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字總結,產品市場能力模型

編輯導語:產品市場的誕生互聯網發展的早期,沒有產品經理,程序員就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如今隨着不斷的發展,產品市場經理也隨之出現,產品市場建立的職業技能又有所不同;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產品市場的能力模型,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4000字總結,產品市場能力模型

如果你瞭解過產品市場的職責,或者正在從事着產品市場的工作,那麼我相信你一定能夠列舉出不少產品市場的工作職責和能力要求。

但是當你需要向別人介紹“我是誰”的時候,往往還是一言難盡;因為產品市場是一個涉及多部門、多領域的工作,不同組織內部定義不同、職責不同的情況非常常見。

在此,圖圖為大家梳理了產品市場能力模型,試圖去解釋我所理解的產品市場工作。

閲讀本文,希望能夠幫你:

  • 概括產品市場的職責,幫助新人介紹清楚自己是幹什麼的;
  • 對照能力模型評估自己的工作流程和業務能力;
  • 找到自己的方向,根據自身經驗向某一方向的產品市場專家努力。

那麼開門見山,就讓我們直接來看這個產品市場能力模型吧:

4000字總結,產品市場能力模型

這個能力模型,可以概括產品市場的職責以及工作流程,下面我們去展開講解能力模型:

一、洞察——三看

洞察,是產品市場的基本能力,也是開展一切工作的前提;任何崗位都需要洞察,產品市場格外需要,否則你的賦能就成了誤導、你的營銷方案將顆粒無收;方向錯了,做的越多,死得越快。

那麼,產品市場該如何進行洞察呢?其實很簡單,可以歸結為“三看”——看客户、看自己、看競品。

看客户,可以分為潛在客户和成交客户兩類:成交客户是企業已經攻下來的城池,潛在客户則是有待開拓的疆土。

看客户該看什麼呢?

  • 看付費能力和市場規模
  • 看客户需求和解決方案
  • 看目標行業的發展趨勢

我們可以根據第三方報告、成交客户數據分析、調研訪談等多種形式,定性或定量地給出對於客户的分析報告;在這就不展開講了,因為對於目標客户的分析屬於企業內相對敏感的信息,所以我也不好放一些模板給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搜索公開的市場報告,分析的形式和產出並不固定,能講清楚問題就行)。

看自己,就是要對自身情況有清晰的認知,客户的需求很多,很多需求背後都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盲目被客户需求牽着鼻子走,產品很快就會變成功能層面的“屎山”。

好生意很多,但不是每一個好生意企業都可以涉足,這個取捨就需要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看自己該看什麼呢?

  • 看自身定位和戰略
  • 看企業在賽道中的優勢、劣勢
  • 看現有產品、方案、團隊的狀況

看自己是最簡單的,因為所有事情、人員、數據都擺在眼前;看自己又是最難的,盲目自信、妄自菲薄之類各式各樣的情緒、老闆的頭腦發熱都會導致看自己的結果一點都不客觀,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看競品,可以從產品層面、策略層面、市場層面分成多個維度;全面瞭解你的對手,這能幫助你找到錯位競爭的優勢,彌補短板。

二、賦能——賣什麼,怎麼賣

在這個能力模型裏面,我沒有寫產品市場JD裏面經常提到的“包裝產品”“提煉賣點”之類的內容;因為這些事是過程,而非結果。

你要蒸包子,怎麼可能不會和餡兒呢?

賦能的核心目的,是要解決兩個問題——賣什麼、怎麼賣;只要達成這兩個目的,你選擇寫報告、搞培訓、做物料都無所謂,僅是過程和手段的區別而已。

賦能產品,解決賣什麼的問題;產品市場走在市場和銷售的第一線,需要為產品部門提供方向性的指引,這在一定程度上和商業產品經理的工作有所重疊。

在ToB業務中,無論是產品和銷售都應該為公司的營收策略服務;為了某個場景產品需要提供新功能,行業解決方案也絕不能沒有產品經理的參與,那會像給模特套上了一件完全不合身的衣服,怎麼會好看呢?

賦能產品的過程,不止需要提供報告和需求總結,還要讓產品經理參與推廣策略的制定、解決方案的包裝;從而提升產品經理的商業嗅覺,共同討論出產品的發展方向,從根本上解決“賣什麼”的問題,告別閉門造車。

賦能銷售、市場,解決怎麼賣的問題,市場和銷售是一起促成簽約的部門,方法不一樣但是殊途同歸;對於銷售的賦能,行業內早就形成了比較通用的框架可供參考,即銷售工具包+培訓。

銷售工具包以產品介紹、解決方案(行業、場景、職能等)和案例為主體,輔以行業或者銷售過程所需要的其他內容;如快單型的產品(一般分界線是客單價4w以下),客户單價較低,成交週期一般在一個月以內,所以不需要過多定製化的方案。

銷售工具包也偏向於全面、標準、即插即用,銷售直接打開工具包-找到客户需要的內容-發送就行了;而對於高客單價的產品,往往成交週期較長(甚至需要招投標),工具包需要給銷售自由發揮的空間,配置專屬方案;不同行業也有一些個性化的內容,如數據類型的產品重視安全説明文檔、通用型產品需要場景化的解決方案等。

對於市場的賦能,則主要集中在內容營銷、品牌和活動,賦能的流程和物料也沒有標準的形式;核心在於把控好市場宣傳的方向和角度,賦能的形式可以是討論、素材、培訓等等。

三、組織協同——商業化小組

只要你不是SaaS領域的小白,那麼一定或多或少地參與過各種形式的商業化小組;這些小組可能是虛擬的、也可能有獨立組織架構,可能是行業化的、也可能是產品線的。

這些商業化小組往往橫跨產研、銷售、市場和售後,是產品在GTM過程中負責探索市場、賦能公司全員的重要組織;而商業小組的組織協同工作,就是產品市場最重要的職責之一。

在這個組織中,產品市場可以是負責人,也可以是組織者和參與者。

想要搭建一個商業化小組,需要以下幾個步驟:

1. 確認小組成員

小組成員需要橫跨產研、銷售、市場和售後,確保種子客户的全生命週期可以在小組內完成;對於小組人員的選擇,應當選取能力強、有探索意識並具備解決問題態度的成員。

2. 確認目標和管理制度

核心的目標其實有兩個:

  • 業績目標:業績目標不應太激進,因為這個小組不是為營收而生的,而是按照預期的客單價、行業打下固定數量的客户,為大部隊打前哨;如果目標太激進,大家忙着打單,就沒時間進行下面的目標了。
  • 知識沉澱:客户的需求跟預期是否一致、銷售資料的打磨、行業化的探索等問題,都需要通過商業化小組來解決;小組不光要忙着打單,還要將從宣傳、打單到服務的整個流程沉澱下來;後續在公司全面推廣,完成新產品、新戰略的規模化落地。

既然是組織,就要有獎懲、例會等管理制度,這裏不再贅述;補充一句,商業化小組應當有豐厚的獎勵制度,因為他們在探索未知的領域,要面臨很多思考和試錯,付出的情感和精力是成倍增長的;而這些,光靠責任心遠遠不夠,還需要獎勵來驅動。

3. 確認作戰計劃

人有了,目標有了,到了擼起袖子開乾的時候!該怎麼幹才能讓原本割裂的一批人,按照相同的節奏和目標而努力?

可以根據軟件交付的週期,分為三個主要工作:

1)產研工作

產研工作要保證產品及時上線,並根據市場反饋進行修整。同時,在GTM階段要重視服務其他團隊。

主要職責就是要提供產品資料(競品分析、BRD、功能清單、產品説明書等),很多產品不重視這些內容的質量,但是商業化過程中必須重視起來;另外就是對於售後客户的支持(新產品一般會有超多BUG)以及DEMO環境的搭建。

2)營銷和銷售

這是商業化過程的重頭戲,不僅是為了營業額,也是為了打造標杆和樣板,這個過程主要做三件事:銷售工具包的打磨、銷售團隊的養成以及市場推廣的探索;銷售工具包的打磨不必多説,筆者重點介紹一下後兩點。

銷售團隊可以根據目標客户清單,去探索和迭代銷售流程、方法等,同時不斷培訓賦能;通過幾個客户的嘗試,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打單流程,就算完成了任務;在此過程中,產品市場要全程參與,這是瞭解客户需求和市場反饋的絕佳時機,同時也能更好地完善工具包。

市場推廣需要我們完成新產品的線上、線下、投放以及合作等推廣方式的籌備和探索,配合着產品上線、案例和方案產出等進行發佈和宣傳;待到規模化的時機到來,即可按照這個模式加大投入,助力產品推廣目標達成。

3)產品交付

賣得出去,還要接得住。

新產品的交付壓力要比成熟產品大得多,在此階段找到並解決產品問題,培養交付團隊的流程和能力;同時與產品市場配合產出樣板案例供宣傳推廣之用。

商業化團隊的產品交付人員,不僅要負責服務客户,還要與產品、銷售和營銷人員保持密切聯繫;讓整個商業化團隊瞭解產品落地的阻力、產品價值的產生以及客户需求的發展。

以上就是組織協同的內容,可以看得出來內容非常多;因為涉及到了商業化的團隊和進程,在此不做詳細的展開,如果大家感興趣,後續可以單出一篇文章來講解。

四、營銷——產品品牌和營銷

許多產品市場都是市場出身,甚至許多產品市場崗位就隸屬於市場部門;所以基於產品或者行業化的發佈、推廣和獲客,都有了非常成熟的經驗可以學習。

對於一個新產品,這個過程中既要重視品牌,也要重視營銷;前者是幫助一個新產品佔領用户心智,後者則是做好推廣策略的探索和打樣。

在這裏我簡單列舉一下產品市場的營銷職責,不做深入的解釋和討論:

1)線上宣傳

許多產品市場,入職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官網,畢竟官網是產品的標準介紹以及流量的集散地。

除了官網,還有各類海報、軟文以及宣傳視頻,這些工作在傳統的市場部也是有人做的;產品市場來做的區別是對於產品有更深度的包裝和提煉,除了內容,還有傳統的媒體發佈、新興的直播課等宣傳手段。還可以與節日、促銷等相結合,加大線上宣傳的力度。

2)線下活動

除了傳統的獲客活動,產品市場還應當關注對於種子客户、售後客户的維護和溝通。這是難得的、思維碰撞的機會;對客户、企業都有很多好處。能夠幫助我們更深刻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反饋。

如果BUG太多,怕被打也可以不組織客户交流會,先踏踏實實改BUG再説。

3)投放和合作

這兩項工作都需要控制好節奏和規模,如果產品不成熟,做得越好死得越快;產品上線初期更多是摸索,產品一旦成熟,就可以抓住時機擴大規模。

以上,就是筆者總結的產品市場能力模型。對於產品市場能力和工作職責的梳理肯定有遺漏,但是大體的能力和方向就是這些;基於不同的從業經驗和個人興趣,產品市場會發展出不同技能樹。

一種是解決方案型產品市場專家,能夠產出特別專業的產品介紹,行業解決方案,甚至還可以站台、講產品、講方案。

第二種是市場營銷型的產品市場專家,對營銷比較精通,能夠做非常好的營銷推廣方案,並確保方案成功落地。

正在閲讀的小夥伴,你的技能樹是什麼呢?

#專欄作家#

袁林,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分享SaaS運營和企業管理/協作/辦公的相關知識。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208 字。

轉載請註明: 4000字總結,產品市場能力模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