數據運行時產生的廢熱,以提供其能源利用效率等。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陳維城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王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11 字。

轉載請註明: 對話畢馬威中國及亞太區主席陶匡淳 談服貿、ESG和綠色經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