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11日—17日),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8210億元,比2020年春節黃金週增長28.7%,比2019年春節黃金週增長4.9%。
餐飲消費紅紅火火,春節檔黃金時段的電影“一票難求”,熱門商圈的“網紅奶茶”排着長隊,這都是春節期間消費熱潮的一個縮影。在就地過年號召的影響下,不僅出現了“原年人”這一新羣體,更激發了市場新活力,釋放更多新型消費潛力。據《2021春節就地消費報告》顯示,就地過年不僅帶動了自熱火鍋、自熱米飯等“一人食”商品的銷售,也產生了新的“異地投餵”、“異地拜年”現象。據某外賣平台數據顯示,農曆臘月廿八至除夕,年夜飯半成品外賣同比增長4倍,年夜飯禮盒外賣同比增長2倍。
就地過年減少了人員流動,不減的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消費的物理空間雖然受限,但是渠道和方式仍在不斷拓展創新,從外出就餐到“年夜飯打包配送”,從提着年貨登門拜年到“異地拜年”“訂單串門”,從“出省旅遊”到“近郊度假”,新變化新趨勢之下是“原年人”的以變應變,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也尊崇傳統的過年習俗,保持對美好生活的不變追求。同時,這體現商家精準識“變”,充分挖掘特殊時期的消費偏好,及時做好線下品牌與線上銷售的互動。
規模巨大的國內市場、不斷升級的消費結構,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所在、活力所在、優勢所在。2020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以改善民生為導向擴大消費和有效投資。只有充分挖掘消費潛力、滿足消費需求,用好經濟發展的“活引擎”、“原動力”,打通消費的堵點,才能促進供給與需求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結合,讓供給結構與消費結構更加匹配。去年9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公佈的《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中就提出了15項政策舉措,促進新型消費蓬勃發展;今年1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也提到,要進一步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在供給側引導企業加快質量革命。
把握消費新需求,挖掘市場新潛力,離不開國家層面的政策引導,更離不開各地的積極行動。為了抓住就地過年消費市場的“新風口”,進一步促進消費升級,各地“大招”頻出。比如浙江積極打造多層次智慧商圈,寧波奉化、金華義烏等多個城市積極發放春節消費券;浙江麗水各大景區積極響應號召,對留麗“原年人”免費開放,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生態農場等鄉村旅遊點豐富了就近旅遊的選擇,春節假期麗水市共接待遊客77.4萬人次,同口徑比增長799.5%。
旺盛的春節消費需求,積極的促消費舉措,為新年開了個好頭。新形勢下催生新需求、新潛力、新活力,與此同時也需要及時跟進新規範,時時倡導綠色消費、理性消費,真正實現生產和消費“雙升級”。相信經歷疫情的考驗,中國經濟也必將展現更大的韌勁和更多的可能性。
欄目主編:顧萬全 張武 文字編輯:董思韻
來源:作者:中國青年網