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調整展現良好預期

  儘管面臨着人口老齡化、貿易技術領域摩擦、新冠肺炎疫情不確定性等挑戰,但剛剛過去的10年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的明顯成效,現階段新技術的創新及普遍應用,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化進程中人力資本的不斷積累,構成了新時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因素,中國經濟呈現出穩健增長的良好勢頭。

  中國經濟具有明顯的週期性。過去40年,基本上每10年是一個代表性的週期性階段。上世紀80年代是農村改革帶動的高速增長時期;90年代特別是中後期,國企改革、社保改革、銀行改革、加入WTO等多項改革疊加,進入艱苦調整期。通過頗具魄力的改革和調整,奠定了本世紀前10年經濟高速增長的基礎。剛剛過去的10年,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加上技術進步和創新能力的提升,中國有望在接下來的10年甚至更長時間保持相對較高增長速度。

  經濟結構調整的突出亮點

  經濟再平衡

  2001年至2010年,在GDP構成中,消費佔比下降約14個百分點。與之相對的是,儲蓄率上升了14個百分點。投資作為GDP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依靠儲蓄支持,儲蓄率上升推動了投資快速增長。得益於加入WTO以及國內勞動力成本優勢,這一時期商品和服務淨出口佔GDP比重快速上升。大量的經常項目盈餘在轉變為鉅額外匯儲備的同時,中美圍繞經濟再平衡、人民幣匯率等經貿領域的爭論和摩擦也開始出現。

  2010年後,我國經濟開始再平衡。經濟結構經歷了明顯調整,消費佔比上升,儲蓄和投資佔比隨之下降。最終消費中,主要體現在居民消費佔比上升明顯,而政府消費佔比相對穩定。當前,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在60%以上,投資和淨出口的貢獻顯著下降。從這個意義上説,我國不再是以外需、投資推動的經濟體,國內循環已佔據主導地位。

  經濟結構的調整還體現在產業結構變化上。產業結構調整的一般規律是,農業部門在經濟中的比例逐漸下降,第二產業的比例先上升後下降,而服務業的比例逐漸上升。用就業來衡量,加入WTO後的10年,我國第二產業就業人員佔全國就業人員的比重上升最快,從2002年的21.4%上升至2012年的30.5%,之後開始下降,2020年為28.7%。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則從2012年的38.8%下降至2020年的30.8%。當前,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比重約28%。

  隨着經濟結構的調整,勞動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佔比從2008年後開始回升。過去勞動力是從農業流向工業和服務業,現在則是從農業和工業流向服務業。隨着服務業佔比上升,勞動收入佔比上升,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收入分配。國際上常用基尼係數來衡量收入差距程度,係數越高表示更小比例的人口獲得了更多比例的收入。我國基尼係數在金融危機前後達到0.49,然後開始下降。這説明,隨着經濟結構的變化,我國收入分配也開始改善。

  淘汰落後產能

  “去產能”主要針對華北地區的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去產能配合環境整治,改善了環境質量。不過,行政性“去產能”在短期內也帶來了較大經濟下行壓力。

  受產能調整影響,近年來北方地區工業部門份額下降較快。南北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出現變化:一是南方與北方地區工業部門佔GDP比重2000年以來不斷上升,2008年後下降,隨後由於刺激政策短暫上升,2011年後逐步下降,且多數年份北方地區份額高於南方地區;二是北方地區工業部門佔GDP比重下降更為明顯,2016年開始北方地區第二產業佔比低於南方地區;三是北方地區2016年開始人均GDP落後南方地區,工業部門比重也低於南方地區。

  為遏制宏觀槓桿率過快上升、有效治理影子銀行無序發展,2018年《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發佈,要求銀行資管業務轉至表內管理,理財和投資產品實行淨值化管理,打破剛性兑付,清理通道和多層嵌套業務,從而管控風險。但由於“去槓桿”執行過快過猛,疊加中美貿易摩擦,導致股市出現震盪。尤其是高負債的民營企業,很多企業股價下跌70%以上,為緩解融資困境進行股票質押。不過從另一層面看,“去槓桿”讓民營企業學會了管控風險,同時淘汰了一批低效企業。

  加大研發投入

  我國經濟規模不斷擴大併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研發投入隨之增加。“十三五”期間,我國研發投入從1.56萬億元增加到2.44萬億元,2020年研發投入佔GDP的比例達2.4%。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021年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研發投入佔全球研發投入總額的比重為28.9%,中國排第二位,佔比23.2%。日本(8.5%)、德國(7.0%)、韓國(4.9%)、法國(3.4%)、英國(2.7%)等國家研發投入加起來與我國研發投入總量相當。

  我國研發投入中,研發實驗投入佔比最高(82.7%),其次是應用研究投入(11.3%),基礎研究投入較低(6.0%)。與美國相比,差別主要在於基礎研究,美國基礎研究投入佔比為12%。這個差別符合經濟發展的規律,美國已處於技術前沿,開發新技術主要依靠基礎研究推動突破性甚至顛覆性創新。我國總體上仍處在追趕階段,在已有基礎上進行研發實驗的投入自然會更高。

  從世界範圍看,企業是科研投入的主體。我國2020年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佔比76.6%,研究機構為14.0%,高校為7.7%。我國研究機構和高校在研發投入上的佔比與美國不同,美國高校佔比高於研究機構。隨着我國科研投入力度加強,未來20年將有更多關鍵核心技術被攻克。

  關鍵技術領域將有更多突破

  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成為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宏觀經濟的基本趨勢。雖然面臨人口老齡化、貿易技術領域摩擦、疫情不確定性等挑戰,但數字經濟時代新技術不斷湧現並快速普及,以中心城市帶動城市羣建設的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化進程中人力資本不斷積累等,構成了新時期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因素。隨着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的投入加強和制度水平的不斷完善,未來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也將實現更多突破。

  新技術應用前景可期

  過去200年,世界經濟的發展主要靠技術進步推動。從蒸汽機、鐵路、電力到計算機,一輪又一輪的技術創新推動了人類文明進步。總體來看,一項新技術要帶動經濟的全面增長,需要一些條件。

  一是創新。新技術更易於吸引投資,並有高回報。我國已逐漸步入世界科技的前沿,要維持技術進步,就需要加大在新技術領域的投資。在現代經濟領域,一個發達的資本市場是持續促進創新的重要條件。以美國為例,較高的資本市場發展水平和運行效率吸引了全世界的新創企業去融資。正是大量的投資有效地支持了新技術研發和創新。

  二是成熟。新技術只有發展成熟才能增加穩定性,從而降低應用成本。以蒸汽機為例,在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前,該技術已經開始被使用,但運轉效率很低。瓦特經過反覆試驗,發明了可顯著提高蒸汽機熱效率的方法,直到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才在西方開始徹底代替風能、人力、畜力。一項技術從誕生到成熟,往往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三是廣泛應用。蒸汽機、汽車、計算機等發明,應用都非常廣泛。按照這些標準,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新能源和電動車可能成為對未來經濟社會產生較大影響的技術領域。近10年來,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逐漸成熟並被廣泛應用。依靠海量的數據、降低創新成本的巨大市場以及大量的人力資源,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走在世界前列,與美國、日本並駕齊驅。儘管目前還未掌握最先進的核心算法,但隨着我國在基礎研究上加大投入,依靠數據、市場和人力資本等優勢,攻克核心技術只是時間問題。

  新能源是另一個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技術領域。以光伏產業為例,2006年政府大規模補貼光伏產業,各地出台税收優惠等支持政策,產業發展最初階段可能存在過度投資現象,但這是不可避免的成本。在補貼支持和市場競爭中,一批企業退出市場,一批企業發展起來並開始掌握核心技術。目前我國太陽能裝機容量佔全世界的1/3,75%的光伏組件在中國生產,全世界80%的裝機容量使用中國產品。雖然火電成本目前基本沒有下降空間,但未來太陽能的成本仍有下降空間。此外,我國在智能化超高壓電網領域也走在世界前列。

  比如電動車產業,發展初期主要目標是降低汽車產業對石油的依賴。相比燃油車,電動車可能成為彎道超車的行業。在市場前景以及產業政策支持下,我國電動車產業快速發展,目前約70%的鋰電池由中國生產,我國電動車銷量佔全球30%以上。在高水平對外開放過程中,特斯拉的引進產生了明顯的“鮎魚效應”,推動國內電動車行業和企業實現了更高水平發展,掌握核心技術的寧德時代、比亞迪成為該領域世界級企業。

  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基礎上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對我國實現碳達峯具有重要意義。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十四五”時期總目標是降低13.5%。儘管近年來我國煤炭消費量比重和高耗能行業比重持續下降,然而目前能源消耗中,煤炭仍佔56.8%,煤炭使用產生的排放佔比達75%。因此,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仍面臨挑戰。

  新興產業地區快速崛起

  人口聚集會產生規模效應,便利信息交流,促進人力資本積累與創新。以中心城市帶動城市羣建設成為我國城市化道路的有效路徑。增強中心城市以及周邊城市羣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是符合客觀規律的。經濟發展的事實表明,隨着傳統產業週期轉換和新技術、新產業興起,不同地區的總量差距會出現動態變化,新興產業所在地區會快速崛起。市場機制發揮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勞動力和資本等要素會流向市場機會更多的地區。

  以美國為例,上世紀70年代開始,密歇根等“鏽帶”地區(指美國東北部,傳統工業衰退的地區)傳統制造業逐漸衰落,而高端製造和現代服務業快速在西海岸和南海岸發展聚集。1970年至2019年,“鏽帶”地區經濟總量份額從38%下降至25%,而加州、得州和佛州等則由19%上升至29%。地區經濟差距變化的結果是,人口逐漸從相對衰落的“鏽帶”地區流入西海岸和南海岸。“鏽帶”地區人口占全國人口的份額由35%降至25%,而加州、得州和佛州等地區則由19%升至27%。

  目前,我國9個城市被指定為國家中心城市,圍繞9個國家中心城市會形成7個城市化區域:珠三角、長三角、長江中游地區、四川盆地、西安周邊、鄭州周邊、京津冀。據課題組測算,2035年我國城市化率將超過75%,全國60%的人口可能集中在這7個區域。

  人口集聚將帶來更高的產出,提高國內消費,從而緩衝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影響。同時,人口聚集可能導致經濟分化,城市化區域經濟佔比會越來越高。因此,在向中心城市靠攏的過程中,人口流出地區和三四線城市要在本地優勢基礎上發展接續產業,提高生活品質。以美國匹茲堡為例,上世紀80年代,由於鋼鐵產業衰落,匹茲堡發展面臨人口、人才流失問題,但依靠堅實的工業基礎,該城市通過產業轉型成為美國生物製藥和保險業中心。

  穩健增長推進高質量發展

  據課題組測算,過去10年,我國GDP總量從只有美國的39%增長到2020年的71%。儘管面臨複雜的外部環境和不確定性挑戰,中國經濟保持穩健增長的勢頭不會改變,在世界經濟總量中的佔比和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均會繼續上升。為在穩定經濟增長的基礎上推進高質量發展,提升經濟增長潛力和長期競爭優勢,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建立可持續的社保體系。要重點提高養老和醫療體系的可持續性。擴大養老金覆蓋面,加快構建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滿足差異化養老保障和服務需求。細化醫保目錄分級與分類管理,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儘快落實異地就醫結算,完善醫療服務供給質量,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

  二是繼續推進城市化。發達國家的城市化均經歷了“大集中、小分散”的過程,即人口會向少數城市化區域集中,在這個城市化區域裏又會分散。我國城市化相對滯後,目前名義城市化率是60%,如去除沒有城市户口的部分,城市化率不足45%。建議以中心城市帶動周邊城市羣建設為突破口加快城市化進程,充分發揮城市羣作為信息、知識和人才匯聚中心的帶動作用。

  三是完善科技創新體系。要進一步加強法治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完善鼓勵創新的制度基礎設施。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產業政策應由干預型轉向功能型,為產業發展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加快金融市場建設,鼓勵創新需要有運轉良好的直接融資體系。

  四是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維護穩定的國際環境。我國的發展成就得益於全球化,未來發展更有賴於經濟全球化的健康推進。隨着我國經濟規模以及在世界經濟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在國際社會中應承擔的責任亦隨之增加。尤其是在當前國際經濟秩序出現諸多變化,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形勢下,應繼續發揮積極作用,依據自身能力向國際社會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積極向國際社會提供疫苗等公共產品,加強國際互信,努力維護開放的貿易與投資環境。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課題組 執筆:姚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355 字。

轉載請註明: 結構調整展現良好預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