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地方債發行規模逾1.4萬億元

  本報記者 包興安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4月21日,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1414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9.7%。其中,發行新增地方債券2084億元,發行再融資債券12060億元,佔比85.3%。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去年受疫情影響,地方債券發行規模較大,以更好地支持經濟發展。而今年疫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新增債券資金重點投向在建項目和民生短板領域,而且要在穩增長的同時嚴控地方債務風險。因此,今年以來地方債券發行規模有所回落,後續在債務限額之內將會加快發行速度,以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今年以來地方債發行規模不及去年同期,主要是今年經濟復甦持續,財政政策寬鬆力度明顯弱於去年同期,疊加地方債提前下達額度較去年明顯遲緩,導致發行節奏明顯變慢。”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陶金對《證券日報》記者説。

  一直以來,新增地方債券發行受關注。3月份,財政部提前下達2021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23580億元。其中,新增一般債務限額5880億元,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7700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4月21日,新增地方債發行2084億元,其中,發行新增一般債券667億元,發行新增專項債券1417億元。

  今年1月份、2月份各地發行的地方債均是用於“償還存量政府債務”的再融資債券,分別發行3623.36億元、557.24億元;3月份發行地方債4771億元,其中,發行新增地方債364億元(250億元使用2021年提前下達債務限額,114億元使用2020年支持化解地方中小銀行風險專項債券結轉額度),發行再融資債券4407億元。因此,截至4月21日,發行的2084億元新增地方債中,有1970億元使用了2021年提前下達的新增債務限額。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龍小燕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來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結構明顯不同,再融資債券成為主要品種,新增債券發行額明顯下降。預計二季度,新增債券發行規模會大幅增長。

  從資金投向看,今年以來,新增一般債券投向市政建設、醫療衞生、教育等社會事業、交通基礎設施、農林水利、物流及能源基礎設施等;新增專項債券投向化解地方中小銀行風險、棚改等保障性安居工程、交通基礎設施、農林水利、生態環保、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等。

  “新增債券資金投向更加側重於民生領域,反映出新增資金要在補短板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優先解決民生急需的醫療衞生、生態環保、市政、教育以及中小企業紓困或銀行的風險化解問題。”劉向東表示,要把資金用在刀刃上,解決當前急需的問題,同時也要為中長期發展提供空間,通過擴大有效投資獲取更多的結構性紅利。

  龍小燕表示,今年新增專項債券資金優先支持在建工程後續融資,合理擴大使用範圍,堅持“資金跟着項目走”原則,繼續支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工程,推進“兩新一重”建設,實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政府投資更多向惠及面廣的民生項目傾斜。這將有利於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平衡好促發展和防風險的關係,既促進經濟穩中求進,做好穩投資、補短板、惠民生,又防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今年要求新增專項債重點用於交通基礎設施、能源項目等九大領域。鑑於優先投放相對高收益率項目方向以及碳中和等環保政策加碼的政策背景,未來新基建、能源項目會得到更多的專項債資金,同時與基礎科學相關的基建和項目也有望獲得新資金。”陶金説。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43 字。

轉載請註明: 年內地方債發行規模逾1.4萬億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