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零部件企業併購持續火熱,“大魚吃大魚”頻繁上演

由 顓孫佳悦 發佈於 財經

  隨着汽車智能化和電氣化變革漸入深水區,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為打好這關鍵的一戰,傳統Tier1們已經不再滿足於過去“大魚吃小魚”的遊戲,而是開始將目光轉向了同類型企業,試圖通過“大魚吃大魚”快速建立更全面的業務能力。

  比如博格華納收購德爾福、採埃孚收購威伯科、英飛凌收購賽普拉斯,以及正在進行中的高通、麥格納競購維寧爾。跟隨着這股潮流,近日佛吉亞也邁出了轉型路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與海拉合併。

  8月16日,佛吉亞和海拉雙雙發佈消息,確定佛吉亞將以每股60歐元的價格從控股家族中收購海拉60%的股份。與此同時,佛吉亞還宣佈了一項自願公開收購要約,以每股60歐元的價格(總報價為60.96歐元,包括每股海拉股份 0.96歐元的預期股息)收購海拉的剩餘股份。全球第 7 大汽車技術供應商由此誕生。

  據悉,兩家公司合併後將設立6大事業部,分別為汽車電子、照明、座椅、內飾、綠動智行,以及由海拉原售後業務、特殊應用業務等組合而來全新的生命週期價值管理事業部。本次交易中,海拉的總估值為67億歐元,可謂佛吉亞近年來實施的一次規模最大的併購。作為交易的一部分,海拉的聯合股東將通過反向持股的方式保留上市母公司9%的股權。

  在此之前,在佛吉亞15%的非自由流通股中,四大歷史股東Exor集團、標緻1810、Bpifrance、東風汽車集團的持股比例分別為5.5%、3.1%、2.4%和2.2%。現在尚不清楚新公司未來的股權分配製度,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原海拉控股家族將在新公司中繼續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斥巨資買下海拉,佛吉亞到底圖什麼?

  很重要的一點,必然是業務協同,尤其是在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兩大業務領域,可以很好地提升佛吉亞的綜合競爭力,同時強化其電氣化佈局。

  梳理這兩家公司的業務線就可以發現,面對電氣化和智能化大潮,他們的佈局其實是高度互補的。

  合併之前,佛吉亞主要有四大業務部——汽車座椅系統、綠動智行系統、汽車內飾系統和歌樂汽車電子,其中座椅系統和綠動智行業務是佛吉亞主要的利潤來源。

  比如今年上半年,佛吉亞座椅業務和綠動智行業務銷售額分別達29.67億歐元和20.4億歐元,同比分別增長34.1%和29.4%;營業利潤分別為1.96億歐元和1.98億歐元,營業利潤率分別為6.6%和9.7%,明顯優於內飾和歌樂電子。即便是去年遭遇了疫情衝擊,上述兩大業務依然實現了1.91億歐元和2.01億歐元的營業利潤,營業利潤率分別達3.4%和5.3%。

  目前,佛吉亞還在大力佈局氫能源系統解決方案,併為此聯合米其林組建了氫能源出行合資公司SYMBIO,專注研發、生產和銷售氫燃料電池系統,又於今年2月收購了斯林達安科,進一步賦能中國氫能源出行市場的發展。

  而海拉被收購前的主要業務方向之一也是節能和電動化業務,包括DC/DC 轉換器、電池管理系統、車載充電系統以及適用於輕混汽車的48V PowerPack等,這些正好可以與佛吉亞的電池包系統、儲氫系統和電堆系統等組成完整的電氣化解決方案,全面賦能包括純電、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等在內的所有新能源汽車。

  在智能化方面,佛吉亞目前的戰略佈局主要是圍繞智能座艙和輔助駕駛等展開,其中在智能座艙方面,佛吉亞是無可爭議的全球引領者。但在智能駕駛方面,與博世、大陸集團、採埃孚等相比,佛吉亞還有一定的差距。

  根據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新車前向ADAS搭載方案Tier1供應商市場仍處於高度集中狀態,博世、大陸、電裝、安波福、採埃孚五家企業合計佔據超過90%份額。海拉的雷達傳感器、SHAKE路況傳感器、電動助力轉向、攝像頭軟件、智能車燈解決方案等可以幫助其縮小這一差距。

  尤其是毫米波雷達,目前已經被公認是自動駕駛系統的核心傳感器之一,而海拉在毫米波雷達領域已經有較穩固的市場地位,這無疑將幫助佛吉亞進一步擴寬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產品線,加速ADAS和自動駕駛進程。據預測,兩家企業合併後,依據目前已確定的訂單情況,新公司計劃將2025年的銷售額增長至超70億元。

  至於在智能座艙方面,海拉廣泛的艙內照明產品組合以及人機交互內飾技術、車身電子產品組合、傳感器和制動器產品等與佛吉亞的座椅和內飾更是絕配,有望為佛吉亞打造全新駕乘體驗體驗提供更多的增值想象空間。

  不僅如此,在海拉的業務體系中,還有兩個很重要的板塊,分別是售後業務和特殊原配套業務,這兩項業務近兩年每年也可給海拉帶來近10億歐元的銷售收入。比如2018/2019財年,售後市場和特殊原配套業務的營收就分別達到了6.65億歐元和3.99億歐元,調整後息税前利潤分別為0.7億歐元和0.61億歐元。2019/2020財年,受疫情影響,這兩項業務營收依然分別達5.6億歐元和3.43億歐元,息税前利潤分別為5100萬歐元和2700萬歐元。在海拉與佛吉亞合併後,據悉相關業務將被整合進新的生命週期價值管理事業部,屆時有望進一步提升佛吉亞整體的業績表現,成為佛吉亞新的利潤增長點。

  而就市場拓展來看,佛吉亞與中國、日本主要整車廠商的優先渠道,在合併後有望為海拉帶來新的銷售機會。同時,得益於海拉的優勢地位,佛吉亞也將進一步增進與德國豪華車廠商的客户關係。而兩者與美國整車廠商的客户關係較為互補,這將使雙方共同受益。

  加速兼併整合,成為汽車科技領軍者

  過去幾年,圍繞“智享未來座艙”和“創贏綠動未來”兩大技術方向,佛吉亞一直在積極實施戰略轉型。為此佛吉亞從2016年開始先後收購了法國Parrot、中國江西好幫手、瑞典Creo Dynamics、日本歌樂等多家公司,以及與大陸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SAS剩餘50%的股份,並於2019年4月正式宣佈成立第四大業務部門—“佛吉亞歌樂汽車電子”,引領佛吉亞座艙電子、ADAS等的研發。

  據佛吉亞財報數據,過去兩年歌樂電子作為佛吉亞業務轉型的重點之一,在市場拓展方面表現確實不錯,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新獲取訂單額分別達到了19 億歐元、25億歐元和13億歐元,充分彰顯了該事業部的增長潛力。其中今年,佛吉亞預計該部門將繼續保持至少25億歐元的新獲取訂單額目標。

  就整體的業績表現而言,歌樂電子並未真正成為佛吉亞的利潤增長點。據其財報數據,2019年、2020年和2021年H1歌樂電子分別實現銷售額7.71億歐元、7.27億歐元和4億歐元,營業利潤卻分別只有1200萬歐元、虧損500萬歐元和虧損90萬歐元,營業利潤率分別為1.5%、-0.7%和-0.2%。這意味着,目前在佛吉亞的業務體系中,歌樂電子依然是“拖後腿”的,特別是相較於綠動智行系統和汽車座椅系統這類成熟的業務,還有待進一步培育市場。

  當然,這其實也與當前汽車行業整體的智能化進程有關。近幾年智能座艙、ADAS和高級自動駕駛發展漸入佳境,實際的商業化落地情況並不樂觀,即便是已經初具規模的輔助駕駛,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依舊面臨諸多痛點,這些痛點甚至已經一定程度上“反噬”到了行業本身。

  近日,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的頭部玩家特斯拉和蔚來就先後因駕駛輔助系統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其中特斯拉於8月16日被報道稱正遭遇NHTSA的安全調查,共涉及76.5萬輛車輛。原因是在此前發生的多起特斯拉致死事故中,多款事故車都被證實開啓了Autopilot,這使得NHTSA對Autopilot的安全性存疑。

  蔚來NOP領航輔助駕駛系統也正遭遇用户的信任拷問。起因是8月12日,知名企業家林文欽駕駛蔚來ES8時不幸發生車禍遇難。儘管這起事故的調查結果還未出來,但網絡上明顯已經有很多不滿的聲音,即認為企業在對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的宣傳上存在混淆用户視聽的情況。目前,這起事故的後續正因一則《蔚來車主對NP/NOP系統認知的聯合聲明》持續發酵,演變成了500人對陣9000人的蔚來車主身份認同的討論。

  其實,這不僅僅是特斯拉和蔚來的信任危機,更是整個自動駕駛領域的信任危機。由於相關標準的缺失,企業人為誇大駕駛輔助系統、消費者過度依賴甚至濫用駕駛輔助功能的現象在市場上普遍存在。這種不尊重技術事實的做法,在積累了一定的用户負面情緒後,最終的結果便是傷害了整個行業。

  但作為行業大勢所趨,零部件企業佈局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又勢在必行,更何況業績虧損其實是很多新技術在普及初期都會面臨的問題,這並不是佛吉亞一家的問題。

  尤其對於那些重點佈局高級自動駕駛的企業而言,由於短期內量產前景不甚明朗,變現預計更為消極。比如近日,戴姆勒和博世就終止了自動駕駛出租車合作,博世總經理Harald Kr?ger坦言,為城市交通開發機器人出租車所面臨的挑戰比許多人想象的要大。即便更早入局的Waymo和Cruise,經過了多年的測試,到目前為止依舊沒有一項服務被廣泛應用於公眾。

  但除了硬着頭皮上,其實也別無他法。而兼併收購由於可助力企業快速進行新技術儲備,已經成了業界通行的做法。據此前普華永道整理的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全球前十大汽車零部件行業併購交易,其中多項就與自動駕駛、電動汽車和互聯有關。

  所以在成立歌樂汽車電子業務部後,佛吉亞又繼續收購了加拿大初創公司IRYStec Software、斯林達安科、汽車照明公司designLED Products以及此次的海拉等多家企業,並聯手Aptoide、米其林、旭陽工業、北汽分別成立了多家合資公司。不僅如此,佛吉亞還於今年2月將旗下隔音和軟內飾業務出售給佩爾哲集團,以進一步聚焦座艙電子、氫能出行等前沿技術領域。

  這些兼併重組不僅從解決方案上進一步完善了佛吉亞的產品體系,還可從業績上產生顯著的協同效應,推動盈利能力,改善現金流增長。據悉僅通過與海拉的合併,據測算就有望令汽車電子、照明、座椅、內飾以及綠動智行五大事業部的銷售額均超過30億歐元。到2025年,新公司的銷售額或達到330 億歐元以上,超出市場平均增長率兩倍,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率將超15.5%,營業利潤率超8.5%,淨現金流在2022 年達到10億歐元以上,讓佛吉亞真正成為快速增長的汽車科技領軍者。

  當前,“四化”變革行至中場,為了在即將爆發的智能新能源汽車領域佔據更多有利形勢,各大零部件巨頭紛紛開始了新一輪的攻勢,一邊拆分那些利潤相對較低的傳統業務,另一邊爭相收購或者合資設立在智能化、電氣化方面的新型技術公司,以更加聚焦核心業務方向。

  據普華永道此前預測,2020年預計零部件領域或有超過200筆的併購交易,而2021年交易數量預計將超過250筆,與此同時零部件企業的破產數量也將打破記錄,達到一個新的高峯。伴隨着這一系列兼併行為的發生,一方面加劇了市場兩極分化,另一方面其實也推動了智能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的快速形成。(蓋世汽車 熊薇)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