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聽搶抱團股反彈腦袋搖得像撥浪鼓

由 聞人海瑤 發佈於 財經

來自證監會的數據統計顯示,2020全年共有396只新股相繼登陸滬深市場,募資近4700億元,上市企業數量和募資總額均創近10年新高。重組上市方面,2020年僅有6家完成借殼上市。這意味着,2020年新股上市與重組上市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態勢。

相對於2019年9家企業完成重組上市,2020年下滑幅度達到33%。與2015年的34家相比,簡直有天壤之別。完成重組上市案例的持續減少,箇中並非沒有原因。

併購重組曾是資本市場的熱門題材。滬深股市一度出現過單個交易日有超過200家上市公司停牌的奇特現象,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由於籌劃重大事項,背後基本上都劍指併購重組。箇中原因主要由於在核準制背景下,企業上市過程冗長,且上會審核過程中也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企業走IPO渠道上市,不僅面臨着巨大的時間成本,一旦被否,要麼重新提交IPO申請,要麼只有另闢蹊徑,通過重組上市。一些企業為了達到早日上市的目的,往往會選擇走重組上市這條“捷徑”。

“大家看看下面這段話是不是講到點子上:重組上市案例大幅減少,顯然與資本市場開啓註冊制試點密切相關。註冊制試點實行更加包容的上市制度,虧損企業、同股不同權企業、紅籌企業等在A股上市已沒有障礙。事實上,在註冊制背景下,企業上市‘寬進’的格局已經形成,一些原來只能通過重組上市的企業,如今也能通過IPO渠道實現上市了。並且,由於滬深交易所上市委審議通過率高,證監會註冊率同樣較高,從而使重組上市的吸引力大為降低。”勞七桃從網上摘下這段話,對好運營業部工作室的夥伴們説。在這則新聞後面,還有一段話:除了重組上市案例的減少與註冊制試點有關外,註冊制也改變着資本市場其他多個方面的生態。核准制下,上市公司往往被認為是稀缺資源,因而上市公司的“殼”價值不菲,這也是此前眾多上市公司每到年底掀起“保殼”大戰的根本原因。而且,由於容易成為借殼的對象,小盤股也受到市場的追捧。但是,在註冊制試點後,小盤股不再稀缺,殼價值被貶值,上市公司再掀起“保殼”大戰也沒有了任何的意義,特別是在監管部門不斷完善退市制度的背景下更是如此。

“註冊制試點有助於轉變市場的投資理念也許是對的,但説眾多投資者熱衷於炒‘小’、炒‘新’、炒‘差’的投機氣氛不再,那多少有點想當然了。看看這一個月來,滬深兩市的ST股,很多都是天天漲停。”高智説。據他所知,很多ST股正在絞盡腦汁想着保殼呢。

“資金炒股的邏輯就是跌多了會漲,漲多了會跌,不管是核心資產股還是績差股,都逃不出這樣的邏輯。”華風熱衷於做短線,春節後二級市場上ST股大炒特炒,他照樣敢參與。

“昨天買的聯德股份(605060)短線票,今天橫盤一整天,我沒有出現差價,估計明天有機會獲利。”嬌嬌把話題拉回到個股上,聯德股份今天收出一根十字星。

“該股今天走得比較弱,先不管它。我今天又買了2000股蘇泊爾(002032),該股最近跌得比較多,稍有反彈,就能獲利。”華風説。蘇泊爾也算是曾經的抱團股。

“抱團股就算了,我不買。”嬌嬌一聽搶抱團股的反彈,腦袋搖得像撥浪鼓。

明日倉位: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