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酒僧
感謝關注知酒僧!
上個月的價格文章《2022年2月白酒購酒指南:“熱”是潮流,不是趨勢》對白酒趨勢做了簡單判斷,諸如白酒淡季、價格下行、理性消費等。
話音剛落,水晶劍、汾青花等就傳來了漲價的消息,具體有哪幾家執行漲價計劃我沒有去關注和統計。雖然他們也會通過各種方案、政策來彌補價差,算下來也許不會對終端影響很大,但逆風漲價潮到底有沒有道理?
我不知道答案,但除了頭部品牌,其他酒企喊口號放衞星的夢很難成真。
與上個月相比,即時採集的電商價格普遍上漲,大多數酒款的增幅在十幾塊徘徊,也有部分酒款跌價,考慮到電商價格的波動性,這點變化不算什麼。列出電商價格的唯一意義就是便於比較,與好價、建議入手價做個對比,對於購酒本身並沒有什麼價值,這玩意天天變。
過去兩年是酒企野蠻生長的黃金時期,今年起開始進入大浪淘沙的時段,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如果説之前拼的是概念和做一隻乘風而飛的豬,今年便開始拼誰底子厚了。
我之前一直詬病酒企整天鼓吹消費升級,這幫人都讓那些坑蒙拐騙的諮詢公司給忽悠瘸了,消費究竟有沒有升級先擱置爭議暫且不談,他們對消費升級的理解也太過於屁股坐在斜坡上了。真正的“升級”應該是對高品質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不是讓你把同樣品質甚至是降質的酒瘋狂提價。那樣不叫消費升級,叫不懂事地割韭菜。
一二線酒企的價格暫時還站得住腳,三四線酒企跟在後面搖旗吶喊,但嗓門沙啞,價格頂不住的。我們拭目以待,一定會有好價放出來。
本期非大流通酒款價格沒什麼變化,酒款也無增刪,與上個月一致,就不重複發了,需要的酒友可以看上一期。
這個月關於價格部分沒有什麼需要細聊的,上半年的行情也不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最多又是聽幾道放衞星的胡言亂語。那些濃轉醬、米轉醬動不動就要銷售破百億,市值幾千億,也不知道每家酒企想沒想明白人的肚子裏一共能裝多少酒?
以如今各大酒廠的產能,未來每個人年均要喝十來瓶白酒才能消耗掉,若是刨去不喝酒的人羣,我們這些喝酒的人真是壓力太大了。為了你們的畝產萬斤夢,先戒為敬。
關於新酒,可能洋河新款手工班要發佈了算是件值得説説的事,這酒也是倒黴催的,受疫情影響,從年前推到了年後,年後繼續受影響,最終連發佈會的場地都換了個城市。聽説定價很高,怕又是款走價不走量的標杆產品。
還是聊點別的。
前幾天曉原(zxyfenjiu)給我寄了點酒,全是光瓶的清香型,外觀一模一樣,他找汾酒的大師幫忙調的酒,説讓我喝喝看哪個好。
我一直也沒喝,直到昨晚有個酒友盲品了幾款酒,酒款就是下面這張圖,品完哭着跟我説:盲品了一下,一個也沒猜對……
他找藉口説一定是他兒子在一旁搗亂才導致全軍覆沒。我笑到生活不能自理,這幾款酒不全對還説得過去,全不對是萬萬想不到的。於是發了個朋友圈,引得一堆酒友鬨然大笑,紛紛表示他可以戒酒了。
這名不願意透露城市、姓氏的來自河南鄭州的楊姓酒友表示家裏買了大幾十款酒,以後要經常盲品,順便給我提供些黑料素材。
有了這個引子,我就想着試試那幾款清香型到底有何區別,用這種難度比較大的盲品來挑戰一下我的軟肋。沒想到這兔崽子還給我挖了坑。
順序分別是:3號、4號+、5號、8號、20號和無標籤。他沒有給我任何提示,外觀也看不出任何區別,都是光瓶,酒液透明。
3號:聞香有陳味,略帶豆豉味,香氣簡單明瞭,入口層次感不夠豐富,喉部苦味,回甘不易察覺。
4號+:聞香類似3號,入口氣化感較強,層次豐富,在口腔綻放激烈。
5號:不功不過,苦味帶來不愉悦感,酒體強度尚可,但勾調欠缺,不夠協調。
8號:聞香與3號和4+接近,細品之下有着較強刺激感,麻舌頭。酒體協調性略差。
20號:聞香陳味足,有醬油味和豆豉味,入口酒精味較重,但又比較柔和,在幾款有標籤的酒裏應該是老酒加的最多的。
無標籤:聞香幽雅舒適,有果香氣,生糧香氣濃郁,入口氣化感較強,回甘明顯,略帶苦味,有較典型的汾酒風格、特點。
以上是我在品鑑時用紙筆簡單記下的特點。
那幾款有標籤的聞香比較接近,3號、5號、8號和20號都有類似醬油、豆豉的味道,4號+濃烈些,20號比較幽雅,8號香氣略淡,整體來説4號+和無標籤的聞香最舒適,特別是無標籤的糧香氣有種烤餅蒸饅頭的味道,很愉悦。入口5號烈一些,20號最温和,無標籤的那款口感最好,吊打前面幾個。
我把品鑑體驗發過去後,他正在開車,我也不知道開的是哪個車,顧不得説話,回了幾個大拇指,少頃他給我揭曉了答案。
最好的酒是無標籤那款,是汾酒青花30基酒,其他五款都是調酒老師用某酒廠的酒勾調的,5號是原酒降度,3號、8號、20號都是該酒廠定樣酒,4號+是他請汾酒的大師單獨調的。所以聞香風格一致。
由於信息不對稱,他還挖了坑,五款差不多的酒,一款名酒,在輪番試飲下味蕾容易麻了,再加上是同香型,品鑑難度大,幸運的是結果尚還説得過去。
要不是對這小子熟悉,這酒我壓根就不可能試,也不敢試來路不明的光瓶酒。
後來才知道他是想試試能不能調出一款三十多塊錢的口糧酒,品質接近老白汾的水準。
説實話,這個要求不低,難度挺大的。一款酒好不好,與成本有必然聯繫,低端的基酒品質不高,再怎麼勾調都很難達到諸味協調的效果,解決辦法有兩個。
一是加優質陳年基酒、優質調味酒來改善,但這麼一來成本就上去了,要知道老酒、調味酒都是寶貝疙瘩,有一滴鮮的作用和效果。這幾年很多新冒出來的醬酒企業缺乏這類優質老酒和調味酒,他們要想做高端酒割韭菜,只能高價從老牌酒企購買。
二是加酒精、香精等,這種辦法被市面上絕大多的酒廠採納,那些低端純糧口糧酒加點酒精改善口感,增加酒體穩定性可以説是行業公開的秘密。良心的加一成,實在的加三四成,缺德的加六七八九成。
不少酒廠做低端口糧酒,基酒也是大量收購自周邊和異地小酒廠,買來的基酒裏就已經被人摻進去了不少食用酒精,但卻是按純糧基酒價採購,出來的酒裏又怎麼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純糧酒”呢。所以喝低端口糧酒,要儘量信賴、選擇那些產能充足的大廠。
不論哪個酒廠,低端純糧酒加酒精也是基操,適當添加酒精能夠增加酒體穩定性、協調性,提升口感。有些還會加其他“佐料”來平衡口感,一個弄不好就會產生“油漆味”“指甲油味”,但反推則不然,不能因為一款酒喝起來有漆味、油味就斷然説它加了香精之類。
只是從消費者角度,如果覺得一款酒的味道比較“怪”,是可以大膽懷疑且無需小心求證的,大不了繞着走就是了。
關於“來路不明”的酒,我有兩次經歷,好像是車頭頂在了水溝邊翻車了,但又好像沒有翻車。
有次一個風投知道我喜歡喝酒,就拿了兩款酒給我試試,倒在了一次性杯子裏,讓我判斷酒體風格。説實話,從聞香、品鑑來看都是川濃風格,接近瀘州、邛崍那一帶的特點,我就猜兩款都是川酒。結果一個是瀘州老窖,一個卻是網紅酒觀雲。其間真味就自行琢磨吧。
另一次是在一個酒局上,某酒行的老哥偷偷揹着我倒了杯酒讓我試試怎麼樣,主要是想問問和正在喝的珍三十孰優孰劣。我喝着風格接近國台或釣魚台,比試過的所有普通鎮酒要高明很多,嚐起來老酒比例應該是比較高的,但不如珍三十那麼幹淨,就猜了要麼是釣魚台要麼是國台。之所以敢這麼篤定,除了風格類似外還耍了點小聰明,猜他們不至於隨身帶一些徹頭徹尾不入流的酒。當我把範圍縮小到這兩個品牌時,他在場的小兄弟就已經驚呆了,以為頂多能喝出高低優劣,沒想到把品牌也給講出來了。答案是鐵蓋釣魚台,那時鐵蓋釣魚台剛面世不久,我也是第一次喝。
上篇文章《碎碎念》説了些喝酒逸事,我也想聽聽大夥有意思的事兒。
歡迎、感謝關注知酒僧,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