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合眾人壽發債轉股急於"補血 " 諸多財務指標下滑如何擺脱"缺錢"窘境

由 酒書端 發佈於 財經

在部分財務指標下降、合規經營備受考驗的情形下,合眾人壽近期獲批發行10年期可贖回資本補充債,同時開始減持子公司股份,但公司多項財務指標下滑,何時真正擺脱"缺錢"窘境,仍有待觀察。

《投資者網》陳企樾

合眾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合眾人壽"),成立於2005年,初始註冊資本為3億元。據銀保監會官網信息顯示,公司自成立以來已7次增資,最近一次於2016年增至約42.82億元,這一體量已屬於同業前列。

時隔4年,公司近期獲批發行資本補充債,同時擬轉讓所持子公司的部分股份,又將獲得一定數量的資金補充,這也再次吸引了市場的關注。

近日,就合眾人壽流動性與償付能力相關指標有所下降等問題,《投資者網》聯繫合眾人壽尋求答案,但並未收到公司的回覆。

發債轉股"補血"資金池

2020年12月30日,銀保監會批覆同意合眾人壽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上,公開發行10年期可贖回資本補充債券,發行規模不超過20億元。同一天,合眾財險也在其官網發佈與合眾人壽有關的股權變更公告。公告稱,合眾人壽擬轉讓33.33%的所持股份,而原有股東中發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發集團")放棄了優先購買權,就此引入新股東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在轉股前,合眾財險由合眾人壽持股99.5%,中發集團持股0.5%。據企查查顯示,中發集團與合眾人壽的法人均為戴皓。但本次轉股後,合眾人壽的持股比例由原來的99.5% 下降至66.17%,但仍為合眾財險的實際控制方。

目前,發債進行中、轉股事項也已報送銀保監會審批。兩項動作並行有望幫助公司的資金池"補血"。

《投資者網》致函詢問公司上述資金的具體用途等問題,但未獲得答覆。隨後又致電公司客服,對方表示,"無法聯繫到相關人員。"

轉讓子公司股權回籠資金

據公司年報顯示,近三年來,合眾人壽的保費收入分別為237.78億元、153.42億元和170.37億元,總體呈下降趨勢。

實際上,合眾人壽通過轉讓股權回籠資金的做法,早在2019年已有嘗試。彼時,公司2018年的營業利潤轉盈為虧,由盈利2.54億元下降為虧損7.96億元。保費收入也下降了35.47%。

2019年8月,公司以7095萬元的價格,轉讓合眾科技100%的股權給中發集團,12月又以約6.66億元的價格,轉讓《北京信託-潤昇財富008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下的全部受益權給中發優年,獲得近7億元的資金補充。而中發優年實為中發集團的孫公司。

通過關聯公司之間的股權轉讓,合眾人壽頻頻"回血"。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期間頻頻閃現的中發集團註冊資本為3億元,除合眾人壽帶來的保險牌照外,同時持有資管、地產、信貸等多塊牌照,業務橫跨金融、健康、文化旅遊等領域,目前共有50多家全資、控股、參股的成員單位。

如今公司轉讓合眾財險股權的操作,看上去還是熟悉的"配方",其緣由或許可從2020年前三個季度的財務指標變化中一窺端倪。

多項財務指標下降

數據顯示,過去兩年,合眾人壽保費收入與淨現金流均呈下降趨勢。

據償付能力報告顯示,自2020年一季度起,公司的保費收入已從73億元下降至三季度的42億元,降幅達42.94%。同一時段,淨現金流分別為13.65億元、-5.77億元和-20.66億元,淨現金流下降明顯,甚至為鉅額負數。

對於流動性風險的問題,合眾人壽在2020年三季度的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在基本情景及各壓力情景下,未來三年公司業務現金流的波動性,可以通過現有資產配置的現金流平滑,整體現金流維持相對穩定的水平。"

顯然,發行資本補充債與轉讓股權或許是公司"資產配置"的一種方式。

此外,在償付能力方面,合眾人壽也面臨着不小壓力。自2018年四季度起,公司在銀保監會的風險綜合評級分類監管評價中一直被評為B級。2020年一季度升為A級,二季度重新降為B級。

不僅如此,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也呈連續下降趨勢。同比2019年三季度時,合眾人壽2020年三季度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已從144.33%下降至134.53%,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也從179.56%下降至162.26%。

在發債和轉股"雙輪"驅動下,公司能否自如應對流動性風險與償付能力風險,未來如何在各項經營指標方面有所起色,《投資者網》將持續關注。

除部分財務指標表現不佳外,合眾人壽的經營合規性也遭遇監管詰問。去年多個分支機構頻繁受到銀保監會的處罰。

12月29日,合眾人壽官網發佈公告稱,其山東分公司於2019年9月接受銀保監會檢查,因存在編制虛假的財務、業務資料的行為,受罰11萬元。而去年公司的南通中支、山西分公司、濟寧中支等已合計被罰9次,全年罰金累計達70.50萬元,所涉及的違法違規行為包括內部審批流程不規範、套取資金、承諾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外的利益、誘導代理人違背誠信義務等。

公司法人戴皓曾在採訪中表示:"保險行業的信仰和口碑要靠自身樹立,想清楚賺錢的目的,多為別人着想,就能守住底線,銷售誤導等違規行為也會越來越少。"未來,也許合眾人壽更需要在實操中切實履行。(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