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丨全國首個新能源綜合示範區在“低碳賽道”上飛奔
新華社銀川8月25日電(記者於瑤)騰格裏沙漠邊緣金色的沙丘之上,是由光伏面板排列組成的一望無際的“藍色海洋”,這一位於寧夏中衞市的百萬千瓦光伏沙漠電站正在源源不斷地輸送綠色電力;寶豐能源“太陽能電解水制氫綜合示範項目”也在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建成投產,這一全球最大的電解水制綠氫項目通過電解水製取出“綠氫”和“綠氧”,以替代化石能源生產出高端化工產品,開闢了實現“碳中和”的新路徑……
寧夏,雖然地處我國西北腹地,但具有得天獨厚的能源資源優勢,在早已建成我國“西電東送”火電基地的基礎上,2012年,成為我國首個新能源綜合示範區,擔當起清潔能源發展和傳統能源轉型的“排頭兵”。
位於寧夏鹽池縣的一光伏電站項目。(受訪者供圖)
一年一個台階、四年翻兩番、八年翻三番……九年來,寧夏新能源裝機高速發展,裝機容量近5年來平均增長近20%。過去5年,新能源發電量也從116億千瓦時增加到323億千瓦時,新能源利用率從88%提升至97.6%,消納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賀文説,大規模新能源裝機助力寧夏電網成為我國首個新能源發電出力超過地區全網用電的省級電網。2020年,寧夏新能源最大出力已達1121萬千瓦。另外,寧夏人均新能源裝機接近3.8千瓦,排名全國第一。寧夏單位國土面積新能源裝機每平方公里390千瓦,排名全國第一。
在率先以省為單位整合風光資源、土地、電網接入等條件的情況下,寧夏規劃佈局建設了10個大型風電場和11個光伏園區,推進風電、太陽能光伏項目規模化、集約化、園區化開發。目前,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分別達到1384萬千瓦、1240萬千瓦,分別比2012年增長了5.2倍和23.4倍。風光電佔電力裝機比重達到44%,居全國前列。
中衞沙坡頭區光伏產業示範區。(受訪者供圖)
與此同時,推進新能源應用領域多元化也正在加速。除了“光伏+”生態、農業、旅遊等綜合發展愈加火熱,新能源智能微電網、分散式風電、分佈式光伏市場化交易試點項目等也在不斷創新發展。
在擴大就地消納能力的同時,一條條超特高壓外送通道的打通,成為寧夏加速推進新能源發展的“法寶”。以寧夏為起點,有兩條向東延伸的電力“高速路”飛架長虹,蜿蜒盤旋,穿越戈壁、沙漠、黃河……自2011年打通我國“西電東送”北通道的銀東直流輸電工程(寧夏寧東—山東青島)正式投運以來,十年間,寧夏源源不斷地將火電、綠電通過“西電東送”大通道送到全國十幾個省份。
這是位於寧夏鹽池境內的±800千伏靈紹直流輸電工程。(受訪者供圖)
在“新火”打捆、協調發展中,寧夏破解了前所未有的技術難題,為保障“西電東送”大通道長週期安全運行和高效率運行貢獻智慧。
除了風光發電,寧夏正在積極培育氫能產業,力圖進入深度脱碳模式。“我們將在綠氫制氨、氫儲能、氫能消碳、氫能交通等領域重點發力,創新商業模式,尋求氫能產業新突破。”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管委會氫能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趙瑞説。
位於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寶豐能源太陽能電解水制氫綜合示範項目。(受訪者供圖)
如今的寧夏,正在崛起為新能源創新、政策、產業三個“高地”,奔跑在向低碳加速轉型的賽道上,黃河幾字彎國家清潔能源基地的作用愈發明顯。
“我們重點聚焦光伏、風電、水電、氫能等領域,打造新能源的創新高地、政策高地和產業高地,最大限度釋放綠色能源資源潛力,走出一條以綠能開發、綠氫生產、綠色發展為主的寧夏能源轉型發展之路。”寧夏發改委主任李鬱華説。
寧夏正在全方位推進增綠、減煤、降碳,努力摘掉“黑帽子”,闖出一條以綠能開發、綠氫生產、綠色發展為主的能源轉型之路。未來幾年,越來越多的“光伏+”“氫能+”將在寧夏呈遍地開花之勢,新能源及相關製造業將成為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支撐、新動力,綠能替代使盡快實現“雙碳”目標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