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社近日刊文稱,在今後5年裏,中國將大舉加快對高科技領域的投資,聚焦稀土新材料,推動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醫療器械、輪船、飛機、航天器、高鐵等的生產。這是中國作為技術大國的雄心。
新加坡《聯合早報》近日報道,中國將大幅增加科研投入,切實減輕科研人員負擔,使他們能夠靜下心來致力於科學探索,以“十年磨一劍”的精神在關鍵核心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日本時報》指出,中國加大科技創新投入表明,中國對科技進步有着“迫切的關注”,將通過科技創新提高社會生產效率,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中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需要新的發展理念,構建新的發展格局。“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這是中國立足當前、着眼長遠作出的重大戰略佈局。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無論是出於國內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還是出於應對當前深刻複雜變化國際形勢的需要,都必須走出一條科技自立自強的道路。
進入21世紀,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勢頭迅猛,中國是世界研發經費投入增長的重要來源,有着世界最大的研究人員隊伍,是論文產出最多、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最多的國家,也是最大的知識產權費用淨支出國、高技術產品和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大國。近年來,中國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中國的創新型國家建設為世界包容性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主要得益於中國的制度優勢、長期向好的經濟前景、豐富的科技人力資源、廣闊的市場空間、完備的產業鏈等要素,與科技創新形成了良性互動的發展局面。
同時也應看到,由於起步晚、起點低,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科技基礎條件和長期積累上仍存在一定差距,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還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基礎研究和重大源頭創新能力亟待進步,在研發投入、領軍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短板也有待彌補。
中國實現科技創新發展,既要遵循世界科技強國的基本經驗,又要根據內外部形勢和條件的變化,選擇最有利、最可能的實現路徑。
實現從“外源創新”到“內生創新”的轉變,即從過去依賴“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轉變為以“體系—能力”建設為中心,把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重大項目的體系化攻關能力,全面提升創新治理能力,牢牢把握創新和發展的自主權,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
支撐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依靠科技創新在完善產業鏈、創造新需求、增加新供給、打造新動能方面的核心引領作用,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深化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更加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在開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創新能力,推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應進一步建立完善科技創新對話機制,加強在全球性議題上佈局國際合作項目的能力,構建更廣泛的利益共同體。開展各個層次的科技人文交流,建立覆蓋主要國家、地區和重要國際組織的國際夥伴合作網絡。積極主動開展“一帶一路”科技外交,加大對沿線國家創新發展能力的支持力度。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在重大科技事務中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受訪專家: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綜合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丁明磊
(記者 李嘉寶採訪整理)
原標題:走出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專家解讀)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3月22日 第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