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改革激盪三十載 資本市場助力大國經濟崛起

由 聊素麗 發佈於 財經

從“摸着石頭過河”,到逐步成為與我國經濟體量相匹配、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資本市場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成長;從“老八股”“老五股”到如今的4300多家上市公司,資本市場培育的經濟發展“主力軍”越來越多;從服務國企改革起步,到創業板、新三板、科創板相繼推出,資本市場體系漸趨完備……我國資本市場僅用30年就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的發展歷程,股市成為國家重要核心競爭力的組成部分。

改革激盪三十載,資本市場整裝再出發。圍繞穩步推進註冊制改革、持續優化法治環境、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等方面,一系列改革措施綱舉目張,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在開啓“十四五”規劃、邁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關鍵時刻,中國經濟已站上新起點,資本市場將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堅持初心 錨定服務實體經濟

30多年來,我國資本市場櫛風沐雨,砥礪前行,在攻堅克難、改革創新中邁向高質量發展,發生了深刻的結構性變化,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越來越大。

滬深交易所設立,衝破了意識形態束縛,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國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和魄力;股權分置改革順利完成,A股市場進入“全流通”時代,為實現市場化定價和股市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以證券法、公司法為核心的資本市場法律法規體系不斷完善,依法治市、依法監管全面加強,為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保駕護航;雙向開放的層次和水平不斷提高,資本市場有效借鑑國際最佳實踐,推動中國經濟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大循環;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順利實施,通過增量改革帶動存量改革,開啓了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

透過數據看發展,作為實體經濟“基本盤”的上市公司,質量在穩步提升。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世界經濟深度衰退等衝擊,上市公司顯示出較強發展韌性,2020年度實現營業收入53.3萬億元,淨利潤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和2.3%;創新驅動明顯增強,上市公司研發投入9867億元,同比增長14.5%,遠超營收和淨利潤增速;民企融資難有所緩解,2020年民企籌資活動淨流入(不含付息分紅影響)同比增長99.6%。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日前出版的《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一書序言中指出,中國資本市場短短30年實現歷史性突破和跨越式發展,主要得益於四個“始終”,即始終堅持黨對資本市場工作的全面領導,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根本宗旨,始終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始終堅持人民立場。“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起點,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對於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我們肩負的歷史責任和光榮使命。”易會滿指出。

鋭意改革 承擔新使命

站在經濟發展新起點,資本市場正在實施新一輪全面深改,承擔起引領創新經濟發展和進一步激活市場化資源配置功能的新使命。

在中國經濟的新徵程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被放在突出位置。在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看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應將支持科技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最大限度地調動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一是應加快形成科技與資本的高水平循環機制,適時在全市場推廣註冊制改革。如此,更加包容、高效的市場體系有望使更多科創企業得到資本市場加持,加快構建科技資本高效循環新格局。二是要充分激發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完善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制度,健全激勵約束機制。”趙錫軍認為,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應堅持兩大方向。

作為經濟系統市場化水平最高的要素市場,進一步激活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仍存空間。“一方面,應適應註冊制改革,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制度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通過股權債權投資融資、併購重組等市場化機制安排,促進要素向最有潛力的領域集聚。另一方面,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功能亟待強化,中長期資金入市渠道需進一步拓寬,要完善多層次市場體系,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此外,應強化產品創新,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説。

乘勢而上 構建新格局

“十四五”開局之年,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已成為中國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題主線。乘勢而上,穩步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全面落實“零容忍”、有序推動資本市場制度型對外開放將是未來一段時期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着力點。

全面實行註冊制已是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確定方向。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認為,全面實行註冊制將是“十四五”時期資本市場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切入點。“着力推進註冊制改革,需增強對企業上市的包容性和支持力度,持續帶動發行承銷、交易、持續監管、投資者保護等環節關鍵制度創新。以市場化定價制度吸引更多優質公司上市,進一步優化資本市場發行生態,加快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他説。

針對落實“零容忍”方針,證監會在研究部署2021年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穩定重點任務時表示,進一步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建立跨部委協調工作小組,加大對欺詐發行、財務造假、市場操縱等惡性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對有關機構和個人的責任追究一抓到底。貫徹落實新證券法和刑法修正案(十一),配合修訂證券期貨犯罪案件刑事立案追訴標準,出台欺詐發行股票責令回購等配套制度。依法從嚴加強對上市公司、中介機構等市場主體的日常監管,優化市場生態。

推動資本市場制度型對外開放也有較大提升空間。“除了資本項目有序開放外,我國已基本放開金融業對外資的管制。當前金融業還需在服務能力和開展國際競爭方面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特別是與國際市場和監管規則相銜接。加快資本項目開放力度,實現國內外資本跨境自由流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昝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