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破產易安財險現接盤者!又一車企“跨界”保險

由 無英 發佈於 財經

作者:吳靜草“車企想在保險行業取得成功,難度不亞於保險公司去造車。”針對車企進軍保險行業,股神巴菲特顯然並不看好,但新能源車企顯然有自己的主意。近日,一新能源車企巨頭擬全資收購易安財險的消息在保險圈流傳開來。有消息稱,易安財險破產重整方案已基本完成,該車企有意收購易安財險100%股權,向保險行業進軍。新能源車企為何接手易安財險?業內人士對此並不驚訝,在新能源汽車“保費上漲、補貼退坡”的當下,幾家比較火的新能源車企都已涉“險”。一方面,新能源車險市場潛力巨大,申萬宏源研究分析師葛玉翔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保費規模將達1543億元,佔車險總保費比例約為15.7%。另一方面,車險具有非常強的剛需性和黏性,是車企連接C端客流的入口。握住車險這條“金線”,既能延伸車企服務鏈條、提升銷量,也能拓展理賠維修、汽車金融等後市場業務,打造企業新的利潤空間。不過,也有分析認為,汽車保險需要保險經營許可,且行業監管較為嚴格,新能源車企入局保險,如果能確實做到風險減量管理,惠及廣大車主當然是好事,但想獲得高額收益並不容易。易安財險迎來接盤者成立於2016年的易安財險,是經原保監會批准設立的國內4家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在線、泰康在線、安心財險、易安財險)之一。不同於傳統的保險公司,易安財險不設立分支機構,銷售和理賠均在線上完成。憑藉着新型的經營模式和場景化的產品服務,易安財險在互聯網保險市場開疆拓土,甫一開業便迎來“高光時刻”:2016年成立首年便實現盈利,淨利潤157.15萬元;2017年淨利潤增長至711.05萬元。可惜好景不長,2018年之後易安財險便陷入了連年虧損的泥潭:2018年至2019年公司淨虧損分別為1.99億元和1.67億元;到了2020年1季度,淨虧損擴大至2.62億元。據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資產負債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易安財險資產總計3.34億元,負債合計4.62億元,股東(或所有者)權益合計-1.27億元。2020年7月17日,易安財險觸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的接管條件被銀保監會接管,接管期限為一年。後來,易安財險監管期又被延期一年。在兩年接管期結束的前一晚,即2022年7月15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易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破產重整的批覆》,原則同意易安財險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同日,北京金融法院裁定受理易安財險重整申請,並指定易安財險清算組擔任管理人。至此,易安財險成為中國第一家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的保險公司,打破了“保險公司不會破產倒閉”的神話。2022年7月20日,為推進重整工作順利開展,易安財險公開招募重整戰略投資者。此次收購易安財險,將互聯網保險牌照收入囊中後,作為車企在保險領域能夠做哪些事情?在此前易安財險披露的償付能力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其經營範圍包括:與互聯網交易直接相關的企業/家庭財產保險、貨運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證保險、短期健康/意外傷害保險;上述業務的再保險分出和再保險分入業務(僅限臨時分保分入);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經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的其他業務。也就是説,在獲得互聯網保險牌照後,車企將能夠自己開發相關保險產品,對一些保險業務進行再保險領域的合作,且能夠合法開展保險資金運用業務。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教師楊澤雲表示,新能源車企入局保險打造閉環服務,類似蘋果公司為自己產品提供Apple care+服務,既為蘋果公司形成了客户閉環壁壘,也為自己帶來了高額利潤。新能源車企入局保險,或許期望達到類似效果。但是,汽車保險需要保險經營許可,且行業監管較為嚴格,新能源車企入局保險,如果能確實做到風險減量管理,惠及廣大車主當然是好事,但想獲得高額收益並不容易。造車新勢力“愛上”保險造車新勢力跨界保險的案例並不少見。早在2016年,特斯拉就在澳大利亞、中國香港啓動了InsureMyTesla計劃,專為特斯拉用户推出車險服務。就中國市場來看,特斯拉在2020年8月註冊成立了特斯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彼時,特斯拉CEO馬斯克曾言,想讓保險成為特斯拉的主要產品之一,該部分自營保險業務價值未來有望佔到整車的30%—40%。2021年12月,中國新能源車險專屬條款出台,蔚來、比亞迪、理想紛紛設立自己的保險經紀公司,儘管佈局節奏不同,但入局汽車保險領域,完善汽車後市場服務,已漸成趨勢。(圖片來源:天眼查資料整理)據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部門聯合舉行的關於促進綠色消費的新聞發佈會介紹,截至2021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784萬輛,佔汽車總量的2.6%。而根據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將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隨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增加,新能源汽車保費也將隨之迅速增長。申萬宏源研究分析師葛玉翔預計,2025年新能源汽車保費規模將達1543億元,佔車險總保費比例約15.7%;預計2030年保費規模將達12790億,佔車險總保費比例約31.3%。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規模,新能源車企進軍保險行業,既能直接為車主配置保險,形成完整的造車、銷售、售後服務閉環,爭取更大的利潤空間;又能豐富理賠維修、汽車金融等後市場產品和服務,橫向整合產業面、縱向延伸產業鏈,挖掘“新藍海”。利好消費者?新能源車企入局保險市場,對消費者來説意味着什麼?眾所周知,傳統燃油車在釐定保險費率時,主要圍繞車型、車輛的使用性質等因素進行定價,很少將駕駛員的行為習慣納入參考。換言之,無論你是駕駛經驗豐富的老司機還是剛拿到駕照的新手,車險價格都是相同的。此外,對於新能源車,保險公司掌握的駕駛數據、事故信息不足,難免出現保費定價偏差的情況。也正因此,2021年底中國新能源車險專屬條款出台後,部分新能源車險保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尤以特斯拉最甚,其部分車型的車險保費上漲幅度超過100%。不同於傳統的保險公司,新能源車企擁有海量的用户駕駛數據,更容易對車主的駕駛行為習慣進行風險評估,進行更為精準、有差別的保險定價。以特斯拉為例,正因為特斯拉對自家車型、風險信息瞭如指掌,且省去了第三方保險公司“賺差價”,因此敢將其自營車險的保費較第三方保險公司直降20%—30%,並根據車輛的使用時間、里程以及駕駛者習慣為車險定價,實現了“一車一保費”。對此,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分析認為,新能源車企入局保險市場,有利於車企與保險公司結成緊密的合作關係並實現共同營銷,從而降低了車險的市場營銷費用與管理成本,促使車險保費下降,為車主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反過來,車主購車綜合成本降低,也會助力汽車銷量的進一步增長,實現車企銷售與保險市場拓展的雙贏。另外,保險公司的浮存金也可以助力車企的資金所需,並在車企、保險公司間形成交叉補貼與共同發展的關係,在推動雙方的規模增長中降低各自的可變成本,最終讓利於車主。“當前,新能源車險面臨着‘油費低,但保險費高’的尷尬處境,甚至影響了不少消費者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的信心。如果新能源車企自己經營保險,能借助其信息優勢,降低自家車險保費,必能增強競爭力。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集成度高,傳統汽車的小損失可能只需更換小零件,但新能源汽車可能就要更換整個集成部件,大大提高了保險成本。”楊澤雲補充説。在新能源汽車“保費上漲、補貼退坡”的當下,各大新能源車企紛紛“摩拳擦掌”,在與傳統保險公司的相互試探中探索前行,劃過春水,激起漣漪。最終結局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