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國內純電車企,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造車四小龍”,即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和威馬汽車。
沒錯,相同點是“四小龍”起步時間較早,大多在2014年-2015年相繼成立;區別在於“蔚小理”已經成功上市,尤其是蔚來已實現三地上市。
相較於“蔚小理”,威馬汽車的上市路可謂坎坷,雖然2021年有望衝刺科創板,但最終折戟,之後便進入上市“靜默期”。
但如果與其他車企橫向對比,折戟科創板的威馬汽車卻足夠受資本的青睞,發展潛力被各類投資者所看好:
就在威馬汽車被曝出暫緩科創板IPO的消息後,本以為各投資機構會就此偃旗息鼓,然而不久後2021年10月5日,威馬汽車卻宣佈獲得5億美元D1輪融資,領投的兩家企業大有來頭。
領投的分別是電訊盈科和信德集團,前者由香港著名富商李嘉誠的二兒子李澤楷掌控,而後者則由澳門則由何鴻燊家族成員掌控,實力和背景都堪稱強大。
就此,在資本圈和造車界,一度沉寂的威馬汽車再度引發關注,成為焦點。
其實威馬汽車不止被兩大家族所追捧,各類資本對其都青睞有加:
細數威馬汽車的融資歷程和投資者名單,成立7年累計完成11輪融資,無論是衝刺科創板前,還是無緣科創板之後,各類投資者從未偃旗息鼓,甚至不少投資者參與了多輪投資。
算上今年3月份最新完成的約5.96億美元的Pre-IPO輪融資,威馬汽車的募資金額已達到了350億。
在眾多投資者中,百度、騰訊、紅塔集團、紫光等本土名企赫然在列,除此之外還包括海外資本,亦有各地方政府的產業基金。民資、外資、國有資本、家族基金,全部囊括其中。
去年無緣科創板的威馬汽車緣何受到各類投資者的青睞呢?
從經驗角度出發,一家企業上市折戟之後,一般都會成為資本的“棄兒”,投資者會擇機退出或者尋找下一個有上市潛力的企業。
而威馬汽車卻是一個特例,2021年折戟科創板之後非但沒有被投資者所拋棄,反而募集了更多的資金,這是為何?
道理很簡單,投資者尋找標的的邏輯是企業的成長性和未來發展預期,而不是當下所處的狀態。
雖説無緣科創板,但透過銷量和營收這兩項數據,威馬汽車的表現足夠亮眼:2021年威馬汽車交付量為44152輛,較2020年翻了一番,跑贏了新能源汽車平均複合增長率;2021年營收47.43,是2019年的近3倍、2020年的近兩倍……
雖然以上兩項數據與造車新勢力“蔚小理”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年年大幅度增長的良好勢頭卻被投資者捕捉到了,這是威馬汽車高成長潛力的有力證明,同時也代表着消費者對威馬汽車產品的信賴和認可。
如此之高的增長率和深厚的發展潛能,在此加持下,威馬汽車受到眾多投資者的青睞自然也就説得通了。
威馬汽車果然沒有辜負廣大投資者的信賴,6月1日邁出赴港上市的第一步:
各投行的眼光確實毒辣,沒有因為前期威馬汽車無緣科創板而將其拋棄,而威馬汽車在經過一番調整之後,重新將上市地點選在了港交所,邁出了赴港上市的第一步。根據港交所最新披露的IPO申請名單,威馬汽車位列其中。
近幾年在政策的引導和市場看好的加持下,新能源汽車是熱門板塊,潛力巨大。比如早前登陸港股的蔚來汽車,5月份的最新市值是上市之初的5倍之多。
按照蔚來汽車市值的增長速率,如果下半年威馬汽車成功IPO,完成D輪融資後估值為70.4億美元的威馬汽車,其市值將達到300億級別。
市值暴漲一方面能利好威馬汽車在二級市場募資,用於車型設計、研發和製造;另一方面也能為股東帶來最直接的投資回報,尤其是佔股比例較大的雅樂居集團和百度,無疑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透過威馬汽車赴港上市這一大事件,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投資者和企業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投資者為企業注入資金等新鮮活力,而企業通過不斷的發展、調整和完善最終實現IPO,以此在二級市場上給投資者以可觀的投資回報。#威馬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