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版圖”不斷擴大 “中國北方日用瓷都”加速轉型升級
第十二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朔州分會場暨應縣木塔·朔州第四屆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開幕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李紫薇 攝
新華社太原5月24日電(記者王學濤、李紫薇)又一次來到山西朔州市應縣,阿外斯輕車熟路地尋找着心儀的產品。
38歲的阿外斯是巴基斯坦Sinopak廚房用品分銷公司首席執行官。近年來,他每年都從應縣購買80到100個貨櫃的瓷器,價值3600萬元至5000萬元,“在巴基斯坦,人們每天都用瓷器,尤其喜歡這裏的瓷器——輕、美、便宜。”
朔州位於中國山西北部,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日用瓷生產基地,有着“中國北方日用瓷都”的美譽。全市現有全鏈條陶瓷製造企業108户,形成年產日用瓷38億件、建築瓷7200萬平方米、衞浴瓷2萬台、工業瓷2萬噸的生產能力。這裏的產品外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且它的“出口版圖”仍在不斷擴大。
日前,第十二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朔州分會場暨應縣木塔·朔州第四屆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在應縣舉辦。近百家陶瓷企業齊聚於此,展精品、亮絕活、共話瓷器發展。
自1978年起,阿外斯的父親就從中國購買瓷器銷往巴基斯坦。在他看來,未來幾年是朔州瓷器發展的一個好機遇。
應縣博達瓷業有限公司是當地一家出口大户。投產3年多來,產品主要出口中東地區和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韓國等。2020年產值達7000多萬元,今年預計可達1.2億元至1.3億元。
“因為疫情,瓷器的市場供應鏈主要轉移到了中國,需求一下子增加了不少。”公司負責人侯立新説。
面對不斷增加的業務量,侯立新正籌備新建一個電商基地,在傳統外貿基礎上實現網紅直播、跨境電商等新型營銷模式。在他牽線搭橋下,一家香港企業和一家日本企業已計劃在應縣投資建廠。
原材料、人工、土地等優勢是朔州吸引投資者的重要因素。天津嘉運萬通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若冰説,當地高嶺土質量高,產品白度好,受國內外客户喜愛,“此外,這裏產品物美價廉,產品更新快,較好地適應了市場需要。”
2020年,朔州陶瓷中歐中亞班列開闢了對外貿易新幹線,為“朔州製造”進入“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提供了穩定渠道。
來自新疆的採購經理董運明對此深有體會。近4年多來,他每年要從朔州採購800多萬元的瓷器產品。之前,產品通過汽運由朔州送達新疆,再銷往中亞。目前受疫情影響,汽運暫停,“好在可通過班列‘家門口’發貨,既方便又快捷。”
“外國人喜歡異形器,用來擺乾果、水果、肉類等,每次過節都要換,採購量非常大。”董運明説,朔州在日用瓷和酒店瓷具上有獨特優勢。
在呈現蓬勃活力的同時,“中國北方日用瓷都”的從業者也意識到日用瓷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性。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湖南華聯瓷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君奇説,中國日用瓷行業只有從傳統制造走向智能、高端、綠色製造,加強產業鏈協同,才能走向未來。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王建中認為,中國正進入休閒消費快速增長期,陶瓷產業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通過創新賦予產品更多內容、設計和文化信息。
朔州也認識到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重點打造技能人才隊伍。2020年,朔州陶瓷職業技術學院創辦,當地“黑釉窯變技藝”傳承人、景德鎮陶瓷大學研究生等扛起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
“很多人不知道在巴基斯坦一套日用瓷要有61件。期盼這裏的老闆常到國外轉轉,多瞭解外國人的生活習俗和文化需求,生產出更多暢銷國外的產品。”阿外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