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年終盤點|光伏:裝機量增勢還將持續幾年 異質結電池將是降成本突破口

由 沈建伏 發佈於 財經

財聯社(合肥,記者 劉夢然)訊,儘管今年硅片等原材料價格出現波動,但光伏行業降本增效趨勢不變,尤其是部分集中式光伏發電成本開始低於火電。隨着平價時代的到來,預計明年起光伏行業將進入快速發展車道,未來空間巨大。

光伏行業資深人士廖薇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從2012年開始至今,光伏的成本已經下降9成。現在組件的成本已經降到1.6元/w,如果進一步降到1~1.2元就與火電差不多了,異質結電池在2021年或成為降成本的突破口。光伏未來增長邏輯在於,存在持續替代火電、水電的空間,主要依靠裝機量增長提升規模,大概會有8-9倍的空間。

最新消息顯示,今年年底,光伏發電將從規模上超過風電,成為我國第三大電源。而可以預測的是,從目前的發展情況看,“十四五”的光伏發電需求將遠高於“十三五”。

此外,廖薇還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明年雖然進入平價上網時代,光伏補貼徹底退出,但是裝機量並不會因此出現下滑,還將繼續保持上漲的趨勢。

今年新增裝機量預計達35GW

在經歷2019年裝機量下滑之後,2020年初雖然有疫情衝擊,但光伏新增裝機量很快扭轉頹勢:據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透露,今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預計達35GW。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新增光伏裝機量為18.7GW,已經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在今年的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表示:“從目前測算情況看,‘十四五’時期的新增光伏裝機規模將遠高於‘十三五’時期。”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根據《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國非化石能源發展目標為:2020年非化石能源佔比15%,2030年實現不低於20%。而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在能源結構深化改革的趨勢下,在“十四五”規劃中這一比例很可能會做出重大調整,可再生能源比例大幅提高。

光伏行業專家呂錦標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十四五”可再生能源比重要提高是由於碳達峯和碳中和的承諾期限倒推所致。現有可再生能源中,核能的成本是上升的;水電資源的利用是衰減的;風電比太陽能更早降低了成本,其降成本的路徑基本上是裝更大的風機;太陽能發電降本依靠提高光電轉化效率,挖掘單位面積的發電量和降低發電設備成本。

此外,太陽能發電產業鏈條比風電能更長,產業放大效應更優。太陽能還因為適合就地自發自用的分佈式特點,相較於集中大容量發電,遠距離輸送更經濟,加上儲能的配套發展,越來越顯示其“智慧”。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對“十四五”時期的光伏市場表示看好,並進一步預計,“十四五”期間,中國年均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在70GW左右,樂觀情況下可以達到90GW。照此推算,這也意味着未來五年光伏新增總裝機量可能在350GW~450GW之間。

擴產潮將延續至明年

為應對即將到來的競爭與市場需求,光伏企業在近年紛紛大幅擴產,光伏上下游掀起的擴產潮自2019年開始持續至今,其中又以電池片和組件環節為多。

據統計,僅在今年上半年,中國光伏企業投資超2000億元進行擴產。其中,電池片及組件的產能超過300GW,涉及硅片、電池片、組件以及材料等多個環節,如晶科能源啓動“再倍增”項目,總投資145億元,將建設10GW高效光伏組件、10GW金剛線切片、10GW高效電池片生產及研發總部;隆基股份(601012,SH)今年前三季度投資總額逾200億,項目包括單晶硅棒、硅片、單晶電池等。

此外,東方日升(300118,SZ)、通威股份(600438,SH)等上半年投資也在200億元以上。

對此,呂錦標認為,總體從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各端看是升級擴產,新產線替代舊產能,包括自己的舊產能。從結果看,系統效率是提升的,成本是持續下降的,這就是良性的過剩,適當的過剩完成了產業升級換代。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產能擴張的背後,是面對更加市場化的競爭格局。2020年是補貼退坡、實現平價上網的關鍵一年,據任育之透露,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光伏發電已經具備平價上網條件,且在2020年我國光伏競價項目的平均補貼強度降低了3.3分錢。

這也意味着,留給光伏企業補貼的時間越來越少。而在補貼退坡後,產業鏈企業也要開始面對新的競爭環境,甚至可能出現“補貼越冷,光伏越熱”的趨勢,製造端的降本讓平價之後的光伏發電惠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夥伴,多贏帶來良性循環。

呂錦標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不需要補貼的項目只要落實好電源點和電力接入方案就能上,不需要受補貼規模的限制,這樣就突破了併網總規模,而且不受季節性限制。市場總量擴大和不再有淡旺季的均衡供應會進一步吸引資本,催生行業巨頭,專業化玩家更高效的運營進一步促進度電成本下降,反過來加速補貼退坡。

不過,呂錦標也認為,明年的光伏裝機量並不會因補貼沒有了而出現不利原因,還會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各家企業紛紛加碼產能也是最好的佐證。

異質結電池有望成降本突破口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光伏企業擴產的背後,是新技術迭代更新。在光伏行業全面實現平價上網的大趨勢下,如何降低度電成本是行業內的主要增長邏輯,異質結電池效率提升與成本下降路徑明確,擁有更高轉換率的異質結電池在降本增效中將扮演重要角色。

光伏行業資深人士廖薇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異質結電池之前受制於高成本(用銀量太高),規模一直沒起來,也沒達到完全商業化水平。據她瞭解,現在設備廠商有研究銀包銅,目的都是為了減少用銀量。此外,設備投資下降是僅次於銀的部分。此外還有靶材的制約,主要涉及銦,但從專家處瞭解到銦的儲存量很豐富,大規模開採後成本有望降低。

呂錦標也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從效率提升的技術路線圖看,PERC之後就是異質結髮力,當然這也只能主導三至五年。新的高效電池在小容量投放時成本反而更高,隨着資本集聚和主流企業升級放量,產業鏈協同和裝備等配套跟進,成本已經下降。主流電池企業在升級中有新進舊退的迭代,考量的是綜合效益。

行業相關分析認為,2020年為異質結電池元年,2021年開始大規模滲透 。從單GW的投資強度與建設進度測算,預計HJT電池設備投產高峯期年市場空間將比PERC高50%-100%,在2022- 2023年達到接近200億。

對此,廖薇也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異質結電池技術在明後年技術成熟後,光伏度電成本進一步下降,對行業的刺激非常巨大,等於又是一次技術變革,所以光伏裝機量增長趨勢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