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只賺了83萬元,鹿晗王一博撐不起上市公司?

上半年只賺了83萬元,鹿晗王一博撐不起上市公司?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中國企業家雜誌 (ID:iceo-com-cn),作者:鄧雙琳,編輯:李薇,創業邦經授權發佈。

IPO失敗四次後,風華秋實再一次向港交所發起衝擊。

10月12日,風華秋實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第五次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該公司曾在2021年1月22日、2021年9月27日、2021年11月15日和2022年4月1日四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最後都落得“招股書失效”的境地。

風華秋實是一家在中國經營超過10年的音樂娛樂服務供應商,主要專注於授出音樂版權及音樂錄製業務,輔以演唱會主辦及製作、藝人管理。公司創始人李輝曾是搖滾歌手崔健所在樂隊的鍵盤手。公司前身為北京豐華,成立於2010年,曾於2011年簽下汪峯唱片、演出在內的4年全約。

按2021年中國授出音樂版權及錄製產生的收益計算,風華秋實在400多間音樂唱片公司中排名第15位,市場份額僅為0.6%。不過,這並不妨礙這家公司出圈,因為它旗下有一位“頂流”男藝人鹿晗。2015年,風華秋實與當時最火的“頂流”鹿晗簽訂獨家音樂合約。

招股書顯示,2018~2021財年,風華秋實收益分別為10036.6萬元、5560.5萬元、7056.1萬元、8185.8萬元,2022年前六個月收益為4223.9萬元。營收雖有反彈,但純利率方面並不明朗,2018~2021財年,純利率分別為 18.5%、 33.8%、 60.5% 、40.6%,但2022年上半年,純利率暴跌至2.0%,錄得溢利僅83.3萬元。

上半年只賺了83萬元,鹿晗王一博撐不起上市公司?

來源:招股書截圖

屢次衝擊IPO,屢次失敗,資本市場不看好風華秋實,最大原因是風華秋實極度依賴旗下藝人鹿晗。

招股書中,鹿晗的名字曾最高出現超200次,幾乎涉及風華秋實所有重要業務。2019財年、2020財年、2021財年和2022財年前六個月,鹿晗直接應占收入金額分別佔公司總收入約25.5%、21.2%、9.3%和25.2%。可以説,鹿晗是風華秋實最重要的營收來源,這家公司也一度被稱為“鹿晗概念股”。

過度綁定單個“頂流”藝人,對公司而言,一方面可以成為收入支撐,但另一方面則要承擔極大不確定風險,被依賴的藝人一旦“塌房”或解約,整個公司都可能因此土崩瓦解。

風華秋實也在招股書中坦言,不能保證與鹿晗的合約期滿後,雙方是否還將繼續合作。一旦不能繼續與鹿晗合作,公司內部又遲遲不能出現下一個鹿晗,這對風華秋實的業績將產生巨大影響。正因如此,資本市場一直對風華秋實保持謹慎態度。

像風華秋實這樣與藝人深度綁定的公司不在少數,風華秋實面臨的困境,也是同類型公司難以打破的桎梏:依賴王一博的樂華娛樂,八年裏衝擊IPO三次,但都以失敗告終;與周杰倫強綁定的巨星傳奇,衝擊IPO三次,也尚未有結果。

“鹿晗概念股”“王一博概念股”的出路何在?

“頂流”依賴症

風華秋實的“頂流”依賴症,是行業裏多家文娛公司的縮影,也成為多家文娛公司上市折戟的重要原因。

內地知名藝人管理公司樂華娛樂的上市之路同樣坎坷,八年衝擊IPO三次,但都以失敗結尾。最近的一次,是8月7日樂華娛樂通過港交所聆訊,定在9月7日登陸港交所,樂華娛樂創始人杜華甚至都已經激動地在朋友圈致謝。

然而,距上市只差臨門一腳,樂華娛樂卻於9月2日突然宣佈暫時擱置上市計劃。據知情人士稱,經紀公司風險高,監管預期不明朗,市場反應不積極,是樂華擱置上市計劃的重要原因。

樂華娛樂坐擁王一博、範丞丞、吳宣儀、孟美岐、程瀟等一眾流量明星,但營收結構單一,高度依賴頭部藝人的B端營銷收入,尤其是“頂流”王一博。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樂華娛樂分別錄得營收6.31億元、9.22億元及12.9億元;排名第一藝人(王一博)應占收入,分別佔同期總收入的16.8%、36.7%及49.5%。2022年前四個月,王一博創收2.01億元,佔樂華娛樂總收入的56.8%,以一己之力撐起了樂華娛樂的“半邊天”。

樂華娛樂極度倚賴的流量們,對其而言既是良藥,又是砒霜。

樂華在招股書“風險因素”部分直言:公司業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簽約藝人的聲譽,但公司無法保證簽約藝人及訓練生將不會捲入無法控制的不可預知事件,如失德行為或不遵守法律法規。該等事件可能造成對公司及簽約藝人的負面報道及聲譽損害。公司亦無法保證將能夠及時發現或有效應對未來涉及簽約藝人或訓練生的負面報道。

被稱為“周杰倫概念股”的巨星傳奇集團有限公司,也在近期第三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巨星傳奇是一家業務深度綁定周杰倫的公司。上市申請書顯示,周杰倫的母親葉惠美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創始人,周杰倫“御用”作詞人方文山為公司首席文化官。

巨星傳奇招股書指出,公司目前業務運營主要包括兩大板塊:一是新零售業務,主要開發及銷售健康管理產品及護膚品;二是IP創造及營運分部,通過為媒體內容提供策劃及其他項目管理服務、擔任大型明星演唱會及其他活動的策劃服務供應商或投資方以及設計、授權專有明星IP。

實際上,這家公司主要靠周杰倫影響力賣周邊產品來快速變現。巨星傳奇的支柱性產品是魔胴防彈咖啡,2020年來自魔胴防彈咖啡的收入為3.33億元,佔比達到72.8%。

資本市場對巨星傳奇的擔憂,除了商業模式不明朗,也有過度依賴周杰倫的原因。巨星傳奇本身並未有核心競爭力,一旦明星的影響力消退或活動減少,就會對公司的發展造成巨大影響。

中國青年劇作家、導演向凱告訴《中國企業家》:“近幾年,國家對文娛市場尤其是流量藝人的監管整頓,讓過度依賴單個藝人的公司風險很大,尤其這些公司在內容上也沒有太多優異表現,只依靠流量堆起來的藝人,很可能公司會隨着藝人(的不當行為)一夜坍塌。公司應當把依賴某個藝人的標籤摘掉,把內容凸顯出來,才是主要調整方向。”

資本不愛“頂流”

文娛行業曾是資本青睞的熱土,如今資本卻對其“避之不及”。

IT桔子數據顯示,2018~2021年,文娛傳媒行業分別發生84起、34起、24起和23起投融資事件,融資金額分別為181.51億元、24.24億元、32.28億元、33.47億元,無論是融資次數還是融資金額,都大幅削減。

收入減少,融資不利,為了謀求運轉,許多文娛公司都試圖衝擊IPO,想通過上市進行資金籌措。然而,除了上文提及的風華秋實、樂華娛樂、巨星傳奇反覆IPO折戟,開心麻花、和力辰光、華視娛樂等文娛公司,也紛紛在近幾年提交過IPO申請,但都以失敗收場。

為何這些文娛公司IPO屢次失敗,卻又不斷挑戰?向凱認為,這些公司主要是想把文娛資本化。

“近幾年在國家監管整頓下,文娛公司面臨的風險極大,所以他們想把這種風險轉嫁給資本市場。這也是風華秋實、樂華娛樂等公司反覆衝擊上市的最主要原因。但資本市場已經看清這種形式,如果單純依賴藝人的流量,股民不會輕易買單。”向凱説。

2018年,中國影視行業經歷查税風暴,監管部門於當年年底對藝人薪金佔電影及劇集總投資的比例實施具體要求,造成國內藝人管理市場整體市場規模下行。據安信國際研報數據,2019年,我國藝人管理市場行業規模約583億元,而2017年和2018年則分別約為630億元和685億元。

此後,針對文娛行業的一系列監管“組合拳”密集落下。2018年至今,范冰冰、鄭爽、吳亦凡、李易峯等“頂流”藝人接連翻車,也讓文娛公司面臨的風險劇增。疊加疫情衝擊,線下演唱會暫停、綜藝錄製和影視拍攝延期,文娛行業舉步維艱。

由於疫情等因素,文娛公司的收入、利潤在這幾年波動較大,一定程度上源自於線下演出受到限制,自2020財年以來,風華秋實不少於15場大型演出被取消,其中包括終止了一個合約金額為290萬元的演唱會製作項目。

與此同時,近幾年,風華秋實原創音樂作品數量下降,購入的音樂作品數量上升。根據招股書,2018~2021財年,風華秋實購入音樂作品的數量分別為0件、0件、16件、262件。業績也不樂觀,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為4223.9萬元,溢利僅為83.3萬元。

向凱認為,風華秋實和樂華娛樂等公司,與流量藝人捆綁上市的辦法過於“簡單粗暴”,能否找到自身二次發展曲線,調整公司發展策略,加大原創內容輸出,堅持內容為王,讓資本市場看到發展的願景,才更有利於這些文娛公司衝擊IPO。

打鐵還需自身硬,資本市場只相信實力,不相信“頂流”。

參考資料:

《背靠周杰倫?巨星傳奇再衝港股IPO》,Morketing

《王一博背後樂華娛樂赴港上市:藝人管理收入佔九成,公司毛利率約50%》,第一財經資訊

《風華秋實第五次遞表港交所:今年上半年期內溢利僅為83.3萬 純利率則暴跌至2.0%》,中華網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19 字。

轉載請註明: 上半年只賺了83萬元,鹿晗王一博撐不起上市公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