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聯合國首份《企業碳中和路徑圖》的“中國智慧”再現伊利減碳之路

2020年以來在全球各地爆發的山火、洪澇、疫情等一系列災害事件説明,氣候和生物多樣性危機離我們的距離已不再遙遠。聯合國機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2021年8月發佈的最新報告中提出警告,指出全球氣候系統經歷着快速而廣泛的變化,且部分變化已無法逆轉。

資訊:聯合國首份《企業碳中和路徑圖》的“中國智慧”再現伊利減碳之路

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啓德(Siddharth Chatterjee)、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理事任洪斌發佈《企業碳中和路徑圖》

如此背景下,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在2021領導人峯會期間正式發佈《企業碳中和路徑圖(Corporate Net Zero Pathway)》(以下簡稱《企業碳中和路徑圖》),為全球首份由聯合國機構發佈的全面指導企業實現碳中和的重磅報告。同時,為通過推薦全球先進企業的有效經驗以激勵更多企業付諸實踐,該報告在調研全球55家企業碳中和實踐基礎上,介紹了六大行業的碳中和舉措。其中,伊利作為全球唯一農業食品業的代表企業案例被報告收錄並得到了深入分析。

昨與今

始於12年前的全面碳排查

全球範圍內約21%-37%的温室氣體排放可歸因於整個食物系統週期,這使得近年來各大農業食品公司的行動愈發受到矚目。農業食品在到達消費者手中前,需經歷從研發、養殖、收穫、加工、分銷、零售到儲存的層層環節,每個環節都可能會產生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的温室氣體排放。對於橫跨價值鏈多個環節的整合型企業來説,在減碳實踐中進行局部範疇的“單打獨鬥”無法真正實現生態效益的最大化。

作為全球乳業五強和連續8年蟬聯亞洲乳業第一的乳製品企業,伊利規模大、品類全的特徵決定了其低碳方案要由上及下鋪開,即讓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公司戰略,在頂層設計上為實現碳中和提供長遠保障。

實現碳中和的前提是有預先的評估和基於評估的規劃。根據《企業碳中和路徑圖》,伊利之所以被選為代表企業,核心原因在於其早在2010年就建立起了對集團碳排放量的清晰認知。據瞭解,伊利是中國首個實施自主碳盤查的乳製品企業,於2010年組建內部碳管理團隊,連續12年依照ISO 14064 標準及《2006年IPCC 國家温室氣體清單指南》開展公司組織層面的碳盤查,並以碳盤查為核心,建立起了包含綜合能耗、水耗、電耗、汽柴油耗用、蒸汽耗用、污水排放等能源環保數據核算體系。從 2017 年開始,位於供應鏈上游的牧場碳排放也被納入其碳盤查範圍。

對其他計劃制定低碳轉型戰略的企業而言,伊利的全面碳盤查具有一項重要的借鑑價值:即伊利在低碳轉型的初始階段就採用國際標準,這有效保證了伊利對碳排放源的數據統計精準度。儘管對於大型企業來説,如此覆蓋廣泛的碳盤查標準需要投入較大的資源成本,但一旦規範化模式建立,企業就可以一勞永逸,提升長期的碳管理工作成效。鑑於無論是中國還是全球的碳中和目標的達成都非一朝一夕,而是長達幾十年的持續追求,“先難後易”的決策無疑更有利於企業減輕潛在管理負擔。

此外,縱然伊利積累的十餘年盤查數據和相關經驗很難被複制,但其在碳排放問題方面所具有的前瞻性“預判”仍是一個重要啓示。全球對二氧化碳排放問題的討論並非始於今日,而是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協議書》。對於具有宏大經營目標的企業來説,涉足可持續發展議題必須具備長遠的戰略意識,伊利進行首次集團級碳盤查的時間早於《巴黎協定》的簽署,其被《企業碳中和路徑圖》收錄本質上是上一個十年發展階段做出準確判斷的必然結果。

舍與得

減碳成本VS綠色回報

碳中和時代,許多企業不可避免地要面臨轉型所帶來的短期陣痛,隨着來自國家、股東、消費者的可持續發展訴求的提升,企業需要設法消化減排增加的成本,並從中尋找新的經濟機遇。在這方面,伊利的案例值得參考。

碳盤查的經驗顯然為伊利提供了推行全生命週期環境管理模式的基礎。近年來,伊利在牧場、生產加工、包裝、運輸等方面都有頗為顯著的綠色成果。其中,伊利在生產加工方面的實踐最受《企業碳中和路徑圖》重視。

結合報告所涉及數據和其他相關信息,2020年,伊利環保總投入1.89億元,其中9000萬元用於推動低碳食品加工製造;開展節能項目 591 個,“十三五”期間綜合能耗累計下降18%;2020年底,除三家工廠因當地供應不足未能採用天然氣鍋爐外,伊利其餘所有工廠均已使用天然氣鍋爐,可以實現每年減排58 萬噸。

此外,伊利還引進了餘熱回收、熱泵等一系列綠色技術以提高工廠的能源利用效率。截至 2020 年12月,伊利旗下24 家工廠通過ISO 50001認證,19 家分(子)公司被工信部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通過上述努力,伊利2020年較2010年累計減排温室氣體651萬噸,相當於節約了107 億度電。

取捨的背後是得到,受益於 2020 年的專項推進節能項目,伊利節約電4,800多萬度,節約水400萬噸,節約天然氣430萬立方,節約煤2.8萬噸,成功將運營成本降低1億元。而伊利在其他領域的技術優化,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呈現出對經濟效益和生產力的提升。可持續發展不是在經營上的單方面犧牲,摸索能夠兼顧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發展模式是每一個企業在碳中和道路上的必修課。伊利的例子證明,在低碳領域,前期投入可以帶來長遠回報,對很多仍在猶豫躊躇的企業來説,這不僅是一個案例,更會是一種鼓勵。

縱與橫

從綠色領導力到產品碳足跡

縱觀伊利的“碳中和時間線”,不難發現其低碳路徑並非一蹴而就。在2010年形成全面碳盤查流程後,2014年,伊利將每年的6月設置為“伊利低碳月”,從文化上讓低碳發展理念向企業內外部擴散;2019年,伊利建成EHSQ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碳排放數據的自動核算;2020年聯合國日,伊利成為業內第一家承諾實現碳中和的企業,以及業內第一家通過CDP向全球披露環境信息的企業;同年,伊利還宣佈建立了“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三級目標體系”,開始推動全生命週期綠色製造。

一份有效且全面的企業碳中和路線圖會永遠處於升級迭代的動態節奏中,企業實踐之所以能不斷前伸,則是因為最底層的堅實基礎。在伊利的案例中,這塊重要的基石當屬其完善的碳中和組織架構和指導原則。

伊利於2017年成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並藉此確立了“標準+體系+實踐”的三位一體可持續發展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該委員會是由其董事長潘剛直接領導,在企業一號位的“力挺”下,委員會指導伊利集團、事業部和工廠在可持續發展的四大行動領域展開密切合作,包括產業鏈共贏、質量與創新、社會公益、營養與健康。伊利質量管理部門、工廠和其它相關方在可持續發展中的角色也都被給予了清晰的定位。

事實上,潘剛早在2007年就曾在首屆達沃斯夏季論壇上提出“綠色領導力”,在2010年的B4E全球峯會上升級為“綠色產業鏈”。這種在理念迭代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成熟思想體系和高效發展管理模式是企業建立可行的可持續發展治理機制的核心要素。

伊利的低碳行動顯然也在不斷橫向延伸。大量對於碳盤查及監測至關重要原始數據在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就會開始發揮更大的價值,包括實現企業內部高度細化的碳管理,以及將碳盤查範疇擴展至“範圍三排放”。從《企業碳中和路徑圖》中可以看到,伊利的碳盤查項目極其細節,甚至將滅火器、開關等小型設施也包含在內。

另一方面,伊利2021年啓動的對所有產品品類的碳足跡核查尤其值得關注。據瞭解,伊利收集了200多家主要的原輔料供應商的碳排放信息,並進行產品碳足跡核算。這個過程對供應鏈上游而言,意味着伊利可以依靠其強大的行業影響力,對利益相關方進行潛移默化的引領;而對供應鏈下游而言,產品碳足跡是消費端碳標籤的前置步驟,這一舉措或將助力伊利後續進行面向消費者的低碳消費倡導。

一縱一橫之間,伊利的碳中和路徑展示出了明顯的成長性和延展性,這種特徵對於加速農牧企業及食品製造業的碳中和進程具有積極意義,也再次反映出了聯合國在該報告中對伊利頂層策略的認可。

為了全面應對氣候變化,企業需要迅速加強在相關方面的實踐,行業領軍企業就其體量和影響力而言,責任尤為重大。伊利在減碳方面起步早、起點高,為全球乳企都提供了可借鑑的樣例示範。

《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雜誌社主編於志宏指出,伊利在推進自身及農業食品行業低碳轉型的路徑規劃啓示我們,企業的碳中和之路,需要的不是天降的"神奇方案",而是腳踏實地、十年如一日的沉澱積累,足夠長遠的戰略視野,利益相關方之間的多方協同,創新技術方法的積極引進,以及不間斷探索的耐心和決心。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聯合國對伊利模式的認可也代表着對更多中國範例的期待,希望未來伊利和其他中國企業能夠繼續提升可持續發展水平,緊跟國家“30·60目標”形勢,為統籌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實現個體輝煌與行業繁榮、共創商業財富與社會價值,為全人類的健康福祉與美好生活作出更多卓越貢獻,讓實現碳中和目標的一天早日到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99 字。

轉載請註明: 資訊:聯合國首份《企業碳中和路徑圖》的“中國智慧”再現伊利減碳之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