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週刊 記者 | 周月明
主做鋼業產業互聯網平台的歐冶雲商與控股股東關係甚密,兩者之間有着非常明顯的關聯交易情況,這一點為歐冶雲商後續經營可能埋下隱患。此外,採購和存貨方面數據也有一定問題,不排除這一問題與關聯交易有關。
6月29日,主做鋼業產業互聯網平台的歐冶雲商發佈了招股説明書,向創業板發起衝擊。查看該公司招股書披露的經營業績情況,可發現公司的營收和業績一直保持着持續增長態勢:2018年至2020年,營收分別實現284.4億元、559.8億元和747.7億元,同比增長1153%、96.8%和33.56%;2019年和2020年歸母股東淨利潤分別為5125萬元和2.7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46%和439.5%。
表面上,其營收和業績增速是非常不凡的,但若仔細查看招股説明書披露的相關信息可發現,公司與控股股東關係甚密,兩者之間有着非常明顯的關聯交易情況,這一點為歐冶雲商後續經營可能埋下隱患。此外,公司的採購和存貨方面相關數據也有一些異常,若考慮到營業成本中有超過3成是從關聯方採購而來的,則讓人懷疑這種異常很可能與關聯交易有關。
與控股股東關聯交易甚密
部分業務毛利明顯高於同行業
招股説明書披露,歐冶雲商在經營過程中有很大比例的關聯採購行為,其主要是與控股股東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持股30.47%)及其直接、間接控制的公司相關。
除控股股東中國寶武之外,中國寶武控制的主要法人或其他組織與歐冶雲商發生過交易的多達433家。除此之外,直接持有歐冶雲商5%股份的本鋼集團直接或間接控股的法人或其他組織中,也有25家與歐冶雲商發生過交易。值得注意的是,在諸多關聯方中,由歐冶雲商的董事、高管直接、間接控制或擔任董事的就有30家。這些數據充分體現出,歐冶雲商與關聯方之間的關聯交易是相當密集的。
2018年至2020年,歐冶雲商向關聯方採購商品、接受勞務的金額分別達到117.8億元、211.3億元和245.5億元,佔到當期營業成本的比例分別高達42.5%、38.38%和33.26%。與此同時,其向關聯方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的金額在2018年至2020年分別達到23.33億元、22.76億元和25.5億元,佔到同期營業收入的8.2%、4.07%和3.41%。
其中,與其控股股東中國寶武及其相關方的關聯交易金額最大。2018年至2020年,歐冶雲商向中國寶武及其子公司採購商品的金額分別達到106.78億元、181.2億元和204.03億元,分別佔到當期營業成本的38.53%、32.9%和27.6%。
要知道的是,對於一家企業而言,一直以來,關聯交易過密都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的一個風險點,因為關聯交易的價格一旦不公允,就會令企業的經營數據不夠真實。比方説,如果擬上市公司向關聯方大量採購商品,而關聯方在特殊時期為增厚擬上市公司利潤、增加擬上市公司毛利空間而有意調低採購價格,則此時擬上市公司的毛利空間很可能不具備持續性。又或者説,公司向關聯方的銷售價格遠遠高於市場價,則不公允的價格又可以增厚公司的營收。
倘若關聯公司能一直保持這種價格還好,若其只是為了企業衝擊上市時刻意行為,則一旦企業上市成功,則關聯方為保障自身利益不再接受此前的價格後,屆時公司的業績必將會被大大壓縮,甚至會導致業績變臉情況的發生。而查看歐冶雲商的相關經營情況,可發現此現象已初見端倪,某些產品的銷售價格是存在一定疑問的。
比如歐冶雲商的互聯網服務項目中的產能預售業務,2018年至2020年,毛利分別達到307萬元、3900萬元和9343萬元,佔其總毛利比例的0.42%、4.16%和9.94%,增速較快。這項業務在2018年至2020年間的毛利率分別為94.59%、96.75%和98.21%,可謂是相當的高。
所謂產能預售業務,據招股説明書稱,“主要是在鋼材現貨交易模式基礎上,協同鋼廠端推出產能預售模式,支持鋼廠每天進行鋼材資源的在線發售和定價,改變了傳統的月度訂貨模式,使得鋼廠能夠發現和觸達更多中小用户,拓寬了鋼廠的銷售渠道,滿足了中小用户個性化需求。在平台化統購分銷業務的開展上,公司基於綜合平台對用户需求的精準洞察,主動將鋼廠資源進行在線投放,使得下游中小用鋼企業可以直接觸達鋼廠一手資源,助力鋼廠提質增效和中小用户採購成本降低。”
據招股説明書,2018年至2020年,歐冶雲商產能預售業務的單價分別為12.82元/噸、13.81元/噸和16.79元/噸,若按照2020年98.21%的毛利率來看,其2020年的產能預售業務的毛利能達到約16元/噸。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據行業人士所稱,鋼貿行業平均單噸的零售毛利僅約3~5元,遠比歐冶雲商的產能預售毛利價格要低。那麼,歐冶雲商16元/噸的毛利是如何做到的呢?這其中是否是關聯方刻意壓低價格向其供應,還是其售價遠遠高於市場價呢?既然其稱此產能預售業務是為了中小用户採購成本降低,那麼按理來説售價不應比市場價高很多才對,而事實卻恰恰相反,那麼,如此情況是否是關聯方向其低價供應鋼材呢?對此,公司是需要解釋自己是否存在關聯方利益輸送可能性的。
採購數據存在異常
值得注意的是,《紅週刊》記者也就此核算了歐冶雲商的採購相關數據,發現其中是存在不小異常的。
據歐冶雲商招股説明書,2019年和2020年,公司採購總額分別達到560.6億元和737.4億元,若按照13%的增值税率來計算,則2019年和2020年含税採購分別達到633.49億元和833.24億元。若考慮到2019年1~3月增值税率為16%這一條件,則2019年的實際含税總額還要比633.49億元要高。
按理來説,這部分採購金額一部分是通過現金採購,另一部分還未付現金的就需計入應付款項中。而查看同期的現金流量表,2019年和2020年,公司“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分別為613.6億元和829.06億元,剔除當年預付款項新增加的48.4億元和-14.8億元的影響,則與採購相關的現金支出分別達到了565.15億元和843.86億元。
將含税採購與現金支出相勾稽,可發現2019年公司的含税採購比現金支出多出了68.34億元,而2020年含税採購比現金支出要少10.62億元。
這種情況意味着,2019年的採購有一部分還未付現金,理論上,當年的應付款項中應新增68.34億元,而2020年的現金支出中有一部分是支付了之前的應付賬款,理論上2020年負債規模需要減少,即應付款項減少10.62億元才對。
可事實上,若查看歐冶雲商的招股説明書可發現,2019年和2020年,其應付款項分別為67.11億元和90.13億元,其中,2019年較上一年新增了45.65億元,與理論新增金額相差了約23億元;而2020年其應付款項更是未減反增,存在約33.633億元的異常。
如此來看,歐冶雲商2019年和2020年的採購相關數據是無法匹配的,這不得不令人懷疑其採購數據的真實性。若考慮其大量商品都是從關聯方處採購而來,則理論上若粉飾採購數據則相對是更加“方便”的。
存貨金額存在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歐冶雲商除了採購方面數據存在疑問外,其存貨方面數據也是有一定疑問的。
據招股説明書,2019年和2020年,歐冶雲商鋼材採購金額分別為535.53億元和703.42億元,不鏽鋼業務採購金額分別達到91.51億元和99.86億元,2019年和2020年,這兩項採購總額分別達到了627.04億元和803.28億元。此外,營業成本中的外購存貨金額2019年和2020年分別為536.85億元和723.66億元,外購存貨主要由採用總額法核算的統購分銷業務及不鏽鋼交易業務的採購成本組成。
一般來説,採購來的原材料一部分體現在當期的營業成本中,剩餘未使用的則應該計入存貨。而將採購額與營業成本中使用的外購存貨相減,則2019年至2020年分別為90.19億元和79.62億元,理論上,這部分差額應該計入當期的存貨變化中。
不過還需要注意的是,先不論報告期內存貨中原材料的新增金額如何,據招股説明書,2019年至2020年,歐冶雲商的存貨價值總額分別為25.92億元和22.02億元,如此看來,2019年僅比上一年新增11.11億元,2020年則較上一年未增反減少3.89億元。
從數據對比來看,這兩年的存貨數據是無法匹配的,顯然就需要公司對其不鏽鋼業務的原材料採購數據做更多披露了,若無更多披露和解釋,則其存貨相關數據是否真實就很令人懷疑了。特別是在公司向關聯方大量採購的情況下,其數據的真實性更讓人懷疑。
招股書與官方微信數據矛盾
真實交易總量真假難辨
另外還有一點讓人好奇的是,歐冶雲商發佈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歐冶雲商綜合平台共有企業註冊用户14.1萬家,鋼鐵交易SKU數160萬個。2020年,綜合平台全年鋼鐵交易及服務量達4762萬噸,較2019年的3705萬噸增長了28.53%;歐冶物流平台倉儲服務量達3164萬噸,較2019年的2508萬噸增長了26.16%。”這裏的綜合平台鋼鐵交易及服務量是指綜合平台上現貨交易、產能預售、統購分銷、撮合交易服務四類收費服務模式的業務總量。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在此前歐冶雲商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其稱2020年公司的GMV達到了3.6億噸,變現交易量1.8億噸,此處GMV是商品交易總額的全稱。由此可見其招股書披露的4762萬噸較官方微信公眾號所披露的3.6億噸要少不少。如此情況下,究竟哪個商品交易總量才是真實的?若招股書中所披露的為真實的,是否意味着官方微信公眾號有誇大數據、虛假宣傳之嫌?對於這一點,就需要公司做更多澄清了。
附圖 歐冶雲商微信公眾號截圖
(本文已刊發於7月17日《紅週刊》,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