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國家賬本”的錢怎麼花,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備受社會關注。
7日,代表委員在審查討論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時認為,一個個數字背後,體現了國家政策動向,回應着百姓關切和期盼。當前要抓住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把握好宏觀政策走向,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起好步、開好局。
升降之間,釋放政策積極信號
“2020年,武漢市民營企業堅定信心,在中央一攬子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化危為機,逆勢而上,取得恢復性發展,也為武漢的疫後重振、經濟復甦作出了貢獻。”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志代表説。
過去一年,經受住疫情衝擊,我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相比去年GDP2.3%的增速,計劃報告顯示,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預算報告顯示,今年赤字率從3.6%以上下調至3.2%左右。
“GDP增速6%以上,赤字率下調。數字的一升一降,釋放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明確信號,同時為防範經濟下行風險預留政策空間。”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兆安代表説,宏觀政策更加務實、靈活,及時根據形勢調整,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體現了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等方面相統一。
計劃報告提出,今年建立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並擴大範圍,將2.8萬億元中央財政資金納入直達機制,為基層提供更加及時有力的財力支持。
“中央財政資金直接下達到市縣基層,今年規模明顯大於去年,這是支持地方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舉措。”江蘇省審計廳廳長侯學元代表説,財政資金髮揮效益,既要及時撥付,更要精準使用。審計機關將瞪大眼睛、緊盯不放,確保資金用到刀刃上、緊要處,提高惠企利民政策的有效性。
侯學元認為,把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好用到位,政策要更加突出績效導向,使資金管得嚴、放得活、用得準,力求“精準滴灌”到需求終端。
助企紓困,加大民生支出力度
過去一年,在應對疫情衝擊中,中國上億市場主體展現出堅強韌性。
“這得益於國家出台實施規模性紓困政策,加大減税降費力度,幫助企業對沖疫情影響。”全國政協委員、吉林康乃爾集團董事長宋治平説,2020年,企業享受各項税費減免近3000萬元,製造業行業增值税税率下調這一項就為企業減少了2000萬元税負。
助力市場主體“青山常在”,讓市場主體“輕裝上陣”。2021年,財政支出重點仍是加大對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的支持力度。
預算報告顯示,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超過25萬億元,其中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衞生健康等民生相關支出佔了大頭。
安徽省財政廳廳長羅建國代表説,全面落實政府過緊日子要求,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要把寶貴的財政資金用好,用“真金白銀”解決羣眾最關切的事。
2020年10月29日,湖北省十堰市太和醫院西苑院區傳染病救治樓建成投入使用,這是湖北省第一個利用抗疫特別國債項目資金建成的公共衞生補短板項目。
“希望國家選擇一些基礎條件好、輻射範圍大的地方公立醫院,加大投入,建設區域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確保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太和醫院院長羅傑代表説。
在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方面,預算報告顯示,中央財政就業補助資金安排559億元,增加20億元,支持地方落實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
58同城CEO姚勁波代表説,報告提出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完善重點羣體就業支持體系。“保市場主體就是保就業,企業將依託本地生活服務業務,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扶持力度,激發第三產業潛力。”
堅持創新,為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預算報告提出,堅持把科技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優化支出結構。
“在推動創新發展和產業鏈升級方面,應以政策優勢激發企業和人才創新活力。”中國工程院院士丁烈雲代表説,未來五年,無人駕駛、智慧醫療、社區居家養老等很多科技應用場景,都需要引入更多的創新要素,為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預算報告顯示,延續執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政策,將製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進一步提高到100%,用税收優惠機制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先進製造業企業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額。
“2020年,集團旗下的浦江纜索股份有限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2200萬元,税收紅利緩解了疫情給企業帶來的衝擊。”上海奧盛集團董事長湯亮代表説,這一系列税收優惠機制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去年我們企業享受優惠政策、減免政策後,税收比上年度大幅增長,這得益於創新創造,尤其是新產品產值率的提高。”湖北天門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方勇代表説,要構建良性循環的產業鏈生態,促進中小企業在“十四五”期間實現高質量發展。
“只有始終堅持創新,才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羅建國代表説,今後應聚力戰略科技力量建設與“卡脖子”技術攻關,落實税收、資產管理、政府採購和金融等支持科技創新政策,運用好市場機制,引導撬動資本力量,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記者趙文君、陳剛、何欣榮、段續、張紫贇、王斯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