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週週
原油作為一種重要的不可再生資源,一直是國家爭奪的戰略資源。國際油價也是影響國際政治和經濟形勢的重要因素。自中國推出原油期貨的時候,原油期貨再一次聚焦了各國的目光,大家對原油的關注遠超常態。
原油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它可以提煉成汽油,給燃料汽車帶來“動力”。隨着石油價格不斷上漲,原油價格也受到了廣泛關注。很多人可能會好奇,關於液體的計量單位,重量一般直接用“噸”,體積一般直接用“毫升”或“升”,但是有一種液體,不僅價格高昂,而且單位和其他液體也不一樣,被稱之為“黑色血液”的石油,為什麼要用“桶”做單位?
也許在我們看來,使用“桶”不僅計算麻煩,還有些另類。但是全世界都在用“桶”來計算石油。這其實是有一定原因的,要知道在歐洲的國家裏,他們習慣用桶來裝啤酒、裝水,之後經過大航海時代,歐洲很多國家進行海外殖民的時候,也把“桶”這個計量單位帶到了世界每個角落。
不瞭解石油用“桶”做單位的情況下,一般人都認為國際上出口石油是可以隨便更改石油桶的大小,畢竟石油的單位是“桶”,而不是“噸”。即使換成了小容積的桶,買家也得矇在鼓裏嗎?
話雖如此,但現實自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誇張,既然是做國際生意的,石油出口國也不會這麼“不懂規則”。此外,石油用“桶”來計算,已經沿用了上百年,並不是我們所説的,能換桶的大小就能換。
用“桶”來衡量石油,其實在全世界的覆蓋範圍就像美元的地位一樣。石油可以説是少數有國際統一定價的大宗商品,億美元計價。因為石油工業的大多數標準都來自於美國,並且美國是一個石油消費大國,所以在這方面很有發言權。甚至像俄羅斯和中國這樣習慣於用噸來衡量石油的國家,也不得不屈從於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強大傳統。
大家都知道,石油在今年年初的時候經歷了一場暴跌,國內甚至有投資者虧到血本無歸,就因為原油的價格跌到了地板價20美元以下,導致國內不少做原油的投資人,賠了個底朝天。雖然中國不是一個石油大國,但它每年進口和出口相當多的石油。
一些數據顯示,儘管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超過13億,但它的石油消費量排名第二。就石油產量而言,中國排在第五位。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國,每天消耗1884萬桶石油,但美國是第三大石油生產國,每天生產845萬桶石油。
那麼,為什麼在國際上“桶”成為了石油的計量單位?
其實石油和“桶”有着一段不解之緣,這是石油和木桶之間的故事。當時美國無意間發現了石油,但是並沒有很好的儲存工具,所以當時為了能夠將油井裏的石油取出,便使用了很多的啤酒木桶對石油進行存放,甚至也是把一桶桶裝滿了石油的啤酒桶送往了周邊的提煉廠。
之後,有了火車也是通過木桶進行運輸。一桶一桶存放,向其他地方運輸過去。甚至在1870年的時候,洛克菲勒的石油公司也是利用很多的木桶對石油進行存放和運輸。因為石油和木桶之間有這種解不開的原因,到後來,石油的計算單位就用桶來代表了。
對於石油來説,在此之前,因為沒有一桶石油的絕對標準,在許多貿易商中,一桶石油的計量單位是一個模糊的概念,1876年,美國和英國商人達成了共識,確定了一桶石油的標準。
一般來説,一桶原油相當於42加侖(約159升),一噸相當於7桶。當然,這只是一個體積,一桶原油的重量因質量而異。優質原油由於密度低,比高密度原油輕。一桶成品油相當於55加侖(208升)。它也被稱為“210油桶”。因此,儘管“桶”一詞存在於原油和成品油貿易中,但它們在概念上是不同的。
事實上,在石油勘探中,第一個用來裝載石油的工具是桶。但在那個時候,桶只是一種不用於計算體積的裝載工具。漸漸地,人們習慣了用桶作為石油的計量單位。簡而言之,選擇“桶”這個單位體積計量數據進行交割是目前最為方便快捷的途徑。
畢竟,石油不同於水,如果轉換成國際通用的“升”和“毫升”的話,也必須考慮到每個地區的石油密度,畢竟,國內石油和國外石油有很大的不同。然而,綜合來看,國際上之所以使用“桶”作為石油計量單位,主要是為了便於技術操作和運輸。
本文由小編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