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深圳,記者 周曉雅)訊,國慶長假第二天,王亞偉成為了關注點之一,而這緣起一則中基協官網的註銷信息。
中基協官網顯示,由王亞偉任職法人、總經理的千合投資有限公司已於2021年9月26日主動註銷,一時間討論聲四起。
事實究竟是什麼?是業績不佳導致註銷?原來是公眾的一場虛驚。眾所周知,王亞偉曾任曾任華夏基金副總經理,在2012年“公奔私”後,成立了第一傢俬募股權基金千合投資。不過,千合投資並非公眾熟知的證券私募基金千合資本,而是其控股子公司。王亞偉目前仍是千合資本的法人、董事長。
曾經公募一哥一舉一動惹關注
中基協官網顯示,千合投資註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屬於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成立於2013年07月11日。作為“奔私”後設立的首個私募股權投資平台,王亞偉任千合投資的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執行董事;梁天水任合規風控負責人,信息填報負責人。
從出資人信息來看,千合投資是千合資本的控股子公司,千合資本的認繳比例為98%,另外百分之2%的資金由王有祥認繳。
截至註銷時,千合投資已清算的產品有3只基金子公司專户產品,分別是瑞元清風專項資管計劃、瑞元千合清風2號專項資管計劃、中鐵寶盈祥雲5號資管計劃,上述產品的備案時間在2015年至2016年間。
自千合投資成立以來,曾參與過上海鶴澤資管、上海晞恆資管、上海福尹森網絡科技、北京華拓駕到網絡科技、財新傳媒、北京偉創富通互聯網投資中心等多起對外投資。在行業選擇上並無偏好,廣泛分佈於傳媒、運輸、製造業、醫藥、飲料等。
另一實控基金更換法人,意欲何為
在上述的對外投資中,上海晞恆資管近來的工商變更也引起市場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晞恆資管成立於2015年07月07日,業務類型包括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註冊資本金1000萬人民幣,目前備案在管的基金一共有15只,管理規模區間也在10億-20億元。
從上海晞恆資管的股東結構來看,千合投資認繳出資990萬元,佔比99%,另一出資方則是公司的原法人王敬軒,出資10萬元。事實上,該公司也是王亞偉的實控股權投資基金,持股比例約為87.32%,擔任上海晞恆資管的總經理。
今年以來,上海晞恆資管接連發布兩起工商變更,在5月下旬,公司變更法定代表人,由王敬軒變更至劉煬,隨後在9月中旬進行監事備案,王敬軒成為公司的新增監事,張祖全則退出。
對於該公司的法人變更,市場有觀點猜測,“千合系”此舉意在新三板。翻看劉煬的過往從業經歷,他曾在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間就職於華夏基金、長盛基金,分別任銷售人員、研究員;隨後“公奔私”,任北京起源遠航投資的合夥人;去年5月,他正式加入千合投資。
此前市場報道曾提及,在長盛基金的任職期間,劉煬開始了針對新三板的研究,包括市場情況、掛牌公司基本面、交易策略、政策影響等。
彼時,新三板較之其他途徑而言,企業掛牌門檻低,流程便捷,吸引了大批企業的關注。同時,這批企業中很多是具有互聯網時代基因、引領行業變革的創新型企業。因此,在資本逐利的作用下,很多的機構投資人把焦點放在了有計劃或有可能新三板掛牌的企業上。
劉煬意識到了這個趨勢,工作重心開始向一級市場轉移,加入了起源資本,隨後進入了千合資本。
自今年9月2日宣佈設立北交所,9月3日北交所火速工商註冊以來,目前各項工作如期進展,各家機構蓄勢待發。北交所也被認為是繼滬深交易所成立以來,中國資本市場最大的一次歷史性機遇。
曾經“基金一哥”,如今安好?
在北交所的歷史機遇面前,王亞偉將帶領千合資本如何應對,市場也將持續關注。
早在基金行業發展初期,王亞偉也一度是市場的聚焦點,被基民稱為“基金一哥”。自2006年1月到2012年5月,他管理的公募產品華夏大盤精選,創造了六年半1195.25%的累計業績,年均複合回報50%。且其中四年位列行業前三名。
亮眼的業績背後,他早年曾是高考理科狀元,考入清華大學,雙學位畢業後入職中信旗下一家投資公司。隨後擔任華夏證券東四營業的投研負責人,後來跟隨營業部負責人蔘與創辦華夏基金。
2012年,王亞偉宣佈離職,隨後踏上“公奔私”的路途,開始投資二級市場,千合資本在同年9月成立。當時,市場消息稱,他首隻產品募資門檻高達1000萬元,認購者需要出具十倍於此的金融資產證明,但市場投資熱度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