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險“老三家”2022年淨賺437億元,車險恢復元氣,非車險競爭更激烈
以原保險保費收入來衡量,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是財險市場最大的三家保險公司,被業內並稱為財險“老三家”。截至3月28日,財險“老三家”均已完成2022年業績披露。
在“馬太效應”極其明顯的財險業,“老三家”2022年收穫頗豐,合計實現淨利潤437.11億元,人保財險和太保產險淨利潤均呈現兩位數增長。與壽險公司的淨利潤、新業務價值普降形成鮮明對比。
財險“老三家”穩居行業第一梯隊背後有何王牌?在業務發展和戰略佈局上又體現出哪些新變化?
車險仍是主要利潤來源
車險業務始終是財險公司的“扛把子”,目前財險“老三家”車險業務已逐漸擺脱車險綜改後的業績低谷。
從保費收入增速看,“老三家”2022年車險保費收入“齊漲”,且增速步調也基本一致,均超過了6%。具體來説,平安產險、太保產險、人保財險2022年的車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2012.98億元、979.92億元、2711.60億元,增速分別為6.6%、6.7%、6.2%。
對於三家公司的車險業務表現,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保險系專家朱少傑表示,“老三家”的車險業務在2022年較快增長,主要原因是2022年汽車保有量穩定增長,特別是新能源車保有量增長迅猛,新能源車的平均保費高於燃油車。車險綜改以後,中小險企因虧損加大而退出或收窄車險業務,“老三家”藉助於規模優勢,通過送修換保費資源等方式來鞏固和擴大市場份額。
在承保端,通過優化定價模型、加強風險篩選及精細化費用投放等管理舉措,“老三家”車險品質大幅改善,車險業務綜合成本率進一步優化。其中,平安產險的車險業務綜合成本率為95.8%,同比優化3.1個百分點,降幅最快。人保財險和太保產險的車險綜合成本率也分別優化了1.7個百分點和1.8個百分點,達到了95.6%和96.9%。
車險綜合成本率優化也為“老三家”的盈利貢獻了不小的力量。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車險承保仍然是“老三家”主要利潤來源。2022年“老三家”共實現車險承保盈利221.73億元,已經超過三家公司2022年合計淨利潤437.11億元的一半。
進入2023年,車險市場也將面臨新的變化,今年初,銀保監會進一步擴大商業車險自主定價係數浮動範圍,這被業內稱為車險“二次綜改”。北京商報記者發現,目前各公司紛紛加強新渠道、新場景的嘗試,探索精細化的車險經營模式。
平安產險表示,將在新能源、無人駕駛、里程保險等新的車險細分領域儲備核心技術,推動產品和服務創新。人保財險總裁於澤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自主定價係數進一步放開,公司可以利用在數據和定價方面的優勢,通過費率和風險匹配選擇質量更高的業務。人保財險也將積極配合監管做好新的費率調整報備工作。
非車險業務繼續擴張
在車險業務恢復往日元氣同時,財險“老三家”其他非車險業務也正在飛速發展。
比如,2022年,平安產險責任保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217.83億元,同比增長9.6%;健康保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96.96億元,同比增長79.2%。太保產險的責任險、健康險、農業險等業務保費增速均超過了20%。人保財險的農險、意外傷害及健康險保費收入也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對於“老三家”非車險業務擴張,朱少傑表示,頭部財險公司經營非車險業務的時間較長,具有經營網點分佈廣、人才資源儲備足、風險數據積累多、市場客户認可度高等先發優勢。
不過,新興業務加速擴張的同時,“老三家”的個別險種也存在賠付率過高、承保利潤率低甚至承保虧損嚴重的問題。比如,2022年,人保財險的責任險業務綜合成本率達到了112.8%,上升了5.5個百分點。對於責任險的承保虧損,於澤解釋稱,主要受2021年保單品質影響,未來將進一步探索新興責任險類和個人類責任險。
此外,也有公司的信保業務“折戟”,人保財險的信用保證險業務綜合成本率同比上升了9.7個百分點達到76.4%。人保財險表示,主要受已賺保費形成率的影響,信用保證險費用率30.8%,同比上升了14.6個百分點。
“信用保證險與疫情影響經濟下行風險凸顯有關。”朱少傑指出,險企需要根據宏觀經濟的運作走勢,動態調整非車險業務的發展策略,主動減少與經濟波動關聯度高的保險業務佔比,加大既有業務的風險管控,才能降低外部不利衝擊對自身穩定經營的干擾。
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 李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