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恆天然以25億價格將中國牧場賣給三元和天然,更加聚焦下游產品研發!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財經

作者:五穀講壇

日前,恆天然在經過和本土合作伙伴成功經營牧場多年後,同意將以5.55億新西蘭元(25億人民幣)的總價出售其在中國的自有牧場。

 

《五穀財經》注意到,中國優然乳業集團有限公司(優然)旗下子公司內蒙古天然乳業有限公司(下稱“天然乳業”)同意以5.13億新西蘭元(約合23.1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恆天然在應縣和玉田的兩個牧場羣。

 

此外,恆天然同意以4200萬新西蘭元(1.9億人民幣)向北京三元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三元)出售其在北京漢沽牧場的85%股權。三元持有該農場15%的少數股權,並行使了優先權購買恆天然85%的股份。

 

“我們並不迴避這樣一個事實,即在中國從零開始建立牧場一直以來都是一件非常挑戰的事情。但是我們的團隊成功地把我們的牧場發展成為高效的示範牧場,為本地消費市場提供了高品質的新鮮牛奶。現在是時候把接力棒傳遞給優然和三元去繼續用心經營這些牧場了。”恆天然首席執行官Miles Hurrell表示,“中國仍然是恆天然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我們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產品銷往大中華區。出售自有牧場業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專注發展我們在大中華區的餐飲服務業務、中國戰略客户服務、消費品牌及原料業務。”

 

自此,這項持續了一年多的出售事宜也塵埃落定,下一步該交易還需獲得中國相關部門的反壟斷許可和其它監管部門的批准,預計將在本財年內完成。

 

對此,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恆天然牧場代表着全球牧場的最高管理水平之一,接手這樣級別的牧場,將對優然和三元完善業務鏈條,提升高質奶源供應形成有效助力。因此,此次牧場交易對恆天然、優然、三元各方而言都是一樁雙贏的商業交易。

 

 

恆天然中國牧場利潤增長14%

作為恆天然最大且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大中華區在過去四十多年來在中國市場成績斐然,並已經稱為恆天然業績增長的引擎。

恆天然的中國牧場業務在FY20財報中也交出了令人滿意的表現,數據顯示,中國牧場在FY20財年原奶銷量同比提升8%,同時總利潤同比增長14%。

這些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恆天然建設中國牧場始於2007年,過去的十餘年間,恆天然的牧場之路充滿了挑戰,在克服多種困難後,成功地在中國建設出高質量的示範性牧場,並通過分享恆天然在農業技術和畜牧業方面積累的專業知識,為中國乳業發展提供了重要助力。

自2007年建立第一個試驗牧場起,恆天然目前在中國已建成三個奶牛養殖基地,分別位於河北省玉田縣、山西省應縣,以及與雅培共同在山東齊河縣興建的牧場。

恆天然在中國共有存欄3萬多頭泌乳牛,每年生產超過3.3億升牛奶。行業數據顯示,恆天然中國牧場每年出產的高品質原奶,佔到中國乳品行業奶源總量的1%。

2018年初,恆天然集團旗下的中國牧場榮獲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FSI)認可的SQF(安全質量食品)的三級認證,成為國內首個獲得SQF三級認證的牧場,這也是SQF認證中的最高級別。

SQF認證是國際公認的鑽石級食品安全與食品質量驗證體系,其秉持的檢測標準比大眾熟知的ISO質量體系認證更為嚴謹,在全球範圍內已獲得美國、加拿大等眾多發達國家及市場認可。

“中國和新西蘭的牧場模式存在很大區別,但是我們看到恆天然多年來一直堅持在中國牧場踐行其在新西蘭建立起的健康與安全標準,始終秉承嚴謹的食品安全標準與世界一流的食品質量體系,這些不僅體現在飼料、餵養、牧場運營這些初始環節,更體現在產品運輸和加工等供應鏈的所有細節。正是這種高度的責任感和對產品安全的極致追求才能打造出安全放心、品質優良、全程可追溯的產品,”朱丹蓬稱。

 

 

將更多資源和精力轉移到下游產品開發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優質牧場資源,恆天然中國牧場在運營中執行的高標準的食品安全和質量體系,已成為國內畜牧行業以及乳製品行業的標杆。

在十餘年的牧場經營過程中,恆天然多年來一直以開放的態度和業界同行分享牧場管理和奶牛養殖方面的專業知識,全力支持中國牧業以及乳業的整體發展和提升。

同時,來自恆天然牧場的鮮奶產品在零售端的銷售佳績,也充分證明了中國消費市場對高品質鮮奶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這對整個乳製品行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宣佈牧場業務進入複核並推出新戰略的一年多來,恆天然大中華區團隊一直在不斷探索拓展更多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路徑,而不斷成長的中國乳業市場現在也給了恆天然更多高效管理奶源的選擇方式,同時把更多資源和精力轉移到產業鏈下游的產品開發和業務拓展上去。

“其實最近一年來,我們已經看到恆天然新戰略在不斷鋪開和深入。恆天然最近的一些業務新動作其實都是圍繞着如何更好地滿足市場及消費者和客户的需求為核心而展開的,”朱丹蓬如上表示。

4月,恆天然對旗下在大中華區安佳全線乳製品包裝進行全新升級,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消費者面前,從多維度滿足客户需求。

6月,為迎合中國消費者不斷變化的消費習慣,恆天然在618活動期間主動擁抱總裁直播帶貨的新營銷模式,實現全線產品線上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22%的優異成績。

在11月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恆天然還計劃推出包括益生菌、芝士、淡奶油等多款全球首發的創新產品。

8月,恆天然又在上海成立了恆天然集團和美安康上海創新中心,這也是恆天然自去年9月份推出新戰略以來在海外市場設立的第一個創新中心,這也充分顯示了恆天然確實將創新作為未來在中國市場業務發展的核心關鍵詞。

對此,恆天然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周德漢表示,“中國是世界上變化最快的食品和飲料市場之一。在上海建立創新中心可以進一步幫助我們各項業務都能更加貼近中國消費市場的變化和喜好, 更快、更高效地開發出更多適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

 

 

奶源出現供給緊平衡勢頭

眾所周知,“得奶源者得天下”,但是,前幾年,中國奶源卻是供過於求,奶源價格一度低迷,甚至跌破了成本價格,因此,大量中小牧場退出,經過調整洗牌之後,中國奶源價格又進入了上升通道。

進入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奶源行業則出現“供給緊平衡”趨勢,未來成為“稀缺資源”將是大概率事件,因此,飛鶴、伊利、蒙牛、三元、光明等各大乳企都在“搶奪奶源”。

今年9月,飛鶴髮布公告稱,擬花30.71億收購原生態牧業,理由是將在鞏固上游原奶供應穩定性的同時,增加對上游產業鏈的控制,減少原奶價格上漲的影響。

同月,伊利股份發佈公告稱,擬通過新設立控股子公司Wholesome Harvest Limited以要約收購方式收購中地乳業股份。

對此,伊利股份方面表示,本次交易將有利於提高公司對上游大型牧業資源的參與度和掌控度,鞏固公司乳製品行業龍頭地位;本次交易將導致公司合併報表範圍發生變更,預計未來給公司帶來一定的營業收入及利潤貢獻。

而此次三元和天然乳業收購恆天然在中國的牧場,在朱丹蓬看來,“接手恆天然的牧場,將對優然和三元完善業務鏈條、提升高質奶源供應形成有效助力。”

值得關注的是,在後疫情時代,鮮奶市場增長速度十分驚人,但是,乳企發展鮮奶業務,必須配套相應的牧場,而這也是為何沒有任何一家乳企能夠在全國進行鮮奶銷售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鮮奶市場前景可觀。

正如乳業資深專家王丁棉所言,鮮奶市場近幾年一直呈上升趨勢,發展空間比較大,但在整個液態奶市場中的佔比還比較低;目前市場銷量約在300萬噸的規模,五到六年市場容量可以再翻一番,達到500-600萬噸的規模,未來有望達到2000萬噸,因此未來的增長空間還是很大。

以上海為大本營的光明乳業為例,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呈現雙位數增長態勢,就是得益於鮮奶業務。

 

而今年7月,在江蘇輝山資產的基礎上,光明乳業聯手銀寶集團成立的江蘇光明銀寶乳業工廠、江蘇銀寶光明牧業牧場在江蘇省射陽縣開工,這意味着光明乳業正在全力拓展“上海周邊市場”,併為其全國化“投石問路”。

 

無獨有偶!

 

今年5月,新希望乳業發佈公告稱,擬收購寧夏寰美乳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寰美乳業”)100%股權,後者評估價格為17.11億元,增值率達348.18%;收購完成後,寰美乳業旗下“夏進牛奶”將被新希望乳業納入麾下。

 

過去在一定區域內,夏進在常温奶市場的份額甚至超過伊利、蒙牛,市場份額達50%以上,新乳業董事長席剛告訴《五穀財經》,新乳業在常温乳管理方面不如夏進。另一方面,夏進在低温奶市場份額較低,“不是當地沒有市場和沒有增長潛力,而是過去夏進對低温這塊重視不夠。所以我們合作後,會要求夏進發揮原來自身優勢的同時,幫助其把低温產品逐步發展起來,不斷優化結構,讓其在併購後取得更全面的發展。”

 

也就是説,國內各大乳企都在進行“奶源佈局”,並通過收購、自建的方式“擴張版圖”,因此,朱丹蓬直言:“蒙牛、伊利和飛鶴等乳製品龍頭企業都在加緊對優質奶源的佈局,三元入局奶源的爭奪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