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策略:內外分歧的背後是來自增量資金的“隱患”

摘要

1 美元企穩,通脹預期有所走平

2021年1月以來,美元指數與美元淨多頭頭寸有所企穩,美債名義/實際利率與通脹預期先升後降,上週(20210118-20210122)美元指數先下後上,美元淨多頭頭寸略有回落,美債名義/實際利率與其背後反映的通脹預期均震盪下行。

2 南下買入,外資撤出,外資配置盤更偏好A股金融週期

上週(20210118-20210122)南下加速流入,外資逐步撤出,行業配置分歧較大。整體上,外資配置/交易盤震盪賣出港股通標的。行業上,南下資金主要淨買入軟件服務、其他金融、醫藥、資訊科技器材以及電訊等行業,而外資配置/交易盤均選擇賣出上述行業中的軟件服務、其他金融以及電訊板塊,分歧較大。

上週外資配置盤更偏好A股,金融週期以及新能源為主要配置方向。整體上看,外資配置盤淨賣出港股通標的同時淨買入A股,行業上,外資配置盤同時淨買入港股通和A股中的電新、銀行、醫藥、化工、地產、有色、輕工以及電子等行業,更偏好A股的非銀、計算機以及汽車等行業。

上週外資交易盤同時減倉A股和港股,在A股和港股上的配置分歧較大。整體上看,外資交易型資金均淨賣出港股通標的和A股。分行業看,外資交易型資金在A股和港股通上的分歧較大,僅同時淨買入的板塊主要為化工板塊,更偏好A股中的計算機、醫藥、輕工以及機械等,以及港股中的汽車、電新、銀行、紡服以及建材等。

3 兩融活躍度維持高位,主要加倉電子和新能源車

上週(20210118-20210122)兩融活躍度略有下降,但仍維持 2020 年 10 月以來的相對高位,兩融投資者主要淨買入電子、電新、有色、非銀、汽車以及化工等行業。

4 理財替代減弱,對“賺錢效應“剔除更高的要求

可轉化的理財產品變少,貨基被持續淨申購。2019 年以來,以銀行理財為代表的金融資產的到期贖回可能是居民購買基金入市的重要資金來源,而 2021 年往後銀行理財到期數量不斷下行,這意味來自銀行理財到期贖回資金向基金產品轉化力量可能在邊際減弱。同時 2020 年下半年以來,理財預期收益率相較於餘額寶/微信理財通等下降,上週(20210118-20210122)有所上升。而當下貨幣基金正在被持續淨申購,這意味着當前貨基也可能在吸納部分來自理財等資產到期後的資金,貨基對於理財等產品而言也存在一定的替代效應,未來貨基可能會成為市場增量資金的重要擾動因素之一,需要進一步持續跟蹤。

個人投資者仍在淨贖回,主要加倉軍工和消費。上週個人持有比例較高的 ETF 被持續淨贖回,這意味着存量基金可能已經面臨着來自居民部分浮盈兑現的壓力。分行業看,個人持有比例較高的 ETF 中,與科技、新能源車、週期以及金融地產等板塊相關的ETF均被淨贖回,軍工以及醫藥等板塊相關 ETF 被淨申購。

風險提示:測算誤差

報告正文

1、美元企穩,通脹預期有所走平

開源策略:內外分歧的背後是來自增量資金的“隱患”
開源策略:內外分歧的背後是來自增量資金的“隱患”

2、 南下買入,外資撤出,外資配置盤更偏好 A 股金融週期

2.1、 南下加速流入,外資逐步撤出,行業配置分歧較大

開源策略:內外分歧的背後是來自增量資金的“隱患”
開源策略:內外分歧的背後是來自增量資金的“隱患”

2.2、 外資配置盤更偏好 A 股,金融週期以及新能源為主要配置方向

開源策略:內外分歧的背後是來自增量資金的“隱患”
開源策略:內外分歧的背後是來自增量資金的“隱患”

2.3、 外資交易盤同時減倉 A 股和港股,在 A 股和港股上的配置分歧較大

開源策略:內外分歧的背後是來自增量資金的“隱患”
開源策略:內外分歧的背後是來自增量資金的“隱患”

3、 兩融活躍度維持高位,主要加倉電子與新能源車

開源策略:內外分歧的背後是來自增量資金的“隱患”

4、 理財替代減弱,對“賺錢效應”提出更高要求

4.1、 可轉化的理財產品變少,貨基被持續淨申購

開源策略:內外分歧的背後是來自增量資金的“隱患”
開源策略:內外分歧的背後是來自增量資金的“隱患”
開源策略:內外分歧的背後是來自增量資金的“隱患”

4.2、 個人投資者仍在淨贖回,主要加倉軍工和消費

開源策略:內外分歧的背後是來自增量資金的“隱患”
開源策略:內外分歧的背後是來自增量資金的“隱患”

6.風險提示

測算誤差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73 字。

轉載請註明: 開源策略:內外分歧的背後是來自增量資金的“隱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