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華時評|中國服務業成為外商投資新熱點讓“脱鈎論”不攻自破

由 童豔紅 發佈於 財經

  來自153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餘家企業線上線下參展參會;達成成果1672個,總體成果數量、交易金額均超上屆……日前閉幕的服貿會傳來的新信息再一次證明,中國服務業持續成為吸引外資的“強磁場”。面對外商對中國日益濃厚的投資熱情,很多有識之士感嘆,這真讓所謂的“脱鈎論”不攻自破。

  來自商務部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事實:今年前7個月,中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5355.7億元,同比增長29.2%,佔全國實際使用外資近八成,增速高於全國實際使用外資增速3.7個百分點。其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吸收外資分別增長49.2%、29.1%。服務業吸收外資不僅增速高,佔比高,且技術含量高。

  近年來,服務業在引資方面持續領跑,成為吸引外資的重要擔當。“十三五”時期,中國服務業吸收外資佔比從2015年的69.8%提高至2020年的78.5%。服務業吸收外資增速持續高於總體吸收外資增速,服務業已成為受外商投資青睞的領域。

  中國服務業為何成為吸引外資的“強磁場”?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服務業成為經濟新的增長點,這是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結果。無論是製造業升級,還是消費升級,都藴含了巨大的服務潛力。

  這需求,一部分來自生產性服務業。如今,中國製造加速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對製造業與服務業的深度融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靠近產業鏈、瞄準大市場,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將全球研發中心設在中國,開啓“在中國、為中國”“在中國、為世界”模式。

  “過去,外企先在海外研發創新,再把產品或生產放在中國;現在,中國已成為創新的一部分。如果不積極參與進來,就會失去未來。”西門子醫療大中華區負責人的話表明,現代服務業引資正將中國與世界更緊密聯繫起來,也讓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地位更加牢固。

  這需求,一部分來自生活性服務業。14億人口大市場,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養老、醫療、教育、金融、物流、信息、通信等需求不斷湧現,消費形態由實物消費為主加快向服務消費為主轉變,推動生活性服務業迸發出巨大發展動能。

  這一潛力有多大?以養老服務為例,中國社科院發佈的《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預計,到2030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可達13萬億元。“這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今後5到10年,隨着養老觀念的改變,這個市場會越來越大。”去年在上海落户的首個養老社區聯實集團有關負責人這樣判斷。

  服務業成吸引外資“強磁場”,不僅有需求的引力,還有持續開放帶來的投資黏性:連續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商籤高標準自貿協定推動服務業協議開放……服務業開放邁出“加速度”。以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為例,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承諾開放的100個服務分部門裏,負面清單就有70多個分部門開放度超過當時承諾。

  投資中國值不值得,外資已用實際行動作出回答。不久前,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獲批成為全國第一家外資全資控股的證券公司。“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機遇之一。”摩根大通相關負責人説。如今,貝萊德、高盛、富達國際等知名金融機構正建議客户繼續“買入中國”,原因是“中國擁有強大的經濟和收益增長潛力”。

  就在剛剛結束的服貿會上,中國又一次向世界發出高水平開放宣示,提出在全國推進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打造數字貿易示範區,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等一系列新舉措,更積極的開放合作姿態必將迎來更多外商投資。

  面對一個有着巨大服務需求和潛力的中國,面對一個不斷為投資創造便利條件的中國,面對一個向世界各國張開懷抱謀求互利共贏的中國,誰會棄之而去?(記者於佳欣、王亞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