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高雲)訊,隨着券商持續披露資產減值情況,資產減值面紗逐漸揭開,相關數據較為驚人。
1月29日,7家券商同日公告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分別為國泰君安(13.12億元)、太平洋證券(11.70億元)、興業證券(6.14億元)、銀河證券(6.01億元)、天風證券(4.89億元)、中原證券(3.73億元)、南京證券(9163.70萬元)。
截至1月29日,30家已公佈減值的上市券商全年減值達133.12億元,若疊加中信證券2020年前三季減值50.27億元,則高達183.39億元。此外,尚有25家上市券商未公佈信用減值損失計提情況,根據三季報相關數據,25家券商信用減值超過91.74億元。僅以當前數據來看,上市券商2020全年度計提減值損失將超過275.13億元。
儘管券商大幅資產減值,但在行業整體業績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減值並未對券商業績產生較大影響。
截至記者發稿,42家券商發佈了2020年年度業績,總計實現淨利潤903.22億元至922.05億元,平均增速為98%至103.27%。淨利潤排名居前的5家券商分別是中信證券(148.97億元)、國泰君安(111.02億元)、中信建投(95.09億元)、中國銀河(72.44億元)、中金公司(68.28億元至75.5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1.82%、28.54%、72.85%、38.55%、61.08%至78.18%。
如何看待券商大規模資產減值?市場投資者高度關注。業績大年大手筆“壞賬清洗”,不排除隱藏業績的可能性,除此外,風險業務的出現也是直接導致券商計提減值損失的主要原因。
粵開證券表示,券商在當下時點選擇先進行“壞賬清洗”,有利於為後續輕裝上陣做鋪墊,後續的業績表現值得期待。建議券商在開展增量業務的同時,注意結合政策、市場及資源稟賦,綜合考量增量業務開展的風險與收益,理清是否開展、開展規模等關鍵問題,形成差異化發展。
7家券商同日計提減值損失
1月29日,包括頭部券商國泰君安、銀河證券等7家券商發佈計提減值損失公告。
國泰君安公告稱,2020年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合計13.12億元,超過2019年度經審計淨利潤的10%,減少當期利潤13.12億元,減少當期淨利潤1.01億元。
銀河證券公告稱,公司本年合併報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6.01億元,減少利潤總額6.01億元,減少淨利潤4.55億元。
南京證券公告稱,公司本期合併報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9163.70萬元,減少利潤總額9163.70萬元,減少淨利潤6872.77萬元。
興業證券公告稱,2020年4-12月,公司合併報表共計提信用減值準備3.55億元,將減少合併報表利潤總額3.55億元,減少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2.33億元。若疊加2020年一季度減值2.60億元,興業證券2020年度計提減值損失將達6.14億元。
中原證券公告稱,公司2020年第四季度合併報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共計1.09億元,減少2020年第四季度利潤總額1.09億元。中原證券三季報顯示,公司計提信用減值2.34億元,其他資產減值2887.38萬元。對上述減值情況疊加計算,中原證券2020年度計提減值損失將達到3.73億元。
天風證券公告稱,公司2020年7-12月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金額共計3.81億元,減少公司2020年7-12月利潤總額3.81億元,減少公司2020年7-12月淨利潤3.05億元。疊加2020年上半年計提減值損失1.08億元,天風證券全年計提減值損失將達4.89億元。
太平洋證券公告稱,2020年度,公司合併報表資產計提預計負債及資產減值準備11.70億元,減少2020年度利潤總額11.70億元,減少淨利潤8.78億元。
券商年度資產減值逼近300億
截至1月29日,30家券商公佈了2020年減值情況,簡單估算,30家券商全年減值達133.12億元,若疊加中信證券2020年前三季減值50.27億元,則高達183.39億元。
此外,尚有25家上市券商未公佈信用減值損失計提情況,根據三季報相關數據,25家券商信用減值超過91.74億元。
僅以當前數據來看,券商2020年度計提減值損失將達275億元。
42家券商合計盈利逼近千億,平均增速近一倍
儘管券商資產減值較為凸顯,但券商2020年全年業績整體仍有較好表現。
截至1月29日,42家券商發佈了年度業績,總計實現903.22億元至922.05億元,平均增速為98%至103.27%。
5家頭部券商公佈了業績,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淨利潤均跨過百億門檻,分別為148.97億元、111.02億元,但二者增速並未進入行業前列,同比增速分別為21.82%、28.54%。
國泰君安是已公佈業績數據中唯一一家營收過百億券商,公司2020年總營收351.95億元,同比增17.51%。
銀河證券業績保持了相對均衡的增速,公司2020年1-12月實現營業收入237.61億元,同比增長39.4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2.44億元,同比增長38.55%。
去年在A股新上市的中金公司保持了高速增長,公司預計2020年1-12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8.28億至75.52億,同比增61.08%至78.18%。
中金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投資收益、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經紀業務手續費淨收入等多項主要收入較上年同期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在今日公佈業績的諸多券商中,太平洋證券增速大幅下滑,公司預計2020年1-12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50億至-6.50億,同比變動-261.99%至-240.39%。
公司表示,由於計提股票質押業務資產減值、計提資管產品整改的預計負債、自營被動持有的股票價格下跌、子公司股權投資損失等原因,造成公司本年度虧損。
公告顯示,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約7.59億元,扣除所得税因素,影響公司2020年淨利潤約5.69億元。
隱藏業績的可能性較高,計提對業績影響不大
究竟是什麼深層原因造成券商大規模減值?該問題成為投資者關注焦點。
有券商非銀分析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券商隱藏業績的可能性比較高。招商證券此前點評中信證券三季報計提信用減值時判斷,中信證券是出於謹慎性原則,進一步夯實基礎。
粵開證券表示,注意到部分券商出現信用減值同比增長的情況,主要原因是,隨着註冊制的全面推行和退市新規的發佈,部分個股面臨着一定的退市風險,同時股價出現一定幅度的下跌,券商選擇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進而出現計提信用減值的情況。
此外,2018年以來部分股票質押式回購出現違約等風險,部分券商選擇通過清收、訴訟等方式彌補損失,但仍存在訴訟未果的情況,這是直接導致券商計提減值損失的主要原因。
粵開證券認為,整體來看,目前減值計提對券商利潤的影響不大。由於2020年市場整體表現較好,市場活躍度和成交量明顯再上了一個台階,連續2年的優異表現使得券商的業績表現非常優秀,因此整體來看,雖然部分券商雖存在計提減值的情況,但是相對於整體的業績佔比影響較小,對利潤的影響不大。此外,券商在當下時點選擇先進行壞賬清洗,也有利於為後續輕裝上陣做鋪墊,後續的業績表現值得期待。
部分券商的計提減值是落在了股票質押業務上,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還是當前市場風格的極致演繹,市場風格主要是更多的偏好優質股、抱團股,因此整體個股表現分化嚴重,這也導致部分優質股票估值持續提升,而另一方面部分垃圾股則面臨着退市的風險,這也是直接部分券商今年出現計提減值的主要原因。整體來看,如果質押的股票大部分集中在垃圾股上,那麼後續這種情況可能會將常態化存在。隨着註冊制的全面推行和退市新規的發佈,垃圾股面臨的退市風險將存在並長期存在,因此券商在開展業務的時候應綜合考量風險。未來大規模的股票質押回購業務或將難以持續,股票質押業務的整體風險將進一步下降。
粵開證券建議稱,展望後續,針對化解券商股票質押業務的風險,粵開證券建議券商在開展增量業務的同時,注意結合政策、市場及資源稟賦,綜合考量增量業務開展的風險與收益,理清是否開展、開展規模等關鍵問題,形成差異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