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楊萬里
A股“麪包第一股”淪為了大熊股。
5月11日,滬深兩市集體收紅,但桃李麪包逆市下跌0.49%,股價表現軟綿無力。截至收盤,該公司股價為14.3元,總市值為190.6億元。
與33.69元歷史高點相比,其股價累計跌幅高達57.55%,即實現腰斬。
在尺度股東羣,有投資者吐槽道,“股價腰斬也就算了,大股東仍在減持。直接點個名吧,吳志剛,你這麼缺錢?”
今年4月29日,桃李麪包公告稱,控股股東吳志剛擬減持不超過2666萬股,按當日收盤價計算,本次擬套現超3.6億元。據界面新聞報道,吳志剛家族在二級市場合計套現超40億元。
還有投資者抱怨稱,“三十幾塊高位買的,還能解套嗎?虧得要抑鬱了,天天煎熬”。
桃李麪包股價持續走弱背後,發生了什麼?核心是業績問題,導致市場做多信心不足。
2021年,桃李麪包實現營收63.35億,同比增長6.24%;實現歸屬淨利潤7.633億,同比下降13.54%,創下2012年以來首次淨利下滑紀錄。
今年一季度,桃李麪包業績再次出現“增收不增利”現象,實現營收14.52億,同比增長9.43%;實現歸屬淨利潤1.579億,同比下降2.8%。
有券商機構分析稱,淨利下滑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上漲+疫情封控使得運費上漲等因素影響。
年報顯示,桃李麪包的採購的原材料主要為麪粉、油脂、糖、雞蛋及酵母等。
而自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糧食價格持續上行。一組數據顯示,從2021年年初至今,小麥當月連續(期貨)累計漲幅約為72.46%。居高不下的原材料成本侵蝕了桃李麪包的利潤。
有投資者認為,桃李麪包的投資邏輯並不強硬,無論從行業還是公司本身看,都不能令人心動。
從行業看,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競爭激烈,桃李麪包面臨着較大壓力。
一組2018年的數據顯示,達利、85度、桃李麪包市佔率分別為5.4%、4%、2.8%。當年,中國烘焙糕點行業前五大企業合計市佔率不到28%,而日本烘焙行業的CR5超過80%,一定程度説明該行業分散,且缺乏龍頭。
值得一提的是,從2018年開始,達利推出了短保麪包品牌,至去年收入超過十億。此外,一些新品牌也在崛起,桃李麪包面臨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多。
從公司看,截至2021年年末,麪包業務佔營收比例為97.67%,是其業績支柱。
桃李麪包存在的隱憂在於,公司主業過於單一。再看同行達利食品,其業務多元化明顯,包含了休閒食品、飲料等,業務確定性強於桃李麪包。
桃李麪包主打商超渠道的模式也面臨着挑戰。有券商機構指出,去年該公司促銷活動增加,返貨率和折讓率提高,一定程度導致公司營業成本增加。特別是在疫情封控環境下,桃李麪包的業務更容易受到衝擊。
我們關注到,從2018年至2021年,毛利率分別為39.68%、39.57%、29.97%、26.28%,四年合計下滑了13.4個百分點。
一般來説,毛利率越高的企業體現出在行業內話語權較高,而毛利率持續下滑説明公司盈利能力減弱。
淨利增速下滑、股價低迷,桃李麪包何時能重拾市場信心?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